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库房是存储档案的地方,也是档案工作人员经常出入的场所,库房内温湿度的高低、空气质量的好坏等环境因素,不仅影响档案的保存,同时也会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在当今提倡“以人為本”的社会条件下,关注档案馆内的空气质量并改善档案库房的环境状况,不只是为了保证档案的长久保存,还可以有效保护档案工作人员的健康,更有益于我国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档案馆库建设的环境条件进行探讨。
关键词:档案馆库;建设;环境条件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013-01
1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现状的SWOT分析
档案馆库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战略问题,因此用SWOT法分析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的发展战略务必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因而用SW0T方法可以很好的研究档案馆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研究对象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而分析该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比较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对象的战略与组织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合起来。
1.1 优 势
档案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2014年以来,中央、山东省、青岛市相继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做好档案工作,推动档案馆库建设更加科学、实用。在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工作的前景较为光明。
1.2 劣 势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建于1990年,面临着馆舍陈旧、面积小、库房趋于饱和、专职人员不足、公共服务面积狭小、缺少技术用房和展览区等局面,尤其是不能满足电子档案管理需求。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批电子档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数据库,而目前的馆库不具备管理电子档案的条件和能力。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这种局面将这大大制约档案使用者对库存档案的有效利用。
1.3 机 会
青岛市即墨区委、区政府重视档案工作,多次听取档案事业发展汇报,现场调研档案馆建设工作。2016年9月29日,青岛市即墨区委召开第107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即墨区新馆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工作。2016年10月14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新档案馆建设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经费的迅速落实,为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提供了有利机会,目前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已完成主体四层及裙楼二层施工。
2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建议与对策
2.1 自然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又濒临黄海,兼备季风气候与海洋气候特点。青岛市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为25.3℃,极端最高气温为38.9℃,;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0.5℃,极端最低气温为-16.9℃。青岛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62.1mm,全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为377.2mm,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在夏季对档案的防霉要求也较高,因此在设计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时,必须重视硬件建设。首先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档案管库的密闭,如库内不能保持比较适宜的相对稳定的温湿度,造成高温高湿,就会使档案破损,字迹褪变。高温高湿还是档案霉菌这种害虫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夏季霉菌生长,必须通过密闭,控制档案馆库的湿度。此外密闭的通风环境还能够达到防尘的目的。其次要安装先进的通风设施达到机械通风的目的。最后,要采用先进的恒温空调设备,保证档案管库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2.2 建筑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馆库建设
档案是一个地区发展历程的见证和真实记录,档案馆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与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公共场所。因此,档案馆库在外观设计上既要坚固、有利于档案保护,更要体现档案馆美观、庄重、典雅的特色,要有足够的绿地,有足够的停车场和休闲空间,要充分体现出档案馆的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将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建成当地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品味、有现代气息、功能完善的标志性建筑。
2.3 人文社会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馆库建设
2.3.1 重视档案馆库数字化建设
2016年青岛市即墨区委第107次会议决定,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实现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约1000万页档案全文数字化,目前,数字化经费已经拨付到位,2017年也已完成300万页纸质档案扫描。同时,档案馆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配备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硬件设施以及网络设备等两大主要方面。目前,虽然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也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计算机的使用大多仅限于存储信息方面;②与计算机配套的其他设备还不够健全或者数量极少,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③档案管理的相关水平处于较低的档次。因此,新建档案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均应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划》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予以设计,档案信息系统机房与馆库建设同步进行,规划设计互联网、金宏网、数字档案馆三套网络系统,打造全新的智慧档案馆。
2.3.2 加强档案馆库信息化人才培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性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决定着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因此,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必须结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快档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
3 结 语
馆库建设要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尽快启动,分步实施。新建档案馆应当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充分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和公共服务需要。“十三五”期间,全部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馆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档案馆库建设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成为本地区具有文化品味和地方特色的公共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当代档案馆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8-3-25
关键词:档案馆库;建设;环境条件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013-01
1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现状的SWOT分析
档案馆库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战略问题,因此用SWOT法分析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的发展战略务必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因而用SW0T方法可以很好的研究档案馆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研究对象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而分析该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比较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对象的战略与组织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合起来。
1.1 优 势
档案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2014年以来,中央、山东省、青岛市相继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做好档案工作,推动档案馆库建设更加科学、实用。在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工作的前景较为光明。
1.2 劣 势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建于1990年,面临着馆舍陈旧、面积小、库房趋于饱和、专职人员不足、公共服务面积狭小、缺少技术用房和展览区等局面,尤其是不能满足电子档案管理需求。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批电子档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数据库,而目前的馆库不具备管理电子档案的条件和能力。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这种局面将这大大制约档案使用者对库存档案的有效利用。
1.3 机 会
青岛市即墨区委、区政府重视档案工作,多次听取档案事业发展汇报,现场调研档案馆建设工作。2016年9月29日,青岛市即墨区委召开第107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即墨区新馆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工作。2016年10月14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新档案馆建设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经费的迅速落实,为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提供了有利机会,目前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已完成主体四层及裙楼二层施工。
2 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建议与对策
2.1 自然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建设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又濒临黄海,兼备季风气候与海洋气候特点。青岛市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为25.3℃,极端最高气温为38.9℃,;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0.5℃,极端最低气温为-16.9℃。青岛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62.1mm,全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为377.2mm,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在夏季对档案的防霉要求也较高,因此在设计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库时,必须重视硬件建设。首先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档案管库的密闭,如库内不能保持比较适宜的相对稳定的温湿度,造成高温高湿,就会使档案破损,字迹褪变。高温高湿还是档案霉菌这种害虫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夏季霉菌生长,必须通过密闭,控制档案馆库的湿度。此外密闭的通风环境还能够达到防尘的目的。其次要安装先进的通风设施达到机械通风的目的。最后,要采用先进的恒温空调设备,保证档案管库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2.2 建筑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馆库建设
档案是一个地区发展历程的见证和真实记录,档案馆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与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公共场所。因此,档案馆库在外观设计上既要坚固、有利于档案保护,更要体现档案馆美观、庄重、典雅的特色,要有足够的绿地,有足够的停车场和休闲空间,要充分体现出档案馆的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将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建成当地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品味、有现代气息、功能完善的标志性建筑。
2.3 人文社会环境条件与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档案馆库建设
2.3.1 重视档案馆库数字化建设
2016年青岛市即墨区委第107次会议决定,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实现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约1000万页档案全文数字化,目前,数字化经费已经拨付到位,2017年也已完成300万页纸质档案扫描。同时,档案馆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配备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硬件设施以及网络设备等两大主要方面。目前,虽然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也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计算机的使用大多仅限于存储信息方面;②与计算机配套的其他设备还不够健全或者数量极少,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③档案管理的相关水平处于较低的档次。因此,新建档案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均应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划》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予以设计,档案信息系统机房与馆库建设同步进行,规划设计互联网、金宏网、数字档案馆三套网络系统,打造全新的智慧档案馆。
2.3.2 加强档案馆库信息化人才培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性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决定着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因此,青岛市即墨区档案馆必须结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快档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
3 结 语
馆库建设要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尽快启动,分步实施。新建档案馆应当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充分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和公共服务需要。“十三五”期间,全部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馆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档案馆库建设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成为本地区具有文化品味和地方特色的公共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当代档案馆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