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比国际金融危机前3年提升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尽管消费增速下滑,但消费贡献率并不低。一季度经济增长8.1%,其中消费贡献率占77%,超过了投资和净出口。以上说明,新的消费时代正在来临,消费驱动型经济初露端倪,应当抓住并用好这一历史性机遇。
一、扩大消费才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
“十二五”规划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左右,但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就业、收入增长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这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核心是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把扩大消费作为主要方向,这样才能兼顾适度的经济增速、适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较高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水平。人们通常认为,“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乏力。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发挥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几次大的增长时期,都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同时人口素质提升的“红利”、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红利”进一步显现,将释放空前规模的潜力,带动制造业、服务业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大发展。
二、扩大消费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扩大消费可以帮助企业保住生产和资金链,换取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时间。今年以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就业相对稳定,企业效益下滑问题则凸显出来。这也为企业升级提供了市场倒逼机遇。扩大消费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力量。中国市场日益多层次、多元化,既有对一般消费品的巨大需求,同时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加速释放,对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具有极大吸引力。扩大消费从提升要素质量方面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经验看,城镇化初期要靠“勤奋革命”,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必须转向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扩大消费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的,这既有利于为创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又可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人才保障。扩大消费还有利于塑造真正的竞争力。一个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们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尊重消费者和劳动者权利,才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
三、重视扩大消费的关联效应
扩大消费会使储蓄减少,增加信贷压力,由高储蓄带来的粗放型资金筹集模式面临改变,融资成本上升影响生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必然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消费增加和成本上升,也会引起物价上涨,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增强各方面对适度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也要看到,我国目前大部分制成品产能过剩,国内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需求增速下降,都会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国扩大消费对世界经济也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国内消费增加,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对生产资料进口需求的下降,会引起世界对中国出口下降,自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国扩大消费是在扩大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巨大的市场潜力的释放,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总的看来,中国扩大消费对世界经济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重大利好而不是消极因素。
四、平衡好扩大消费与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关系
在国民收入一定情况下,积累(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有观点认为,中国扩大消费必将减少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这并不全面。其一,扩大消费并不是要减少投资,而是投资与消费并重。其二,合理的扩大消费与增加投资,能够使经济在持续增长中实现动态平衡。其三,没有一定的投资,消费本身也难以真正拉动。因此,关键是选择好投资方向和结构。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欧洲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都暴露出严重问题,也警示我们:消费水平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而定,过度的超前消费、负债运营最终难以为继。通过选择合理的扩大消费途径,我们能够同步实现投资效益提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扩大科学合理、带动能力强的消费。二是着力形成“橄榄型”消费群体结构。三是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五、着力形成消费与投资及总供求的良性循环
今后要合理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以投资促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为此,要更加注重投资与就业、收入、消费的循环,更加注重经济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循环,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继续实施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除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可考虑以下方面: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城市教育资源以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增加中西部贫困儿童上学补助,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把生态治理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建立确保“两个同步增长”机制。一是考虑整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增长、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提高等指标,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二是建立就业优先计划。三是构建弱势群体救济体系。比如为贫困家庭抚养子女建立“家庭补助金”,发展慈善援助事业,建立面向残疾人、孤儿孤老等的看护津贴等。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市场流通和社会信用体系;夯实农业基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标题有改动。)
一、扩大消费才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
“十二五”规划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左右,但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就业、收入增长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这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核心是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把扩大消费作为主要方向,这样才能兼顾适度的经济增速、适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较高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水平。人们通常认为,“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乏力。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发挥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几次大的增长时期,都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同时人口素质提升的“红利”、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红利”进一步显现,将释放空前规模的潜力,带动制造业、服务业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大发展。
二、扩大消费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扩大消费可以帮助企业保住生产和资金链,换取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时间。今年以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就业相对稳定,企业效益下滑问题则凸显出来。这也为企业升级提供了市场倒逼机遇。扩大消费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力量。中国市场日益多层次、多元化,既有对一般消费品的巨大需求,同时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加速释放,对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具有极大吸引力。扩大消费从提升要素质量方面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经验看,城镇化初期要靠“勤奋革命”,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必须转向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扩大消费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的,这既有利于为创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又可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人才保障。扩大消费还有利于塑造真正的竞争力。一个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们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尊重消费者和劳动者权利,才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
三、重视扩大消费的关联效应
扩大消费会使储蓄减少,增加信贷压力,由高储蓄带来的粗放型资金筹集模式面临改变,融资成本上升影响生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必然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消费增加和成本上升,也会引起物价上涨,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增强各方面对适度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也要看到,我国目前大部分制成品产能过剩,国内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需求增速下降,都会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国扩大消费对世界经济也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国内消费增加,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对生产资料进口需求的下降,会引起世界对中国出口下降,自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国扩大消费是在扩大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巨大的市场潜力的释放,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总的看来,中国扩大消费对世界经济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重大利好而不是消极因素。
四、平衡好扩大消费与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关系
在国民收入一定情况下,积累(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有观点认为,中国扩大消费必将减少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这并不全面。其一,扩大消费并不是要减少投资,而是投资与消费并重。其二,合理的扩大消费与增加投资,能够使经济在持续增长中实现动态平衡。其三,没有一定的投资,消费本身也难以真正拉动。因此,关键是选择好投资方向和结构。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欧洲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都暴露出严重问题,也警示我们:消费水平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而定,过度的超前消费、负债运营最终难以为继。通过选择合理的扩大消费途径,我们能够同步实现投资效益提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扩大科学合理、带动能力强的消费。二是着力形成“橄榄型”消费群体结构。三是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五、着力形成消费与投资及总供求的良性循环
今后要合理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以投资促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为此,要更加注重投资与就业、收入、消费的循环,更加注重经济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循环,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继续实施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除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可考虑以下方面: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城市教育资源以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增加中西部贫困儿童上学补助,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把生态治理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建立确保“两个同步增长”机制。一是考虑整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增长、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提高等指标,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二是建立就业优先计划。三是构建弱势群体救济体系。比如为贫困家庭抚养子女建立“家庭补助金”,发展慈善援助事业,建立面向残疾人、孤儿孤老等的看护津贴等。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市场流通和社会信用体系;夯实农业基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