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整理,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为培养学生兴趣,贯彻科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乒乓球 课程设置 改革
一、引言
新世纪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更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基本还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改良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乒乓球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二、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乒乓球课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技术,专业性、竞技性较强,但健身实效性不突出;而且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单调,而且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过于统一,对于乒乓球竞赛规则、裁判操作规程、乒乓球游戏等内容涉及不够;过多的考虑学生的普遍性,学生的差别性以及学生专业的差异则很少考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这就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不能取得应有效果。
(二)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点
如今,高职院校的乒乓球课程设置与学生生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相脱离;没有创新,难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围绕培养广大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设置体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本质;更没有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相结合。
(三)教学评价存在不足
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乒乓球教学评价太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只是注重最后的结果,而轻视运动的整个过程,考评的方法仍旧是传统的将学生技术评定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定量指标过多,忽视学生个体素质和乒乓球基础练习。学生的成绩评定重学习效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并且对学习过程的层次体现较少,致使许多身体素质差、乒乓球学习基础弱的学生很难顺利通过考评,从而不能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
三、乒乓球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要新颖、实用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模式,是以提高技战术为主,忽视或轻视了培养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乒乓球课程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主,重视过程与方法,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趣味性,按照乒乓球的原理、方法及人体的发展规律,把乒乓球教学过程以游戏等形式,包括健身、竞技、娱乐和休闲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还应开设乒乓球课二次选修,保证大学生乒乓球学习的延续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乒乓球锻炼习惯的培养,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我们还应该合理安排理论课与教学比赛。理论课的内容应该有乒乓球概述,乒乓球基本技术、战术、裁判法,还有观看比赛录像,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教学、基本训练;而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比如团体赛、淘汰赛、升降级赛等,一般在理论课统一讲解后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所学的基本技术在比赛中得到运用。
(二)课程考核要人性
我们要建立人性化的高校乒乓球课考评体系,使考核结果既能反映学生乒乓球课学习效果,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还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我们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注重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各项运动技术的要求。总之,在乒乓球课考核中应做到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开放性、全面性和可选择性,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全面性和人文性。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应该看到,授课教师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乒乓球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是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于体育课程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当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再教育,适当增加体育教师外出进修机会,放宽眼界、创新观念,让他们有更强的能力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乒乓球课程的设置加以研究和总结,都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寻求新的发展。本文所提出的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改革,是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理论价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参考文献:
[1] 杨乃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探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 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34-236.
[3] 何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的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5(5).
[4] 栗长春.西安市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措施[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2).
[5] 陈晓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系统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整理,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为培养学生兴趣,贯彻科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乒乓球 课程设置 改革
一、引言
新世纪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更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基本还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改良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乒乓球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二、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乒乓球课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技术,专业性、竞技性较强,但健身实效性不突出;而且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单调,而且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过于统一,对于乒乓球竞赛规则、裁判操作规程、乒乓球游戏等内容涉及不够;过多的考虑学生的普遍性,学生的差别性以及学生专业的差异则很少考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这就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不能取得应有效果。
(二)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点
如今,高职院校的乒乓球课程设置与学生生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相脱离;没有创新,难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围绕培养广大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设置体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本质;更没有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相结合。
(三)教学评价存在不足
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乒乓球教学评价太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只是注重最后的结果,而轻视运动的整个过程,考评的方法仍旧是传统的将学生技术评定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定量指标过多,忽视学生个体素质和乒乓球基础练习。学生的成绩评定重学习效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并且对学习过程的层次体现较少,致使许多身体素质差、乒乓球学习基础弱的学生很难顺利通过考评,从而不能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
三、乒乓球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要新颖、实用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模式,是以提高技战术为主,忽视或轻视了培养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乒乓球课程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主,重视过程与方法,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趣味性,按照乒乓球的原理、方法及人体的发展规律,把乒乓球教学过程以游戏等形式,包括健身、竞技、娱乐和休闲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还应开设乒乓球课二次选修,保证大学生乒乓球学习的延续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乒乓球锻炼习惯的培养,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我们还应该合理安排理论课与教学比赛。理论课的内容应该有乒乓球概述,乒乓球基本技术、战术、裁判法,还有观看比赛录像,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教学、基本训练;而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比如团体赛、淘汰赛、升降级赛等,一般在理论课统一讲解后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所学的基本技术在比赛中得到运用。
(二)课程考核要人性
我们要建立人性化的高校乒乓球课考评体系,使考核结果既能反映学生乒乓球课学习效果,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还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我们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注重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各项运动技术的要求。总之,在乒乓球课考核中应做到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开放性、全面性和可选择性,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全面性和人文性。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应该看到,授课教师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乒乓球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是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于体育课程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当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再教育,适当增加体育教师外出进修机会,放宽眼界、创新观念,让他们有更强的能力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乒乓球课程的设置加以研究和总结,都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寻求新的发展。本文所提出的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设置改革,是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理论价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参考文献:
[1] 杨乃彤.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探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 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34-236.
[3] 何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的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5(5).
[4] 栗长春.西安市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措施[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2).
[5] 陈晓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系统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