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生命教育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内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生命教育因为近年来高校内频频发生的轻视和伤害生命的事件而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复杂的社会现状有密切的联系,家庭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生命教育的理论说教,社会保障的局限等,这些都在呼唤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再者,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他们脆弱、敏感、冲动、不成熟,“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生死观教育,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时向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一、以人为本与生命教育
个人本位理论主张从学生的角度确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个性和理性发展。而“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有生命的存在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没有生命,无所谓人的价值,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才有价值实现的可能。教育以学生为本,生命教育要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开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是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需要,需要层次理论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个体要实现自我成长,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的保障。基本需要的满足,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才有对生命价值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学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社会舆论导向影响着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判断,社会竞争导致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加大,这些都是学生产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原因,而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生命存在、身心健康为前提的。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赵环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归纳出生命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人生活、充满人文关怀。教育的个人本位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追求美好人生。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个性化”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和追求生命的价值;也是具体的现实存在层面的教育,即将生命教育融入生活、融入课堂,从身边的一事一物感悟生命的本真。狄尔泰认定,对生命的任何解释其实最终根基是体验,唯有体验才可以真正把握生命本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常让大学生迷失自我,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时候,更应该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合理地疏导不良情绪,预防心理危机。
(一)生死教育
生命教育源于死亡学的研究,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开始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国家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关注死亡的教育,如日本北海道的寒冷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等。到上世纪末,生死教育在西方各国已基本普及,而中国的生死教育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教学中“死亡”仍是一个忌讳的命题。“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的已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设置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的已达1100所以上。”美国通过出版各种生死教育的书籍杂志,创办各种专业协会,推广生命教育。英国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让青少年学生切实地体验生命教育。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认识生命的全程,即了解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英国生死教育首先是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才能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具有不可逆性,生命的追求是永恒的神圣的,学生只有了解生命的规律才能学会珍爱、尊重、敬畏生命。
2.理解生命的价值,承担生命的责任,体验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存在因为有价值而美好。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必须承担的责任。大学生自杀是缺乏责任意识的任性行为,他们因为无力承受压力和挫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而选择结束生命。
3.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国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我国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大学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意志力,但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基本的急救技巧和自救能力。因此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自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挫折教育
青少年的大学时代是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大学生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而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命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个体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受挫能力。”挫折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和心理弹性,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会更快地走出心理困境。
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去。除了学生自己参加一些“野外生存训练”和“夏令营”活动外,高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例如“入学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水平;开展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志愿者行动、爱心活动以及学校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日本的学校非常注重对孩子意志的磨练,有报道日本部分幼儿园的小孩要进行裸身锻炼,即使在天气恶劣的冬季都不例外。反观我们的挫折教育,学校常常因为害怕出事而不敢让学生“越雷池半步”。
父母可对孩子进行心理承受能力的操练,让孩子体验挫折。专制或放任的家庭教育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在过于强制的环境下长大的学生,胆小、不敢冒险、缺乏勇气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固执、叛逆而冲动;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性情较为冷漠,缺乏责任感;而父母过于溺爱和迁就孩子,往往使孩子变得骄纵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家庭要转变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当然父母在赏识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心理操练。美国的小孩一岁多便自己吃饭,十八岁之后经济上自己负担,我国父母要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意识,要求孩子自己作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适当为孩子制造一些“吃苦”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培养意志力和耐力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 中体验挫折。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在学校能接受系统的人生观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和生命关怀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社会家庭配合学校实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轻视和伤害生命的极端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学生乐于接受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及时有效的援助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家庭教育、学科教学、专题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共同协调互补的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协调互补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式教学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多以“两课”教学为主,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国外采用课堂讲授、阅读指导、分组讨论和亲身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生命教育。美国儿童从小就观察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参观殡仪馆和葬礼。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讲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摸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死亡等情形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
