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解读”让语文教学情韵悠长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一轮新课改中,语文课改是风生水起,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这并不能掩盖课改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自主学习演变为自由式、放羊式学习等,可以说教学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些教学内容是肤浅轻薄的。
  可以说语文教学是虚胖的,就像是一团五彩的棉花团。真的,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是热闹起来了,却有点忘却了语文的本真。正如特级教师严华银呼吁的那样“语文课堂需要安静下来!”
  我想“语文课堂要想安静下来”,就必须要深入研读文本,加强细节解读。也只有这样,才能还语文以本真。我这里的细节解读指的是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子、段落等加以深入赏析、品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感悟能力等功能。
  一、抓住“字词”切入,感悟文章妙处
  语文教学中,细致品析“字词”,会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和更深层次意会作品。
  如:我教学《老山界》任务完成后,提出:
  ① “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这两句中的“骂” “抢”,你是怎么看的呢?
  学生意见有三种:A.红军战士也是有血有肉的,饿了,急了,骂一两句,抢碗饭吃,这是很自然的事,不能算不文明。B.可能是当时太乱,不好管理,所以才出现这种不文明、不守纪律的现象。这只是个别人。C.“骂”是因为路难走,任务紧,一“急”之下的自然行为,突出“急”;“抢”并不是争夺,而是说吃饭的迅速,“抢”的是时间,还是突出“急”。
  最后我总结说:“读文章要瞻前顾后,细细琢磨就会明白一些字词的妙处了。红军‘骂’,是因为眼看天黑了,心中期望可以多走一段路的,可队伍却走不动,心中急啊!红军‘饭’抢,是因为又传下命令来,队伍今天无论如何都要爬过这座山,他们急啊!可见,这样写红军不但无损红军形象,反使红军战士变得有血有肉了。”
  二、抓住“句子”品味,彰显文章魅力
  《义务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漪老师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阅读品位,深入品评句子。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思考,才能理解文本的妙处与魅力。
  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如果语言的品味仅仅停留在评价上,那就难免会让语言的内涵与灵气流失。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个句子细腻、形象、动感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亮丽可爱、玲珑剔透和热闹活泼,但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美?
  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读,然后从三个角度切入感受美:一、放飞想象。“假如每个小组是一串紫藤萝花,你就是那一串中的一朵,请你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来描述一下!”。提议一出,学生顿时神色飞扬,答案也是各种各样。如“蜜蜂是我的良朋益友,蝴蝶是我的玩伴。我美丽的紫衣裳,陶醉了彩霞,流连了蝴蝶,迷倒了蜜蜂。”二、扩写词句。“请你在你认为可能添加文字的地方,加上花朵的颜色、神态、心理的描写。”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丰富了。“它们笑得连正忙着采蜜的蜜蜂都无法拿稳手中的小刷子了。”三、续写添情。“请在这段文字的后面加上‘看着它们,我想……’”。随后出现了很多极富个性的答案。
  三、抓住“段落”剖析,深度理解文旨
  语文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做“二道贩子”,一味“贩卖”教参,使学生在索然无味中丧失对语文的兴趣,而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深度理解文本。
  在教学鲁迅先生《社戏》时,我引导学生对“夜航偷豆”作了剖析。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我让学生反复读后,讨论这段文字美在何处。
  学生是各抒己见,把阿发的人性美——“极淳朴、傻”,重点突出出来了。我又问:“平桥村是不是只有阿发一个‘傻子’?请你用:我觉得文中某某具有‘傻子’品质,在文中表现为____。”这样一来,文中人物品性得到了充分挖掘。
  最后我总结说:“正是平桥村的人美、景美、情美,作者才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来结尾,用以表达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对这里人的赞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四、抓住“人物”比较,彻悟作者意图
  “不怕不识货,就怕貨比货。”同样道理,文本解读中用比较方式,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展延伸,加深文本理解。比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对比,可以类比;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语言的……
  在《故乡》教学时我说,文中的“我”对“如我辛苦辗转”“如杨二嫂辛苦恣睢”“如闰土辛苦麻木”的生活都予以了否定,而是把对新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宏儿和水生”身上。作者对现实生活是失望的,但其并不绝望,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与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有类似地方吗?我们还学过哪些有类似思想的文章?这样就把学生学习推向研究型学习了。在总结时,我说:“同学们,好的作家,就像是黑暗夜空里的星星给人以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笔为社会疗伤,他们对当时的社会虽然失望,但不绝望,更是坚信希望能成实现,把美好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鼓励世人为之奋斗。”
  当然文本解读还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只要我们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它会为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一番新的景象,会让语文变得情韵悠长,也会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
其他文献
在网络语言干扰和冲击现代规范汉语的时候,提出了解决现代汉语教学与应用中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
所谓炼字,就是作者对文学语青的锤炼,用词造句的推敲。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有关炼字的佳话。唐人贾岛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典故。据说柏拉图在写《理想国》的时候,仅开头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时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讨论、探讨、研究,取得问题的解决。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讨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
【摘 要】文章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主要从培养尖子生的胆识及大胆地应用新课改理念到课堂教学中入手探讨。  【关键词】教学 质量 尖子生 课改    一、要多练习  背景:在全县教研工作会议上,覃局长和莫主任在讲话中的强调,以及环高的成功经验。  学生只有通过多练习,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想到技巧,才能有更好的解答方法,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二、
引言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摘要】现代语文课堂气氛热热闹闹, 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但“动” 过多, “静” 不足。语文课堂教学恰当运用“静”,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开场静, 集中注意; 课中静,利于读思;课尾静,余韵无穷。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 许多语文老师改变了原来“老师讲,学生听” 的传统模式, 纷纷把音乐、幻灯片、视频动画、课本剧表演运用到课堂上,使语文课堂气氛热热闹闹, 精彩纷呈。不可否认,这些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