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11月26—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20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新发展格局与国有企业"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国资委等相关部委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和媒体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26—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20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新发展格局与国有企业"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国资委等相关部委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和媒体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其他文献
防范化解公共风险是财政的基本职能,而公共风险由私人风险转化而来.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们构建了一个以调节经济总量为中心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模型,其初衷是防止经济波动可能导致的公共风险.这种政策虽缓和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伤害,但也使得政府财政自身成为公共风险的重要源头.一定意义上,这导致了"处置风险的风险".随着人类进入后现代的"风险社会",公共风险形态和特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政策应顺势求变.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转向行为调节和引导预期,突出对市场机制和社会发育的促进,使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形成自我防范化
本文构建"有限信任-短半径交易-土地要素配置"的理论模型,分析宗族网络在土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中发挥的作用.发达的宗族网络使农户倾向于将土地流转给本村普通村民,而非生产效率更高的农业生产单位,导致在宗族网络发达的村庄中,普通村民之间的土地流转发生率更高,最终弱化了土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村庄和市场发育滞后的地区,土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更容易被宗族网络弱化,而市场化进程能够显著削弱这种不利影响.利用"中国家庭大数据库"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计量结果稳健.因此,政府在制定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理论框架,分析了银行同业业务的内在脆弱性以及银行市场竞争势力对同业业务的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市场竞争增加了银行间的套利空间,进而推动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但由于同业资金具有较短的期限结构,因而银行间的挤兑风险加剧了同业业务的内在脆弱性.随着同业负债比重的扩大,银行对政府隐性担保的依赖将进一步扭曲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最后,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相关推论:银行的市场竞争势力越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依赖度越高,同时表内信贷业务的盈利能力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
本文立足三个经常账户核算等式,回顾了过去一个世纪中经常账户决定的研究.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M-F模型、经常账户跨期均衡分析法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等侧重考察暂时性的经常账户失衡,近年的研究则转向了经常账户持续失衡的讨论.研究发现,尽管经验证据并不普遍支持某种理论或理论假说,但预算盈余和实际汇率与经常账户余额分别呈现出统计上稳健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而近年来日益引起重视的金融发展、金融深化及人口结构因素与经常账户并没有表现出统计上稳健的相关性.本文最后对双赤字假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的事实凸现.本文致力于梳理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力图助推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我们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植根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以马克思经济学为科学内核,以复杂经济学为框架,以自主创新为根本,研究中国有为政府引领下的驱动经济发展的知识、科学、技术的动态变化与创新的生成和扩散.
腐败文化不仅严重破坏政治生态,而且会显著影响经济运行。本文基于企业文化与政府腐败的相关理论,使用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腐败文化与其不当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腐败文化盛行的企业不当行为明显加剧,腐败文化越严重,企业就越可能发生违规及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在国有企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腐败文化与不当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腐败文化通过吸引与公司腐败态度相似的高管加入、超越个人价值观两种渠道直接作用于高管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行为决策。因此,持续加大反腐力度、培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逆全球化"思潮冲击了世界经贸秩序,使原本就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因此遭受了进一步的负面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在2019年就已经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而2020年更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陷入罕见的负增长.当前世界经济走势面临持续下滑趋势,究其内在因缘,主要是世界市场上潜在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空间受限而创新动能不足.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思潮与比较优势学说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又阻碍了世界经济转向内涵型增长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开辟.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需要破解比较优势理论导致的后发国家被
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所得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始终受到学界密切关注.学界对于贸易模型的微观基础是否影响总福利所得的计算存在争议.在垄断竞争和异质性企业假设下,贸易影响福利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进口种类增长、贸易促进竞争效应和出口自我选择效应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新"所得,量化"新"所得对总福利的贡献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传统比较优势路径下的福利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在李嘉图框架内纳入异质性因素成为拓展第一代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的新突破.结合当前我国扩大进口的贸易政策,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发展目标,从消费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较快上涨,我国制造业企业曾经出现了较高的退出率.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基于2004年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层面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企业退出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导致制造业企业退出风险增加,在考虑劳动力成本计算方式、企业生命周期和借助最低工资上升的"准实验"进行因果关系识别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虽会采取措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但并不足以弥补较高劳动力成本引起的企业利润下降,这最终导致了企业退出风险的增加.
在收集、整理和分析2020年我国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专家的支持下,课题组展开多轮论证与研讨,遴选出八个2020年研究热点,从研究背景、文献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未来展望等四个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这项年度热点梳理工作已经进行了五年.2020年度八大研究热点分别是:(1)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挑战;(2)中国经济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3)新发展理念下的高质量发展研究;(4)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新动能;(5)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6)新发展格局下的全球价值链重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