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单方面的能力,而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审美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说素质教育必须渗透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地、艺术地渗透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营造审美氛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为此,首先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美的课堂气氛,让情感之花根植于这片沃土。营造这种美的课堂气氛,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无声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无声语言虽是一种辅助性手段,但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传递信息或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以眉目传情,以姿势助说,就能使学生人情入境,倾心赏美。这样的无声语言有时也会收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声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文采美上,还体现在导法巧上。巧在能敏锐地捕捉学生谈话的信息,启发诱导,指点迷津;巧在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独抒己见,撞击他们灵感的火花;巧在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砺意志,走出困境,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
二、把握审美规律
审美教育与一般教育方式不同,一般教育是直接向受教育者说明一种道理或一些条文规范教育人们遵守,而审美教育则是用形象思维方式,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教育人们。粱启超把这种审美教育的渗透方式称之为“熏”和“浸”。他说:“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选好角度,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打开美的领域,提高审美能力。
1.诵读中感受美。正因为审美教育伴随着情感活动,那么学生在朗诵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特别是当学生进入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诵时,这种感受就更为强烈。例如当师生一起深情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就会一同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师生仿佛也在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一齐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心中,情感的波涛在起伏;眼里,晶莹的泪珠在滚动。自然地感受到了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人格力量,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引起思想感情的升华。
2.分析中鉴赏美。审美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活动,更是一种理智的认识活动,在审美思维中总是渗入理智的内容。在审美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到理性阶段,“披文人情,沿波讨源”。通讨分析鉴赏,可帮助学生打开美的领域。如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究竟美在哪里?初读时,学生难以作出深刻评价。不妨让他们细细品味,再经老师适当点拨,学生会悟到:寥寥数语,有形有色,有声有情,气象阔大,笔力飞动,使读者不仅观赏到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而且于画图中领略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这是对美的深层把握。
3.对比中观照美。在审美思维中,经常用到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可进一步了解作品(文章)不同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理性美,风格美等,进一步把握蕴含在作品(文章)中的深刻的内涵。如《绿》和《荷塘月色》出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同一手笔。在对比阅读时,学生会发现两篇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美。它们一热烈奔放,表现出对生机勃勃的绿的热情向往;一含蓄蕴藉,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当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造成作品基调和风格迥异的原因时,学生会逐步认识到,这是时代风云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既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性格的脆弱性,又表现出一个正直爱国、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与祖国人民共呼吸的赤子之心。并深切地体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应该做到寓情于景,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4.想像中创造美。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创造美。而创造美离不开想像,教师应让学生凭借想像,努力地创造美。在美的创造中经常会用到下面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形中的创造。许多作品往往留下一些艺术空白,留待读者去想像补充;或出于写作上的需要,只对情节作简单交待。教师可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把它补充完整。如鲁迅小说《药》中夏瑜的形象只从侧面作了描写,可引导学生依据小说情节,展开合理想像,从正面刻画他的形象。一种是借鉴中的创造。借鉴《人是什么》一文“融理性光辉与感情火花为一体”的写法,可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莫让年华付水流》的议论文,要求做到情文并茂,情理交融,对传统议论文的写法有所突破。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课堂和书本,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审美导向。引导学生由小课堂延伸到大课堂,由艺术审美拓展到现实审美,使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完善自我,完善人生。
一、营造审美氛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为此,首先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美的课堂气氛,让情感之花根植于这片沃土。营造这种美的课堂气氛,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无声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无声语言虽是一种辅助性手段,但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传递信息或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以眉目传情,以姿势助说,就能使学生人情入境,倾心赏美。这样的无声语言有时也会收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声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文采美上,还体现在导法巧上。巧在能敏锐地捕捉学生谈话的信息,启发诱导,指点迷津;巧在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独抒己见,撞击他们灵感的火花;巧在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砺意志,走出困境,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
二、把握审美规律
审美教育与一般教育方式不同,一般教育是直接向受教育者说明一种道理或一些条文规范教育人们遵守,而审美教育则是用形象思维方式,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教育人们。粱启超把这种审美教育的渗透方式称之为“熏”和“浸”。他说:“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选好角度,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打开美的领域,提高审美能力。
1.诵读中感受美。正因为审美教育伴随着情感活动,那么学生在朗诵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特别是当学生进入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诵时,这种感受就更为强烈。例如当师生一起深情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就会一同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师生仿佛也在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一齐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心中,情感的波涛在起伏;眼里,晶莹的泪珠在滚动。自然地感受到了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人格力量,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引起思想感情的升华。
2.分析中鉴赏美。审美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活动,更是一种理智的认识活动,在审美思维中总是渗入理智的内容。在审美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到理性阶段,“披文人情,沿波讨源”。通讨分析鉴赏,可帮助学生打开美的领域。如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究竟美在哪里?初读时,学生难以作出深刻评价。不妨让他们细细品味,再经老师适当点拨,学生会悟到:寥寥数语,有形有色,有声有情,气象阔大,笔力飞动,使读者不仅观赏到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而且于画图中领略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这是对美的深层把握。
3.对比中观照美。在审美思维中,经常用到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可进一步了解作品(文章)不同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理性美,风格美等,进一步把握蕴含在作品(文章)中的深刻的内涵。如《绿》和《荷塘月色》出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同一手笔。在对比阅读时,学生会发现两篇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美。它们一热烈奔放,表现出对生机勃勃的绿的热情向往;一含蓄蕴藉,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当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造成作品基调和风格迥异的原因时,学生会逐步认识到,这是时代风云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既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性格的脆弱性,又表现出一个正直爱国、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与祖国人民共呼吸的赤子之心。并深切地体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应该做到寓情于景,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4.想像中创造美。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创造美。而创造美离不开想像,教师应让学生凭借想像,努力地创造美。在美的创造中经常会用到下面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形中的创造。许多作品往往留下一些艺术空白,留待读者去想像补充;或出于写作上的需要,只对情节作简单交待。教师可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把它补充完整。如鲁迅小说《药》中夏瑜的形象只从侧面作了描写,可引导学生依据小说情节,展开合理想像,从正面刻画他的形象。一种是借鉴中的创造。借鉴《人是什么》一文“融理性光辉与感情火花为一体”的写法,可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莫让年华付水流》的议论文,要求做到情文并茂,情理交融,对传统议论文的写法有所突破。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课堂和书本,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审美导向。引导学生由小课堂延伸到大课堂,由艺术审美拓展到现实审美,使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完善自我,完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