狄尔泰在体验一词中注入了参与人生、参与重大历史事件、体会人生的各种情势等深刻意蕴。狄尔泰认为要深入生命流中去体验,潜入生命流内部隐秘层次去亲历。只有坦城地融入人类生命进程,生命的内在隐秘本质才会亮出来。体验式教学法,它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心理、情绪。这是一种直接体验,还有一种间接体验,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枪决死刑犯的纪录片,通过临死前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观察他们对生命的留恋,体验生命的可贵。”学生通过他人的身份和视角更容易理解行为的目的、体会生命的价值。体验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大学生在体验中对生命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坚持“个性化”教育,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是改革开放后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特殊一代,他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形成独特的思想和极具个性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下,一遇困难则意志不够坚定,心理不够成熟。当他们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就业、交友、择偶压力时,害怕坚持和选择,常感挫败。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坚持“个性化”教育,从大学生的群体困境中找出突破口,选择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启发和引导。
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从小就不喜欢束缚,不想被父母约束和控制,进入大学后敢于冒险敢于说不。学校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例如,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众所周知,高校涌现出很多“校园歌手”“校园作家”等明星学生,可对有着音乐梦想、写作才华或其他特长的青少年给予正确引导,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是脆弱孤独的,他们抗拒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对现实世界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感到灰心丧气或厌倦而冷漠,因此构建起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给予大学生有力的支持。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亲人、朋友、恋人、同学和老师。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和强度越大,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越大。父母、朋友、恋人能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增加个体的归属感,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改善和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率。大学生可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扩大交际圈,在群体中得到归属感,发挥自己的特长,舒缓压力。特别是一些成长性团体的心理辅导活动,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克服自卑,增加自信”和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为主题的辅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调节情绪和改善行为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三)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生命援助平台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三方援助平台可以整合三方力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可以扩大生命教育的范围,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安全的教育环境。民主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的法律体制,健康的舆论导向以及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保障。三方力量的整合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援助平台。
三方援助平台能以多种形式实现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如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学生服务机构、社会法律援助机构、社区心理援助中心等等。学校心理咨询室能帮助学生疏导负性情绪,积极干预学生的不良心理,为学生提供直接有效的心理援助,同时也可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社会相关机构应进入高校宣传法制教育、性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专题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体会生命的本质和价值。社区与家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社区的安全保障、和谐的社区环境,对于家庭教育和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辅助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援助平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一方都可以整合三方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
[2]平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9):5
[3]赵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7-8):33
[4][10]宋发群,生命感悟与生命教育[D]冲南民族大学,2009
[5][9]王晓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董晓梅,从青少年的自杀、犯罪率上升现象浅议生命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4)
[11]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和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5-36
[12]张振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和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17-19
[13]张博,体验式生命教育[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
一、以人为本与生命教育
个人本位理论主张从学生的角度确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个性和理性发展。而“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有生命的存在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没有生命,无所谓人的价值,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才有价值实现的可能。教育以学生为本,生命教育要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开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是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需要,需要层次理论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个体要实现自我成长,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的保障。基本需要的满足,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才有对生命价值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学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社会舆论导向影响着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判断,社会竞争导致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加大,这些都是学生产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原因,而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生命存在、身心健康为前提的。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赵环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归纳出生命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人生活、充满人文关怀。教育的个人本位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追求美好人生。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个性化”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和追求生命的价值;也是具体的现实存在层面的教育,即将生命教育融入生活、融入课堂,从身边的一事一物感悟生命的本真。狄尔泰认定,对生命的任何解释其实最终根基是体验,唯有体验才可以真正把握生命本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常让大学生迷失自我,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时候,更应该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合理地疏导不良情绪,预防心理危机。
(一)生死教育
生命教育源于死亡学的研究,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开始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国家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关注死亡的教育,如日本北海道的寒冷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等。到上世纪末,生死教育在西方各国已基本普及,而中国的生死教育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教学中“死亡”仍是一个忌讳的命题。“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的已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设置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的已达1100所以上。”美国通过出版各种生死教育的书籍杂志,创办各种专业协会,推广生命教育。英国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让青少年学生切实地体验生命教育。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认识生命的全程,即了解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英国生死教育首先是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才能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具有不可逆性,生命的追求是永恒的神圣的,学生只有了解生命的规律才能学会珍爱、尊重、敬畏生命。
2.理解生命的价值,承担生命的责任,体验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存在因为有价值而美好。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必须承担的责任。大学生自杀是缺乏责任意识的任性行为,他们因为无力承受压力和挫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而选择结束生命。
3.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国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我国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大学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意志力,但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基本的急救技巧和自救能力。因此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自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挫折教育
