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女孩的教育反思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夫妻感情不和,L两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一直未归,从小由不识字的奶奶一手带大。父亲为养家一直出海打渔,回家的频次按月计算,即便回家也只是留下生活费就匆匆离开。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上生性顽皮,L小学时就养成了随意旷课的习惯。升入初中,学习骤然紧张,难度成倍增加,L的学习成绩下滑特别严重,旷课更是变本加厉,想不想上学看心情,心情不好时旷课最多长达一周。
  身为班主任,L未按时到校我自然要和她的监护人取得联系。身为监护人的L父亲开始还是比较配合的,以“生病”、“身体不舒服”等原因替女儿补假(实际上他自己并不清楚女儿的去向),后来旷课的次数越来越多,正是活泼好动期的小孩天天卧床病休实在说不过去了,L父亲回电话的态度也逐渐怠慢起来,最后只是说“不知道”、“管不了”,并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家庭教育的“真空”无形中更加纵容了L,令她初中的学习生活“劣迹斑斑”:初一时与老师在课堂上发生数次正面冲突,初二时纠结校内外学生多人殴打同学,初三时结识校外人员时常夜不归宿……这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子让人既可气又可怜。
  身为老师,我们都知道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家庭、社区的教育力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在L身上,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空谈,是不是可以借助社区教育的力量扭转局面呢?我多次联络L所在社区居委会负责教育事务的李主任,希望社区相关负责人能够深入了解L的特殊家庭环境,对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意见,规劝家长给与孩子更多关爱,担负起监管的职责,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使L迷途知返、健康成长。毕竟,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挽救一个孩子相当于挽救一个家庭,身为教育者,我们尤其不能轻言放弃。
  L的故事并未结束,却带给我许多反思。时代在变,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问题家庭的出现。做班主任这三年,我最深刻的感触是,几乎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对这些特殊学生而言,家已经没了,社区应当勇于承担起适当的教育监管责任,配合学校德育扶正他们的心灵、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不再孤立无助和被边缘化。有人说“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对于特殊学生而言,社区应当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社区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怎样的意义,或者说怎样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呢?我认为社区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大有可为:
  第一,创建学习化社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常言道“环境造人”,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层次与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家长不重视教育,社区不注意宣传,不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影响,那么学生也往往对追求知识持漠视态度,心有旁骛自然难以专注于学业。学习化社区的创建,从宣传影响到文化设施缺一不可。图书室、自习室、健身室、小型影剧院等都可以在社区中设立,让那些享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放学后不再徘徊街头,而是有“家”可回,有“家”想回,为他们提供丰富、健康的学习、娱乐平台。如果社区里有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等优秀人物,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社区应当聘请他们为学生宣讲丰富人生经历和宝贵经验,畅谈人生理想,帮助那些特殊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与他们正能量。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加分机制,弥补学校评价的不足。以上提到的特殊学生,往往同时也是学困生,他们在学校内找不到成就感,一提到学习就感觉低人一等,产生厌学情绪,而厌学情绪越积越重就会衍生出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如上课捣乱、不写作业、逃学、顶撞老师等等。现在很多学校设立了操行量化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言行,加分扣分条目清晰,实际上,这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占优势的,对他们来说扣分如同家常便饭,刚开始还会觉得羞耻,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学校和班集体的排斥越来越强烈。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有加分的机会,只是迫于面子、自尊才放不下架子好好表现。针对他们的“难言之痛”,社区可以与学校达成一致,鼓励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活动,如清扫街道、陪伴老年人、做居委会助理小主任等等,并给与加分证明,与学校的操行分数挂钩。学生毕竟是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与赞扬,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擅长的一面,社区实践活动可以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重新拾回自信,赢得尊重。
  学校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大量可以交换的教育资源,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等热点词汇。在特殊学生的德育培养方面,社区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广阔,有待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希望不久的将来,那些问题家庭走出的特殊孩子,在放学走出校园后,不再孤单空虚,等待他们的是温暖的社区大家庭以及丰富的精神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加强内涵建设,特别是文献资源建设。以山西工商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馆藏文献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今后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转变馆藏采购理念,加强学科专业图书采购,提高采访人员能力,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山西工商学院2011年4月7日经国家教育部审核批准,
期刊
为推进成都华区红花学校《“三疑”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和大邑县北街小学《“121”情趣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促进两校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互动交流质量,4月29日红花学校和北街小学,在大邑县北街小学举行了“聚焦课堂教学,促进研究融合——北街小学和红花学校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成华区教育局和进修校领导张英、唐浩、李晓静、吕守藩,大邑县教育局领导全程参与该项活动。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通过“选
期刊
门源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拔3900多米的达坂山下。远近闻名的“百里花海”旁边,就是孔庆菊所在的门源县第二中学。学校不大,但在门源山区却很有名气,与这名气一起被人们传播和称颂的,就是这里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孔庆菊老师。  孔庆菊,一位农家出身的中学藏族女教师,为了当地各民族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青海省最北端的祁连大山中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了20多个春秋。一个个家境困难的孩子,在“孔妈妈”的资助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孕育了中华民族勇于奋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凝结成中国特有的国民性,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创造激情。  东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苏轼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但成就众多。特别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以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930年前,黄冈人民的热情和淳朴,给了他厚爱和灵感,使他在文
期刊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以质疑始、以释疑终”的过程,其关键就是如何在“疑”字上下工夫。  本学期,本人所在学校大力推进“三疑”课堂导学模式——它以“疑”为核心,以“质疑、探疑、解疑”为主线,历经“尝试探疑、合作探疑、深层探疑和拓展迁移”等步骤,通过问题的驱动及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
期刊
教育是充满生机和灵性的鲜活过程,教育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在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有一所以幸福教育闻名的学校——蒲江中学实验学校。这是一所堪称奇迹的学校,建校短短7年,却蜚声全国,成为教育部“全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首批项目学校,荣获“首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四川省川派名校”、“成都市新成长型学校”、“成都市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
期刊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来讲思维能力混乱的幼儿,语言表达也缺少条理性;思维能力强的幼儿,语言表达也顺畅自然。发展语言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小班时期正是幼儿口语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加强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促进了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我们通过叙述性观察记录、符号性行为观察、成长档案、阶段性统计分析、学期统计分析、幼儿个案的专项分析、期初和期末幼儿发展对照后的终结性评价、全体幼儿发展状况的班级评价等对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评价和分析发现,通过生态式教育与蒙台梭利教育相融的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混龄班级里形成了交往、合作、自主学习
期刊
随着本科院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大力扩招,导致了近年来普通职业教育大专院校招生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有一定动手能力,普遍没有学习兴趣。致使在上课时学生出现走神、打瞌睡、交头接耳、玩手机等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有两点影响比较大:第一,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差,不能主动学习;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或内容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职业院校,也引起了教师们对高效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谆谆告诫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发人深省。“打铁还需自身硬”既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忧患,也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承诺,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学校校长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办学理念的主心骨和领头雁,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这只队伍的战斗力强弱,决定了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一、坚定信仰,打造思想过硬的团队  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