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与创新型汽修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中应当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专业知识,以带动汽修行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59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迎合社会需求培养技术型人才,应当加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围绕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摸索性的实施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措施,以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能够根据特长选择学习专业,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对此,中职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日后发展。尤其是汽修专业,应当围绕当前的教学背景,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展开。面对多元化的汽车服务行业以及不断优化的汽修技术,作为教师应当加强专业发展与企业动向了解,明确企业人才要求,在教学中高效渗透与引导,确保教学计划与目标制定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设备
中职汽修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以盡快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中职院校应当加强教学设备更新与完善,帮助学生掌握更全与更加实用的汽修专业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校方应当及时分析各地区的汽车行业信息,包括新型车辆的生产技术、性能构造、销售进度等,以使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加大设备采购布置的资金投入与管理,确保教学设施等资料高效利用[1]。
三、调整教学内容
首先校方应当根据学情与人才培养要求、市场需求等合理选择教材,便于层次化教学有效展开。其次组织师资团队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来,以提高教材适用性。同时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技术与方向等,教师应当将电控系统与高新维修技术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面对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科技化维修对象,以及激光等高科技维修设备有着充分了解,以切实提升学生汽车维修技能。最后加强自动控制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教学内容的穿插性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式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与特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带动班级整体学习质量提升。如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如情境教学方式,利于互动教学模式展开以及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如项目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理论综合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从项目教学法入手分析,首先应当确定项目。要求教师根据岗位工作任务重组教学内容,对此,在拟定项目前应当加强岗位技能需求等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项目可以是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也可以是虚拟的,且在项目中应体现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其次制定项目计划。学生与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组内明确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再科学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程序与步骤等。在项目计划实施阶段,可采取任务驱动法或小组作业法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诊断汽车故障后,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故障讨论分析,最终得出规律性结论与解决对策。在其基础上展开维修操作,最终综合汇总维修效果。在检查评估阶段,利用演示教学或角色扮演等方法,检查验收学生项目成果,并填写验收单。展开组内评价,派小组代表汇报项目开发过程,以及设计开发问题、解决对策等内容。最后归档与应用。教师总结汇总项目完成结果,对优秀团队给予奖励。在项目教学中不能忽视项目的合理性与趣味性,以及对项目合理指导、评价等问题,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实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等核心素养[2-3]。
五、以比赛促进教学
组织学生定期参与校内外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热情与表现欲望,对于专业教学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学校在举办维修技能比赛的同时,应当加强奖励机制等制度的完善,确保比赛活动顺利展开,并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奖励机制入手分析,参与比赛团队的指导教师,根据团队获奖情况,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包括奖金或职称评优特权等,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汽车维修技能大赛通常以基本项目为主,如空调维修、车身修复、车轮定位等。不定期开展以新型项目为主的技能比赛,如车身电子检测校正、修复作业等项目,项目技术难度较大,但学生技能水平的作用效果毋庸置疑。
六、总结
影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校方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储备与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为兼职教师,传授经验与加强有效指导,确保项目教学法与实训等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同时根据岗位任务与要求展开有效教学,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最终带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除此之外,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晓凯. 浅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4).
[2]李小南.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创新教法的探究[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10):111.
[3]王玲, 董晓倩. 现代学徒制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宝和班”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9).
作者简介:周大绕(1974-05),男,籍贯:江苏省淮安市,汉族,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教育教学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59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迎合社会需求培养技术型人才,应当加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围绕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摸索性的实施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措施,以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能够根据特长选择学习专业,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对此,中职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日后发展。尤其是汽修专业,应当围绕当前的教学背景,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展开。面对多元化的汽车服务行业以及不断优化的汽修技术,作为教师应当加强专业发展与企业动向了解,明确企业人才要求,在教学中高效渗透与引导,确保教学计划与目标制定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设备
中职汽修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以盡快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中职院校应当加强教学设备更新与完善,帮助学生掌握更全与更加实用的汽修专业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校方应当及时分析各地区的汽车行业信息,包括新型车辆的生产技术、性能构造、销售进度等,以使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加大设备采购布置的资金投入与管理,确保教学设施等资料高效利用[1]。
三、调整教学内容
首先校方应当根据学情与人才培养要求、市场需求等合理选择教材,便于层次化教学有效展开。其次组织师资团队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来,以提高教材适用性。同时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技术与方向等,教师应当将电控系统与高新维修技术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面对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科技化维修对象,以及激光等高科技维修设备有着充分了解,以切实提升学生汽车维修技能。最后加强自动控制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教学内容的穿插性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式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与特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带动班级整体学习质量提升。如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如情境教学方式,利于互动教学模式展开以及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如项目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理论综合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从项目教学法入手分析,首先应当确定项目。要求教师根据岗位工作任务重组教学内容,对此,在拟定项目前应当加强岗位技能需求等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项目可以是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也可以是虚拟的,且在项目中应体现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其次制定项目计划。学生与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组内明确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再科学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程序与步骤等。在项目计划实施阶段,可采取任务驱动法或小组作业法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诊断汽车故障后,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故障讨论分析,最终得出规律性结论与解决对策。在其基础上展开维修操作,最终综合汇总维修效果。在检查评估阶段,利用演示教学或角色扮演等方法,检查验收学生项目成果,并填写验收单。展开组内评价,派小组代表汇报项目开发过程,以及设计开发问题、解决对策等内容。最后归档与应用。教师总结汇总项目完成结果,对优秀团队给予奖励。在项目教学中不能忽视项目的合理性与趣味性,以及对项目合理指导、评价等问题,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实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等核心素养[2-3]。
五、以比赛促进教学
组织学生定期参与校内外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热情与表现欲望,对于专业教学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学校在举办维修技能比赛的同时,应当加强奖励机制等制度的完善,确保比赛活动顺利展开,并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奖励机制入手分析,参与比赛团队的指导教师,根据团队获奖情况,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包括奖金或职称评优特权等,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汽车维修技能大赛通常以基本项目为主,如空调维修、车身修复、车轮定位等。不定期开展以新型项目为主的技能比赛,如车身电子检测校正、修复作业等项目,项目技术难度较大,但学生技能水平的作用效果毋庸置疑。
六、总结
影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校方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储备与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为兼职教师,传授经验与加强有效指导,确保项目教学法与实训等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同时根据岗位任务与要求展开有效教学,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最终带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除此之外,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晓凯. 浅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4).
[2]李小南.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创新教法的探究[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10):111.
[3]王玲, 董晓倩. 现代学徒制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宝和班”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9).
作者简介:周大绕(1974-05),男,籍贯:江苏省淮安市,汉族,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