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成效的评判标准,对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支撑作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科研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切实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实现教师科研能力与企业技术的真正融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欧阳旻(1965-),女,湖南隆回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讲师。(湖南 株洲 4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11BZZ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019-02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组织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运行机制即是用以保障管理机构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度和相关政策。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科研管理功能的运行规划,是高职科研管理活动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等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激励机制对高职的科研工作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要根据高职院校科研与科研人员的特点以及科研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按照一定原则来构建。为此,学院站在提高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高度,针对教师的各种需求,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人事管理激励、科研管理激励”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
1.目标激励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合理性、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1]要从学院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现状出发,根据学院发展整体目标及各系部、各专业特点,确定科研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个组织单位及个人,尽可能将研究成果量化,并在一定时间内监督检查,确定目标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等。如年度论文发表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年度技术服务次数及财务到账金额;项目阶段性检查、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
2.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就是通过建立一套以遵循科研成果、学术素养准则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励积极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的激励方法。如实施浮动式津贴、按职称定档、科研经费配套;设立省、部级项目立项奖、论文发表奖、专著出版奖、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及科研成果特别贡献奖等。
3.岗位激励
岗位激励就是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通过建立“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推进“按需设岗、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晋升激励;建立解决配偶调动、子女上学;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提供实验设备和办公场地、给予科研政策优惠等。
4.权利激励
权利激励就是为肯定教师个人和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与学院科研目标的有效实现,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工作业绩与晋级、提升、学习、进修等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对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激励机制,设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等来营造一个新人辈出,鼓励创新,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氛围。如享有优先晋级、提升、学习、进修权;推荐到各高校当访问学者权;国家、省(部)级项目优先申报权及科研成果评奖优先推荐权等。
二、强化约束机制,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1.构建项目过程控制体系
项目过程控制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与调节的系统,用以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如在项目立项期采用可行性分析法、合同约束法;在项目实施期采用直接访问法、间接分析法及评估评价法;在项目结题期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项目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调节及约束。
2.实行项目经费控制
项目经费控制主要是对学院科研项目中财政性拨款及学院配套或资助经费部分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如项目批准立项开题,先支付项目总经费的40%用于项目前期研究;中期成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支付项目总经费的30%;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全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成果资料全部归档,再支付项目所有剩余经费;同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比例、额度做出了具体限定。
3.加强对项目的结项管理
任何项目在批准立项时就已确定了研究周期,长期未结项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下年度该类项目的立项率,因此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对于提前完成项目研究结项的项目,剩余研究经费作为科研奖励发给项目组人员;对于不能按时结项,但申请了延期(延期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半年)的项目,在延期期限内冻结所有研究经费,直到项目完成为止;对于不能按时结项,又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给予撤项处理,冻结剩余研究经费,并追回部分已用经费。
三、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科研考核评价就是为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而对科研人员在既定时期内作出的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具体、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科研考核坚持注重实效,面向企业、面向教育教学、面向学院发展实际的原则。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科研项目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就是对利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项目,进行项目类别、项目等级、项目类型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项目等级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等四个等级;项目类型分重点资助、一般资助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三大类。
2.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项目类别、项目种类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被采纳的研究报告等三大类;项目种类分为:SCI、EI、ISTP引用,中文核心期刊、有CN(ISSN)刊号的正式合法期刊、学术专著、工具书、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或采纳等10大类。
3.成果奖励评价体系
成果奖励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分类型、类别、层次的奖励评价体系。如奖励类型分为:科研成果奖、项目立项奖、成果转化奖、发表论文奖、出版著作及教材奖等五大类;奖励类别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
4.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就是对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所进行的分类型、等级的评价体系。如转化类型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专利转让等四大类;转化等级分为:财务到账金额50万元及以上、财务到账金额50-20万元、财务到账金额20万元及以下等三大类。
四、拓展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科研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为共享利益、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工作过程。[2]高职院校科研合作机制就是学院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为实现科研目标而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建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协同互助的科研活动。
1.以人员为载体的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规模扩大和纵深化发展,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强,“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广泛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团队梯队合作是高职学院为争取高级别项目立项或资助经费项目,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集多方实力为一体的项目研究团队。
2.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
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利用学院人才优势与专业特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如主动承接或参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及应用对策研究;面向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以校企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等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3.以单位为载体的合作
根据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一些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发,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由合作双方分别提供科研人员、技术、设备、场地及研究所需各因素共同组建联合研发机构。如由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各高等院校,根据双方的研究方向和技术优势,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基地等。
参考文献:
[1]首珩.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7):30-32.
