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十年前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功卸除了“两个凡是”套在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并进而促成中国历史的大转折做了思想铺垫。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实践理性的回归,科学精神的重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逻辑起点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5-0021-03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奠定了历史转折的思想基础
  “文革”结束后,中国继续在“左”倾错误的道路上滑行,究其根本,就是多年形成的僵化教条的思想不能得到改变。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1]注意善于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来指导我们全部工作,反对将毛泽东思想教条化、神圣化,认为那是损害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2]“两个凡是”的根本错误在于僵化教条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却没有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本质上是在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抛弃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将会走向歧途。不打破思想教条和精神愚昧就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文革”的错误就不能彻底否定,中国向何处去仍然前景不明。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为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够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与解放思想是分不开的。邓小平指出:“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3]“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争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在这次真理标准的讨论之后,许多人开始解放思想,敢于触碰原先的理论禁区,逐渐走出僵化教条的迷误。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学界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十一届三中全会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说甚至是毛泽东1956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说。众所周知,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次大讨论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最终推动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大讨论正是掀起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潮的历史源头,也为改革开放的持续推动准备了坚强的领导力量。邓小平高度重视这次讨论,并提出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正是基于中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并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因此,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借着科技革命的东风成功实现了崛起和复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深入推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后发现代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机遇,不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注定行不通的。真理标准的讨论真正促进了思想上的解放,实践理性、科学精神、人本主义渐趋回归,又一次让人们打开国门看世界,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这一概念的提出伴随鲜明的思想解放特征,他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本质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抛弃了封闭教条和违背规律的观念,摆脱了长期拘泥于社会主义表面特征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
  一部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后,思想解放的历史大潮便势不可挡、奔腾向前,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广度和深度甚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思想的解放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原先的愚昧和迷信,开始实事求是地看待“文革”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实施拨乱反正,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果断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富国强民为旨归,以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依次展开。它的基本理论命题的提出到后来的丰富和发展,无一不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集中體现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是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他敢于打破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实践,而首要的思想前提便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实践证明,思想不解放,只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论断的教条式的理解,便不可能完整准确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就难免陷入各种谬误。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后并不意味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停止,相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里更需要大胆的解放思想、更坚定地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求真理的道路永远没有止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实践证明,群众尤其是劳动群众等处于生产实践第一线的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历史总是这么巧合,正是安徽小岗村的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陈云在总结改革方法论时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先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6]邓小平表示同意并指出:“陈云同志的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的总结了我国31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在真理标准讨论之后兴起的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中,又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信念动摇、组织涣散,甚至贪污腐化,加上苏联解体带给共产党的深刻教训,党的执政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江泽民同志在认真总结党建七十多年经验教训和紧密结合当时的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世纪前十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不断变化中的世情、党情和国情,针对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了旨在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问题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思想解放潮流中涌现的党的发展理论创新,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正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利用了这一法宝,才不断根据变化中的改革发展实践,不断推进各方面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新时代思想解放的
  理论创新成果
  解放思想没有止境,改革开放没有止境,理论发展没有止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到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思想解放的四十年,中国已经进入由富起来叙事转为强起来叙事的新时代。[7]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設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真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这场以真理标准的讨论为逻辑起点、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的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全面呈现出了崭新的时代特征,破解新的时代课题必然需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然需要立足于崭新实践之上的新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上,对于新时代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创造性的理论回答,它用“新时代”来概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这一新特征的新的“主要矛盾”和新的“两步走战略”,并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总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思想解放特色。邓小平曾经强调,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中的少,在发展起来以后的新时代里,民众的各方面诉求对于执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思想,逐渐形成了“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8]的治国理政思路。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这一思路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八个问题,也即“八个明确”,并且围绕这“八个明确”提出了“十四个坚持”,它们相辅相成、逻辑严密,并共同统一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画了具体蓝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政治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2][3][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39.142-143.14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重要讲话[R].1980-12-16.
  [7]张希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强起来”新阶段[J].前线,2017(08):7-11.
  [8]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论述[N].光明日报,2015-05-27(01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 捷
其他文献
[摘要]这些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已变成建筑项目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茌许多建筑项目的地下构造中,深基坑支护结构都能够起到帮助建筑使空间压力降低,拓宽地下建筑空间的作用。文章依据项目实践,关键分析了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土木工程  1、基坑支护和其施工技术有着下面特点和现状  1.1基坑支护和四周
[摘要]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原材料的种类、原材料的比例、养护条件及养护方法皆能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关键词]混凝土;抗渗性能;影响因素  1、引言  20世纪初,由于混凝土水坝、水渠、涵管以及海底隧道等等大型水工工程的建设,人们开始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越来越关注,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改善。因为这些工程的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够的话,会降低这些结构的使用效
[摘 要]研读党史国史既可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文化等综合素养,也可以帮助党员领导干部修炼好“心学”,是应对“四个危险”和“四大考验”,克服能力不足等“本领恐慌”的最好“营养剂”。研读党史和国史应重点掌握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此基础上,思考新时代习近平党史国史思想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党史国史;习近平;精神品格 ;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一、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时间管理问题在买卖双方跨国境的商品交付过程中 ,所经历的签约、运输、投保、支付和争议的解决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明确的时间进度来保障贸易进行的顺畅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开始发展的状况下,我国开展的建筑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在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始终,土建监理工作质量的好
支持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政策。美国由于法制严明,会计制度健全,政府对其企业的国外投资我很少进行其他管制,着眼点主要是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但从国家安全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政府也对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引导与限制。    一、通过税收、信贷以及提供投资保险,鼓励对外直接投资    (一)税收优惠:主要包括赋税抵免、纳税延期、转结亏损等。  赋税抵免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双重纳税,规定在
期刊
进入2005年,随着福利货币化改革的实践,俄罗斯地方城市居民的抗议集会不断,焦点是那些贫困但仍有劳动能力的地方城市养老金领取者反对失去免费交通福利。    一、福利货币化改革内容    所谓福利货币化,是指国家改变提供福利的形式,由提供实在商品和服务转为对受惠居民的货币补偿。  (一)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范围  根据俄国家杜马制定的122号法律,福利货币化改革涉及居民3200万人,其中1300万人的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耗能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并且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了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协调建筑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人们提出了BIM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改进,逐渐形成了BIM技术与工厂预制加工技术相结合的BIM-FC技术,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IM-FC软件构架及关键技术,对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