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美国人很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不但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觉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不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美国人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认为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美国父母之所以这样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
有人质疑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与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独立意识强,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后的良好反应。
德国的林间幼儿园
在德国慕尼黑有一个自然公园,前不久被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的白烨林和灌木丛、草坪和清澈的溪流。凡是入园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
首创这所林间幼儿园的郝本·黛拉对幼儿园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她说,孩子们在林子里跑来跑去,非常开心。在这里用树枝、沙子、石头搭模型,既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心理压抑,所以孩子们很少吵架、打斗,也很少生病。当然,郝本·黛拉也给孩子们定了必须遵守的纪律,不过只有3条:不准吃野生果实;不准拿着棍棒跑跳;听到哨声必须马上集会。
画苹果的启示
有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的孩子画苹果的故事。
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拿着一个苹果,孩子们在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则是老师提鲜果一筐,由孩子任拿一个而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因为孩子的画中输入了老师的观察和分析。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孩子的能力比人家强,中国孩子付出的劳动只不过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
所以说,我们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否也应该更新一下?学一学日本、美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开动脑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孩子奉献真理,而是积极地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真理。
英国祖父母的育儿角色
英国的沃克医生已经退休了,夫妻俩住在格拉斯哥城南的别墅里。他有6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与他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5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坦诚地告诉我:“我们很知趣,不会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在英国,和沃克夫妇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虽然很多老人已经退休,但他们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他们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结婚之后,一般都要辞去工作,在家做全职母亲,直到孩子们都超过12岁后才重新工作。
沃克夫人原是中学教师,结婚后就放弃了工作,等6个孩子都长大后才重返校园。那么老人退休后,为何不帮儿女带孩子呢?因为在她看来: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该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孩子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英国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于是双方争着带孩子,结果呢,往往弄得自己出力不讨好。
波兰育儿观:越自然越好
波兰人认为,大自然中的气息、光影和声响,都可使孩子长得更为结实、更为健康,同时还可给孩子营造一个更为和谐、更为宁静的心灵世界。所以,他们总是乐意让婴幼儿尽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实际上,波兰父母引导孩子接触大自然,甚至早在尚未满月的新生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我们东方国家的新生儿还被紧紧地裹在襁褓中并被 “密闭”在室内时,波兰的小不点们已经有幸躺在小睡车里,尽情享受户外明媚的阳光和满眼的绿意了。当然,父母们带新生儿外出时一般会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同时,为了防止过分强烈的阳光可能灼伤孩子柔嫩的皮肤,细心的父母还会给孩子的小脸盖上薄薄的面纱。
孩子长到2~3个月大时,常常被大人带到花园或森林中,聆听鸟儿的啼鸣。他们一边欣赏小鸟歌唱,一边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认为,让孩子听鸟叫有利于听觉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孩子还可能被带往田野,躺在青草地上,尽情呼吸田野美妙的气息,好奇又快乐地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世界。
波兰父母认为半岁大的孩子就完全可以接触水了,原因很简单,早在母腹中时,胎儿就与水有了不解之缘。他们或让孩子的小手触碰清凉的溪水,或鼓励孩子仰脸接受细雨的沐浴,或干脆将孩子推进泳池的浅水区戏水(当然必须在大人严格的看护或保护之下)。孩子和水的“亲密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孩子触觉器官的敏感性,而且还是一种锻炼肢体肌肉的健身运动(至少是一种愉快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孩子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欣赏充满田园气息的经典音乐作品,由此,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仰。
洋孩子的磨难教育
竞争需要磨难,吃苦也是财富,这是正被各国社会和家长、学校日益认同的教育理念。因为今后的时代既靠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重意志和毅力的拼斗,“新新人类”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与韧劲,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中立足取胜。正因如此,当今国外许多家长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经历磨难,吃点苦头。
美国家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就注重培养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洗衣服等。这样做不仅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来到中国留学的德国孩子,自立生存能力都首屈一指,有口皆碑。
上述现实,与中国青少年日趋“熊猫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曾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国人家庭,因改革开放,生活日渐好转,不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从长远计,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和民族振兴计,还是应该学学“洋”家长才好!