[2]谢彩霞,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99-102.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欧阳旻(1965-),女,湖南隆回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讲师。(湖南 株洲 4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11BZZ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019-02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组织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运行机制即是用以保障管理机构能够顺利实施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度和相关政策。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职科研管理功能的运行规划,是高职科研管理活动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拓展合作机制等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激励机制对高职的科研工作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要根据高职院校科研与科研人员的特点以及科研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按照一定原则来构建。为此,学院站在提高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高度,针对教师的各种需求,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人事管理激励、科研管理激励”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
1.目标激励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应是明确的、合理性、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1]要从学院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现状出发,根据学院发展整体目标及各系部、各专业特点,确定科研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个组织单位及个人,尽可能将研究成果量化,并在一定时间内监督检查,确定目标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等。如年度论文发表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成果获奖数;年度技术服务次数及财务到账金额;项目阶段性检查、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等。
2.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就是通过建立一套以遵循科研成果、学术素养准则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励积极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的激励方法。如实施浮动式津贴、按职称定档、科研经费配套;设立省、部级项目立项奖、论文发表奖、专著出版奖、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及科研成果特别贡献奖等。
3.岗位激励
岗位激励就是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通过建立“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推进“按需设岗、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晋升激励;建立解决配偶调动、子女上学;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提供实验设备和办公场地、给予科研政策优惠等。
4.权利激励
权利激励就是为肯定教师个人和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业绩,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与学院科研目标的有效实现,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工作业绩与晋级、提升、学习、进修等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对成绩突出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激励机制,设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等来营造一个新人辈出,鼓励创新,持久良好循环的科研氛围。如享有优先晋级、提升、学习、进修权;推荐到各高校当访问学者权;国家、省(部)级项目优先申报权及科研成果评奖优先推荐权等。
二、强化约束机制,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
1.构建项目过程控制体系
项目过程控制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与调节的系统,用以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如在项目立项期采用可行性分析法、合同约束法;在项目实施期采用直接访问法、间接分析法及评估评价法;在项目结题期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项目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调节及约束。
2.实行项目经费控制
项目经费控制主要是对学院科研项目中财政性拨款及学院配套或资助经费部分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如项目批准立项开题,先支付项目总经费的40%用于项目前期研究;中期成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支付项目总经费的30%;项目完成结题鉴定全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成果资料全部归档,再支付项目所有剩余经费;同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比例、额度做出了具体限定。
3.加强对项目的结项管理
任何项目在批准立项时就已确定了研究周期,长期未结项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下年度该类项目的立项率,因此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对于提前完成项目研究结项的项目,剩余研究经费作为科研奖励发给项目组人员;对于不能按时结项,但申请了延期(延期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半年)的项目,在延期期限内冻结所有研究经费,直到项目完成为止;对于不能按时结项,又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给予撤项处理,冻结剩余研究经费,并追回部分已用经费。
三、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科研考核评价就是为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而对科研人员在既定时期内作出的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具体、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科研考核坚持注重实效,面向企业、面向教育教学、面向学院发展实际的原则。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1.科研项目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就是对利用科学的方法,围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项目,进行项目类别、项目等级、项目类型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项目等级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等四个等级;项目类型分重点资助、一般资助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三大类。
2.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项目类别、项目种类层次确定的评价体系。如项目类别分: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教材、被采纳的研究报告等三大类;项目种类分为:SCI、EI、ISTP引用,中文核心期刊、有CN(ISSN)刊号的正式合法期刊、学术专著、工具书、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或采纳等10大类。
3.成果奖励评价体系
成果奖励评价体系就是对科研人员在从事各科学技术领域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所进行的分类型、类别、层次的奖励评价体系。如奖励类型分为:科研成果奖、项目立项奖、成果转化奖、发表论文奖、出版著作及教材奖等五大类;奖励类别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教研教改、纵向理论研究及运用研究等三大类。
4.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就是对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所进行的分类型、等级的评价体系。如转化类型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专利转让等四大类;转化等级分为:财务到账金额50万元及以上、财务到账金额50-20万元、财务到账金额20万元及以下等三大类。
四、拓展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科研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为共享利益、各得其利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互动工作过程。[2]高职院校科研合作机制就是学院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为实现科研目标而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建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协同互助的科研活动。
1.以人员为载体的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规模扩大和纵深化发展,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强,“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广泛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团队梯队合作是高职学院为争取高级别项目立项或资助经费项目,而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集多方实力为一体的项目研究团队。
2.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
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利用学院人才优势与专业特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如主动承接或参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及应用对策研究;面向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以校企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等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3.以单位为载体的合作
根据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一些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发,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由合作双方分别提供科研人员、技术、设备、场地及研究所需各因素共同组建联合研发机构。如由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各高等院校,根据双方的研究方向和技术优势,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基地等。
参考文献:
[1]首珩.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7):30-32.
[2]谢彩霞,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99-102.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