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给学生展示鮮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思维,同时又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尝试自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5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性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于是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优化教学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情感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而且对形成以学为乐,以探究尝试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作用。教育信息论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行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关系。其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及教学环境等以及教师与学生、教材、同事和教学环境等。都存在信息交换关系。由此可见,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是否乐于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关键的是这信息能否满足其情感需要。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优化了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性。
1.优化目标情境,激发尝试动机。学生的学习必须以积极的学习热情、强烈的愿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作为学习动机,这种动机的产生源于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整合并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从班级、教材、学生、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结合上,设计合理的有层次的目标,同时该目标的制定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民主协商确定的,它是基于学生对前面学习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向新的目标前进的过程的体现。
2.优化学习活动。将对基本事物的追求热情置于一定问题情景中,是保证学生对尝试探究充满兴趣的基础,也是保证尝试指向正确目标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焦虑,然后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断设计出具有新特点,又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有层次,坡度适宜,要求明确,题型多样,形式新颖,能满足中学生的“求先、求新、求胜”的心理,是学生的尝试活动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利于培养其情感的稳定性.
3.创设成功激励情境,强化尝试行为效果。“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中学生来说,更有意义的上“成功是成功之母”。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在情境尝试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尝试题,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都与之适宜,从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积极去尝试,并保证其达到成功,让学生在尝试中自我感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在成功中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会,自我实现,达到自我强化的目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哪怕学习最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偶有“成功”的激励,从而改变了学习状况。反之,如果经常受到失败的打击,学生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因此,情境尝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高分奖励法”“事先暗示法”(即把有的内容事先透露给一些后进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在课堂上让他表现,给他体验成功的机会)“借分法”“无错误答案法”等等,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上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受到教育,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学生尝试探究精神的培养,尝试取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而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能在自主尝试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活动是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发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经过学生自主尝试探究、体验,才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情境尝试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尝试。
1.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自我表现方式。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教师要善于设疑,激疑,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社会生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和探究。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有问题可提,有材料可供探索,“求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的道理也在于此。
3.让学生带着“猜想”去尝试。科学探索的过程往往是“情境——猜想——验证——新的猜想”的过程,在情境尝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并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去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以实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构建活动。
4.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活动。也就是让学生本人去把要学习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活动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这种再创造。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而尝试教学则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将两者实现有效的融合,相信将会是学生更乐学,更善学,更好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尝试自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5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性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于是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优化教学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情感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而且对形成以学为乐,以探究尝试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作用。教育信息论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行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关系。其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及教学环境等以及教师与学生、教材、同事和教学环境等。都存在信息交换关系。由此可见,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是否乐于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关键的是这信息能否满足其情感需要。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优化了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性。
1.优化目标情境,激发尝试动机。学生的学习必须以积极的学习热情、强烈的愿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作为学习动机,这种动机的产生源于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整合并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从班级、教材、学生、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结合上,设计合理的有层次的目标,同时该目标的制定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民主协商确定的,它是基于学生对前面学习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向新的目标前进的过程的体现。
2.优化学习活动。将对基本事物的追求热情置于一定问题情景中,是保证学生对尝试探究充满兴趣的基础,也是保证尝试指向正确目标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焦虑,然后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断设计出具有新特点,又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有层次,坡度适宜,要求明确,题型多样,形式新颖,能满足中学生的“求先、求新、求胜”的心理,是学生的尝试活动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利于培养其情感的稳定性.
3.创设成功激励情境,强化尝试行为效果。“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中学生来说,更有意义的上“成功是成功之母”。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在情境尝试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尝试题,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都与之适宜,从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积极去尝试,并保证其达到成功,让学生在尝试中自我感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在成功中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会,自我实现,达到自我强化的目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哪怕学习最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偶有“成功”的激励,从而改变了学习状况。反之,如果经常受到失败的打击,学生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因此,情境尝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高分奖励法”“事先暗示法”(即把有的内容事先透露给一些后进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在课堂上让他表现,给他体验成功的机会)“借分法”“无错误答案法”等等,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上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受到教育,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学生尝试探究精神的培养,尝试取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而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能在自主尝试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活动是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发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经过学生自主尝试探究、体验,才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情境尝试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尝试。
1.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自我表现方式。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教师要善于设疑,激疑,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社会生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和探究。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有问题可提,有材料可供探索,“求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的道理也在于此。
3.让学生带着“猜想”去尝试。科学探索的过程往往是“情境——猜想——验证——新的猜想”的过程,在情境尝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并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去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以实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构建活动。
4.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活动。也就是让学生本人去把要学习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活动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这种再创造。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而尝试教学则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将两者实现有效的融合,相信将会是学生更乐学,更善学,更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