美国人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认为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美国父母之所以这样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
有人质疑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与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独立意识强,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后的良好反应。
德国的林间幼儿园
在德国慕尼黑有一个自然公园,前不久被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的白烨林和灌木丛、草坪和清澈的溪流。凡是入园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
首创这所林间幼儿园的郝本·黛拉对幼儿园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她说,孩子们在林子里跑来跑去,非常开心。在这里用树枝、沙子、石头搭模型,既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心理压抑,所以孩子们很少吵架、打斗,也很少生病。当然,郝本·黛拉也给孩子们定了必须遵守的纪律,不过只有3条:不准吃野生果实;不准拿着棍棒跑跳;听到哨声必须马上集会。
画苹果的启示
有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的孩子画苹果的故事。
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拿着一个苹果,孩子们在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则是老师提鲜果一筐,由孩子任拿一个而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因为孩子的画中输入了老师的观察和分析。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孩子的能力比人家强,中国孩子付出的劳动只不过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
所以说,我们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否也应该更新一下?学一学日本、美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开动脑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孩子奉献真理,而是积极地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真理。
英国祖父母的育儿角色
英国的沃克医生已经退休了,夫妻俩住在格拉斯哥城南的别墅里。他有6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与他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5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坦诚地告诉我:“我们很知趣,不会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在英国,和沃克夫妇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虽然很多老人已经退休,但他们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他们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结婚之后,一般都要辞去工作,在家做全职母亲,直到孩子们都超过12岁后才重新工作。
沃克夫人原是中学教师,结婚后就放弃了工作,等6个孩子都长大后才重返校园。那么老人退休后,为何不帮儿女带孩子呢?因为在她看来: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该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孩子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英国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于是双方争着带孩子,结果呢,往往弄得自己出力不讨好。
波兰育儿观:越自然越好
波兰人认为,大自然中的气息、光影和声响,都可使孩子长得更为结实、更为健康,同时还可给孩子营造一个更为和谐、更为宁静的心灵世界。所以,他们总是乐意让婴幼儿尽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实际上,波兰父母引导孩子接触大自然,甚至早在尚未满月的新生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我们东方国家的新生儿还被紧紧地裹在襁褓中并被 “密闭”在室内时,波兰的小不点们已经有幸躺在小睡车里,尽情享受户外明媚的阳光和满眼的绿意了。当然,父母们带新生儿外出时一般会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同时,为了防止过分强烈的阳光可能灼伤孩子柔嫩的皮肤,细心的父母还会给孩子的小脸盖上薄薄的面纱。
孩子长到2~3个月大时,常常被大人带到花园或森林中,聆听鸟儿的啼鸣。他们一边欣赏小鸟歌唱,一边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认为,让孩子听鸟叫有利于听觉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孩子还可能被带往田野,躺在青草地上,尽情呼吸田野美妙的气息,好奇又快乐地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世界。
波兰父母认为半岁大的孩子就完全可以接触水了,原因很简单,早在母腹中时,胎儿就与水有了不解之缘。他们或让孩子的小手触碰清凉的溪水,或鼓励孩子仰脸接受细雨的沐浴,或干脆将孩子推进泳池的浅水区戏水(当然必须在大人严格的看护或保护之下)。孩子和水的“亲密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孩子触觉器官的敏感性,而且还是一种锻炼肢体肌肉的健身运动(至少是一种愉快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孩子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欣赏充满田园气息的经典音乐作品,由此,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仰。
洋孩子的磨难教育
竞争需要磨难,吃苦也是财富,这是正被各国社会和家长、学校日益认同的教育理念。因为今后的时代既靠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重意志和毅力的拼斗,“新新人类”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与韧劲,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中立足取胜。正因如此,当今国外许多家长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经历磨难,吃点苦头。
美国家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就注重培养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洗衣服等。这样做不仅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来到中国留学的德国孩子,自立生存能力都首屈一指,有口皆碑。
上述现实,与中国青少年日趋“熊猫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曾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国人家庭,因改革开放,生活日渐好转,不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从长远计,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和民族振兴计,还是应该学学“洋”家长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