青少年的大学时代是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大学生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而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命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个体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受挫能力。”挫折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和心理弹性,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会更快地走出心理困境。
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去。除了学生自己参加一些“野外生存训练”和“夏令营”活动外,高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例如“入学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水平;开展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志愿者行动、爱心活动以及学校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日本的学校非常注重对孩子意志的磨练,有报道日本部分幼儿园的小孩要进行裸身锻炼,即使在天气恶劣的冬季都不例外。反观我们的挫折教育,学校常常因为害怕出事而不敢让学生“越雷池半步”。
父母可对孩子进行心理承受能力的操练,让孩子体验挫折。专制或放任的家庭教育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在过于强制的环境下长大的学生,胆小、不敢冒险、缺乏勇气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固执、叛逆而冲动;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性情较为冷漠,缺乏责任感;而父母过于溺爱和迁就孩子,往往使孩子变得骄纵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家庭要转变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当然父母在赏识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心理操练。美国的小孩一岁多便自己吃饭,十八岁之后经济上自己负担,我国父母要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意识,要求孩子自己作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适当为孩子制造一些“吃苦”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培养意志力和耐力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 中体验挫折。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在学校能接受系统的人生观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和生命关怀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社会家庭配合学校实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轻视和伤害生命的极端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学生乐于接受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及时有效的援助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家庭教育、学科教学、专题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共同协调互补的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协调互补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式教学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多以“两课”教学为主,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国外采用课堂讲授、阅读指导、分组讨论和亲身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生命教育。美国儿童从小就观察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参观殡仪馆和葬礼。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讲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摸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死亡等情形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
狄尔泰在体验一词中注入了参与人生、参与重大历史事件、体会人生的各种情势等深刻意蕴。狄尔泰认为要深入生命流中去体验,潜入生命流内部隐秘层次去亲历。只有坦城地融入人类生命进程,生命的内在隐秘本质才会亮出来。体验式教学法,它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心理、情绪。这是一种直接体验,还有一种间接体验,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枪决死刑犯的纪录片,通过临死前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观察他们对生命的留恋,体验生命的可贵。”学生通过他人的身份和视角更容易理解行为的目的、体会生命的价值。体验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大学生在体验中对生命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坚持“个性化”教育,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是改革开放后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特殊一代,他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形成独特的思想和极具个性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下,一遇困难则意志不够坚定,心理不够成熟。当他们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就业、交友、择偶压力时,害怕坚持和选择,常感挫败。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坚持“个性化”教育,从大学生的群体困境中找出突破口,选择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启发和引导。
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从小就不喜欢束缚,不想被父母约束和控制,进入大学后敢于冒险敢于说不。学校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例如,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众所周知,高校涌现出很多“校园歌手”“校园作家”等明星学生,可对有着音乐梦想、写作才华或其他特长的青少年给予正确引导,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是脆弱孤独的,他们抗拒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对现实世界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感到灰心丧气或厌倦而冷漠,因此构建起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给予大学生有力的支持。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亲人、朋友、恋人、同学和老师。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和强度越大,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越大。父母、朋友、恋人能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增加个体的归属感,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改善和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率。大学生可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扩大交际圈,在群体中得到归属感,发挥自己的特长,舒缓压力。特别是一些成长性团体的心理辅导活动,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克服自卑,增加自信”和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为主题的辅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调节情绪和改善行为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三)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生命援助平台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三方援助平台可以整合三方力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可以扩大生命教育的范围,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安全的教育环境。民主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的法律体制,健康的舆论导向以及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保障。三方力量的整合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援助平台。
三方援助平台能以多种形式实现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如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学生服务机构、社会法律援助机构、社区心理援助中心等等。学校心理咨询室能帮助学生疏导负性情绪,积极干预学生的不良心理,为学生提供直接有效的心理援助,同时也可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社会相关机构应进入高校宣传法制教育、性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专题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体会生命的本质和价值。社区与家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社区的安全保障、和谐的社区环境,对于家庭教育和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辅助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援助平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一方都可以整合三方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
[2]平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9):5
[3]赵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7-8):33
[4][10]宋发群,生命感悟与生命教育[D]冲南民族大学,2009
[5][9]王晓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董晓梅,从青少年的自杀、犯罪率上升现象浅议生命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4)
[11]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和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5-36
[12]张振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和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17-19
[13]张博,体验式生命教育[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