适时运用 点亮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科学活动中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幼儿探索科学的氛围更活跃,有利于教师发挥应变能力,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文笔者即从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角度进行运用策略的探索。
  一、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只有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学习技能。幼儿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向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再恰当地辅以形象生动、动态逼真、声音优美的多媒体,为幼儿的主动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帮助幼儿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同时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识规律,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案例1】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蚕豆”中,播放田间一排排蚕豆的录像,将幼儿引入蚕豆花飞舞的场景中。幼儿看到一排排绿油油整齐的蚕豆荚和如同蝴蝶一样漂亮的蚕豆花时,迫切地想了解、想探究蚕豆宝宝到底是怎样的。随后,教师提供真实的蚕豆荚,让幼儿在动手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剥一剥、尝一尝的过程中,了解蚕豆的外形特征、各种吃法、用途,学到了剥蚕豆的技能。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充分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案例2】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种子”中,运用多媒体画面呈现各种各样的种子和果子,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果子和种子配对游戏,找对的种子直接进入果子的怀抱,不配对的点击会被退回原位。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欣喜地发现了哪些果子和种子是真正的一对,尤其是平时生活中不太留意的食物。最后运用智慧小天使的一番话引发幼儿的思考:“啊,世界真奇妙,小小果子里藏着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小种子,还各有各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自然、探索自然,寻找更加奇妙的东西吧。”小天使形象生动的激励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在内容上画龙点睛,同时在效果上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幼儿主动去发现、探索。
  (二)促使科学更贴近生活
  “现实生活是幼儿科学知识的来源。”在科学活动中,对某些事物的探究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生活化,使原本遥不可及的科学现象呈现在幼儿生活中,让幼儿学起来更轻松,乐意去观察,达到变难为易的效果。
  【案例1】大班科学活动“蚕的一生”中,运用多媒体播放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从卵中孵化出蚕蚁,蚕宝宝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开始蜕皮。蜕皮时约需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不吃也不动,蜕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开始吐丝结茧,五龄幼虫经过两天两夜后,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结合动画和旁白解释,使内容显得更直观、形象,幼儿的感受和理解就深刻了,疏通了幼儿思维上的障碍,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真实。
  【案例2】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云”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朝霞晚霞时、晴空万里时、暴风骤雨来临时等各种云的图片及动态变化的视频,引导幼儿想象:天上的云像什么?生动美丽的画面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好像一个胖娃娃,好像一头大狮子,好像一群小绵羊,好像一只拖着长尾巴的孔雀……”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引发了幼儿充分的联想。
  多媒体的适时介入,使科学内容更真实、更生活化,能让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同时结合环节设置、情景创设、材料提供,循序渐进地考虑活动过程,让幼儿在反复体验中内化巩固知识,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实现科学活动多维互动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弥补了以往传统活动仅能欣赏,不能参与的缺点,激发幼儿自主地动起来,有助于幼儿充分体验,使教学过程实现多维互动。
  【案例1】中班科学活动“鸟类朋友”中,首先让幼儿充分交流对鸟的认识,然后利用多媒体欣赏各种千姿百态的鸟,聆听各不相同的鸟叫声,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再引导幼儿点击查看,自主学习,最后,让幼儿玩各种找尾巴的游戏,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幼儿积极思考,迅速判断,给小鸟找到尾巴,由智慧小博士发出表扬的声音,进行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与认知,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真正实现自主体验互动式的学习。
  【案例2】大班科学活动“神秘的星球”中,幼儿对于星球上的情况非常好奇:“星球是什么形状的?”“有花、有草、有人吗?”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查询,收集相关知识,处理资料,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不断增强,在后期的讨论中幼儿积极发言,情绪高涨,使幼儿的认知从无序到有序,不断地修正、完善、丰富和提高。
  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作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增加了幼儿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教学过程就成为了人机你来我往的交互活动,在自然而轻松的状态下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突破科学活动的重难点
  《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光凭教师的口头传达,往往难以实现引导、鼓励的目的。此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和适宜性,借助多媒体的手段释疑解惑,有效突破科学探究活动的重难点。   【案例1】大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蚂蚁”中,为直观地让幼儿观察到蚂蚁的结构、食性、生活习性,运用多媒体呈现蚂蚁生活的视频,把幼儿带入了蚂蚁真实的生活中,他们看得认真、仔细,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激发了幼儿饲养蚂蚁的兴趣,决定在自己饲养蚂蚁的过程中验证所了解的知识,有效地解决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促使幼儿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将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起来。
  【案例2】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花”中,向幼儿介绍花的结构、样子及用途时,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幅鲜花盛开的效果图与局部图,解决了教师仅仅用优美的语言形容、讲述难以达到的预定效果。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如了解了生活中比较少见的马蹄莲、风信子等,自然而然了解并喜爱上了各种各样的花。
