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度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照两组患者患眼视力、患眼角膜散光度、心理应激指标(包括HAMA和HAMD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虹膜脱出、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后囊浑浊等)的各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散光程度HAMA评分、HAMD评分和各種并发症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00%,而实验组仅为4.00%。各指标经过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可以加快术后视力恢复,改善散光程度,减轻心理应激状况,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角膜散光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of hard nucleus cataract patients with corneal scattered luminosity.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the hard nuclear cataract patients 100 cases, the averag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surgery treatment in the form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method of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treatment. After 1 month,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eye eyesight, scattered luminosity of cornea, psychological stress index (including HAMA and HAMD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iris prolapse, corneal edema and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etc.) of each index. Results: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level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astigmatism HAMA scores, HAMD scores and all kinds of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46.00%,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nly 4.00%. The indexe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through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can accelerate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improve the degree of astigmatism,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us, as well as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rd nuclear cataract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
  Keywords: hard nuclear cataract; Oblique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apsular excision; Corneal scattered photometric
  囊外摘除手术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在角膜位置做一个切口,进入前房。所以会对角膜造成创伤,并且影响到术后的视力恢复水平,并使角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度[1]。近年来,随着医疗科的日益发展和创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受欢迎。为了对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和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散光度和心理应激以及各并发症出现状况的不同影响,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将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结果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硬核白内障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5.8±1.2岁;对照组男26例,例,女24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6.1±1.1岁。对本项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临床表现、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具体为:①术前30min使用复方托呲卡胺滴入患眼中散瞳,术前15min采用丁卡因滴入结膜囊内进行表面麻醉,0.75%盐酸布比卡因和2%盐酸利多卡因充分混合进行球后阻滞麻醉;②采用直肌缝线进行眼球固定,充分止血后,在角膜边缘12点到2点的部位做一个切口,长约为3mm-6mm,深约1/2巩膜厚度;③穿过虹膜隧道进入前房位置,注入粘弹剂,摘除白内障并植入硬性人工晶体;④维持前房深度,闭合角巩膜切口并使其保持水密状态,不进行缝合。
  1.3 观察及评定指标
  ①术后3d,观察患者的心理应激指标评分,采用HAMA评分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分值,HAMD评分表评定患者的抑郁情绪分值;②术后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患眼视力,患眼角膜散光度;③手术结束后1个月内,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并发症出现例数和/总人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进行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特定时刻测定的患眼视力,患眼角膜散光度和心理应激指标评分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眼视力水平显著高与对照组,而散光度和心理应激指标明显较后者低,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眼视力,患眼角膜散光度和心理应激指标对比分析表
  ②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出现状况对比分析,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远低于对照组46.00%,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人数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资料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表
  3 讨论
  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中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严重者甚至致盲。有研究报道称[3],晶状体内营养障碍、代谢紊乱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进而晶状体发生浑浊,导致外界光线无法投射到视网膜上,因此会出现视物模糊不清。根据浑浊部位不同,可以把白内障分为皮质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以及核性白内障[4]。核性白内障发病率并不高,但是硬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扩大,最终导致患者失明。因此,治疗硬核白内障需要通过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以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传统的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不良,角膜散光度和心理应激指标评分都比较高,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也比较多,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治疗效果并达不到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切口长度减小,微创安全,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且角膜散光度、心理应激指标评分和并发症状况都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治疗硬核白內障患者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阳光,廖凯,赵旭丽.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15,(04):701-703.
  [2]张国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5,(01):64-67.
  [3]张娴,张春平,潘吉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16例[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01):45-46.
  [4]徐苏云.高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术疗效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3):359-3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并发症与GCS评分、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并每日给予青霉素钠和氨苄青霉素进行肺部炎症控制。分析患者肺部炎症控制情况及其与患者GCS评分、预后关系。结果: 30例患者中,1周内肺部并发症获得控制者22例,其GCS 评分为(5.5±0.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外科治疗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7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外科干预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存活率是100%。6例术后发生神经系统体征,昏迷2例,偏瘫4例,通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2例植物生存,4例康复。术后偏瘫未恢复6例,动眼神经瘫痪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对于闭合性横断性髌骨骨折行中医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横断型髌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服外敷中药和并手法复位,不进行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优良率为53.1%;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71.9%,明显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10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扭伤24h内予以冷疗与中药外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动训练与脉冲磁场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4.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阑尾炎20例小切口手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社区收治的2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保守治疗阑尾炎患者进行比较。最后对其临床结局进行探讨。结果: 外科组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患者,1例患者好转需住院观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
期刊
摘要:探讨用针灸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科住院病人因外感导致咳嗽患者(无炎症性咳嗽,胸部正侧位DR未见明显异常)9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静滴消炎药(头孢曲松钠)、化痰止咳药(氨溴索)及解痉止咳药(氨溴索),实验组患者予针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针刺治疗感冒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眼)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16.4275,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在高血压患者中积极防治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已成为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和降低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前人相关研究及结果为依托,进行了有关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探讨。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控制 药物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老年人中,收缩期高血压比舒张期高血压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JNC 7、ES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的晚期癌症患者30例,硬膜外间隙注射10%酚甘油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8例患者阻滞区域疼痛消失,占95.2%,其中有21例阻滞区域以外部位疼痛逐渐加剧,仍需依赖阿片类药物镇痛且用量渐增,1月后用量接近治疗前水平,仅9例治疗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减少。全组出现低血压、胃肠胀气、尿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各50例,对照组中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只给予依那普利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则在给予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硝苯地平的使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冠心病合并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