  多媒体能以静化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把教师口头描绘的事物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幼儿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幼儿从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五)拓展科学活动的多样化
  《指南》中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然而日常的教学往往受到时空的制约,无法全面、有效地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此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指导幼儿认识各种实验器材、工具,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使幼儿更好地进行观察,对研究的问题理解更快,印象更深刻。
  【案例1】大班科学活动“小船开了”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第一步,出示小船,示范装转动轮和皮筋的方法。第二步,出示三个不同装置的小船,同时放到水中,观察小船行进的速度和方向,再配合讲解。演示后,幼儿之间相互思考、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关键点在哪里。最后再让幼儿实际操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照,多媒体呈现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相应提高。
  【案例2】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生长”中,受时间上的限制,幼儿的观察是随机的,构建的知识是零碎的、松散的,教师也只能组织幼儿随机地观察,不能在一次活动中真实、完整地展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这对幼儿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影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把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在引导幼儿自己照料、观察种子变化的基础上,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后期制作成PPT展示,使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
  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重视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师幼间、幼儿间的思维互动,优化了教学情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了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为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多媒体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不能视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应以关注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 312033)
其他文献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以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至此,地方课程确立了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与国家课程一样,地方课程的课程目标也是三维的,但地方课程并不等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而是把传承地方文化、培养具有地方情怀的学生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所谓文化,是一种
在西藏近代教育史上,虽然“官费生”开启了留学先河,实际情况却是自费生后来居上,派出的人数也最多,他们是西藏近代留学运动的主力军。  擦绒·平措坚村,1939年生于拉萨,他是西藏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擦绒·达桑占堆最小的儿子,1946年曾跟着姐姐顿珠卓玛等赴印度留学,1952年学成归国。1955年被送到北京的中央民族学院上学,接受藏英汉三种文化的教育。1958年毕业返回拉萨。自1978年起在西藏自治区政
藏品名称 时轮金刚  收藏人 叶星生  藏品年代 清代中期  收藏地 拉萨  自我估价 60万RMB  藏品尺寸 画芯长65厘米,宽45厘米,外边长120厘米,宽65厘米。  藏品介绍  《时轮金刚》唐卡,是清中期的作品,绘画底布为机织棉布。  唐卡的中央主尊为时轮金刚与佛母乐空双运相,时轮是藏语“堆柯”的意译。时轮即时间之轮,过去、现在、未来,依十二因缘流转。  时轮金刚造型极为复杂,时轮金刚拥
“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叶巴是西藏东部怒江中游的一个江边小山村,属昌都地区八宿县林卡乡,我们初到这里的时候,公路尚未通到村子里,在五六公里远的山坡上望去,叶巴环绕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静静地安卧在蜿蜒的怒江边上,说不出的安详、静谧。  初到叶巴  我们一行是前往叶巴驻村的。  不久之前,西藏自治区党委在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
西藏,如今已經是全世界的旅游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寺院角落,都經常会见到摄影爱好者们长枪短炮林立的场面。这不禁让我的思绪回到30年前我刚开始拍摄西藏的寺院和僧侣的年代,回想起那些带点青涩,却又充满纯真的记忆片段。  中国的80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的年代。80年代是孕育文化多样性和思想多元化的年代。也是我开始关注和拍摄西藏的年代。  最早接触西藏的僧侣是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朱皓宇  自2004年以来多次进入藏区进行摄影创作,其中对于可可西里的关注更成为他关注的重点。除了本职工作,摄影师朱皓宇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整理照片中:蓝天、白云、雪山、冰川、措湖、经幡,所有的西藏元素,都会让他情不自禁的回忆起在西藏的美好时光,西藏的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感受......  西藏这个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有举世闻名
唯有了解 ,我们才会关心  Only understanding we will care  唯有关心 ,我们才会行动  Only care we will action  唯有行动 ,生命才有希望  Only action life will hope  ——珍妮 古道尔  Jane Goodall  彭建生  2000年、2001年连续两届获得 “柯达杯”《中国摄影》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提名;
美军的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杰达姆”),并不是确切的某一型弹药,而是一类“开放性”组合,由普通的自由落体航空炸弹 低成本、精确制导化的套件组成。具体来看,JDAM就是在MK80(或BLU)系列航空炸弹基础上,通过螺栓固定来加装上JDAM套件。套件中的关键部件包括带有气动控制舵面的尾翼部分、惯性制导系统(INS)与GPS组合的制导控
西藏和平解放之路    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即作出进军西藏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确定由第=野战军第十八军担负入藏任务。在中共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指挥下,以十八军为主力担负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当;由新疆军区第二军骑兵支队、青海第一军骑兵支队、云南第十四军126团负责配合。此后经历了昌都战役、和平谈判,和平进军西藏、康藏和
葛玉修 籍贯:中国山东。环保摄影家,生态环保人士。现任青海银监局纪委书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青海青”网站站长。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图片,被誉为青海湖“鸟王”和“中华对角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