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飞扬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八年级心理健康教材中“做最好的自己”这一主题,我给学生拓展了几节有关“成长型思维”的课。从了解成长型思维特点、测试思维方式,到体验、运用成长型思维这样几个角度来开展课堂。在体验运用中,我专门设计了一节相关的活动课《让思维飞扬——穿越A4纸》。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长型思维对成长和成功的影响,并学会用成长型思维解决问题。
  成长型思维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伟克和他的团队多年研究的成果。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挑战,把失败当作是学习的机会,面对挫折会坚持到底,能正确地评价自己。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学生看到了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这些思维方式和成功有怎样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运用成长型思维方式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减少烦恼,快乐成长。
  准备阶段的细节与落实是整个活动的基石
  在活动课开展之前,老师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方案。这次活动分小组和带用具是关键。首先,我在课前邀请班主任帮忙一起按班级人数,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8-9人,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指挥组内成员课前把桌子摆放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样式。这里需要注意的细节是:每个小组有哪些成员,必须给学生分好,并告知每个孩子自己属于哪个小组,组长是谁等;每个组对应的位置在哪里,展示区域留哪儿的位置,哪些成员负责摆桌子,哪些成员负责搬凳子。这样落实到人,效率会高很多。其次,活动中需要用到剪刀、直尺、铅笔和A4大小的纸张。每组可以安排三个同学负责准备这些用具。虽然这些工作需要额外的时间,但是充分准备能让我们的活动更顺畅,有效地开展。这些细节和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是团体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
  本次活动开始,我拿出一张A4纸问学生,你能从这张纸中穿过去吗?学生听后立马露出不可能的神态,并坚定地说:怎么可能呢?然后我告诉学生,有人试过不光自己能穿越过去,全组的同学都能同时穿越过去。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都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下。于是我呈现了具体规则:将一张A4纸剪出一个封闭的形状,让小组所有成员同时穿过,A4纸不能断开或被撕成两半。学生听到纸不能断开或被撕成两半,表情不一。为了激发学生各显神通地发挥,我展示了评价标准,并制定奖励措施。各小组按团队合作、纪律与秩序、独立完成情况、真实体验和分享、成员参与度等标准进行评比,前三名全组进行积分,分别记分为3分、2分、1分。
  学生看到可以加入班级积分制,一下子竞争的刺激更让他们有了挑战的欲望,各小组都跃跃欲试。这样,我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调动了参与的热情。有了热情,学生积极参与就有了保障,有了参与才能有体验和收获,更好达成活动的目标。
  活动主体过程的体验是学生获得心理增量,提升心理品质的关键
  在穿越A4纸的活动实施中,裁剪方式和展示方式是学生考虑的关键,也是小组竞争的核心点。为了让小组确定自己的最佳裁剪方法,我先要求组员用自己备的纸尝试。确定以后再用老师发放的A4纸裁剪。各组在清楚活动要求后,开始了各自的探索。活动过程中,我看到每个小组都在努力尝试,探索最佳方法:有的组很快就找到剪成圈的方法,有的组时间过半都还不知如何下手;有的组全体动员,分工合理,效率很高;有的组裁剪时,分工不明,全员参与不够,纸张出现打结情况、斷裂现象。总之,每个组都不是一次性成功的。让我欣喜的是,在失败后大家都没放弃,而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再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各组成员在进行小组展示的时候,也是花样百出,有的组为了节约空间,把小个子成员抱起来,结果反倒增加了空间导致圈裂。有的组把圈放在地上排开,人进去后再把纸圈从脚底拉到腰部,在拉的过程中有的组造成了断裂现象。在尝试各种方法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先将圈举过头顶,再放低的方式比较好,穿越的人数多,且不容易断裂。
  整个活动的过程,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挑战自己,直到最后每个小组都成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体验到面对挑战时,自己是怎样去应对的。这样的体验能促进学生思考:面对困难,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给我们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学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获得心理增量,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
  分享是我们检测目标达成的窗口
  在分享过程中,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让我特别触动:一个小组分享他们在裁剪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组之所以容易弄断是因为接口处剪的太深,如果接口处剪浅点是不会那么容易断掉的。所以,当老师问他们组裁剪得这么窄,不担心断掉吗?他们底气十足地回答道:不担心。剪的越窄,圈才会越大,装的人越多,得第一的希望就越大。原来,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发现接口裁剪的深浅决定了圈的牢固与否,纸条裁剪的粗细决定了圈的大小。
  另一个组的成员分享的是,裁剪时成员的合理分工特别重要。很多组在最后定稿的裁剪中,只有一个人在剪,其余的成员都在围观。等裁剪完打开时,发现非常费时,而且拉扯中容易断裂。他们在裁剪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所以做了很好地分工,裁剪的人一边裁剪,其余的人一边帮忙牵住这个圈,这样不至于等全部剪完再来打开时,出现打结或者费时、易断的现象。这样既让组内成员人人参与,又提高了效率。学生在活动中,能这样去发现问题,探索更好的方法,实在让我赞叹不已。
  从学生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失败,大多数小组是总结经验,继续挑战,直到最后的成功。全体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决定成功的关键是达成目标路上自己的思维方式。害怕失败,逃避困难,否定自己,这样的方式是永远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评价与总结是点睛之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针对班级学生整个过程的情况,我邀请班主任根据评分细则对每个小组情况进行反馈,本着诚信公正原则,让每个组长自评分数。对于有异议的地方,心理老师提供课堂依据进行修改,评选出小组前三名,由班主任落实积分奖励。未获奖的小组分发小礼物表示鼓励。
  通过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整个活动过程给予了反馈,让各组成员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缺点。从开始学生几乎都不相信这大大的身躯能从一张小小的A4纸中穿过,更何况要全组的人都穿越过去;到后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挑战精神不仅让全组成员穿越过去,而且还能邀请其他组成员加入,甚至有一个组圈内容纳了40多人。这个过程,学生见证了不可能到不可思议。面对一切挑战,只要自己努力尝试都是有成功的可能。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学会从固定型思维走出,用成长型思维解决问题。决定成功的不是能力,而是通往目标达成路上的思维方式,而成长型思维就是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意义和收获所在。
  当然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评价制度是否合理?评价的过程是否严谨?全组全员参与力度还不够……这些问题需要下次开展团辅活动时做更为细致地思考。实践重于说教,虽然团体活动的开展对我而言还是刚起步,但是完整比完美更好,实践比想象更好,一边怕一边做,一边实践一边成长,对我而言也是成长型思维的最好呈现。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上,我与学生携手共进。
  责任编辑/周小益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西方音乐教育领域兴起了一种叫做“Praxis-based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或“Praxial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随着这一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有必要对“Praxis-based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的中文翻译进行探讨与研究。  在大
阳湖渔歌约源于宋代,一千多年来,与当地渔民相伴而生,庚续不断。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报道传播,它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008年9月,大型组歌《赣鄱谣》在北京举行的“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中于国家大剧院世界首演后,独特的鄱阳湖民俗风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次年,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准立项后,鄱阳湖渔歌等区域音乐文化更是备受关注。然而,目前有关鄱阳湖渔歌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层面,缺失深
2007年12月21日—22日,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东亚音乐研究小组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合作主办,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e05011)、上海市重点学科(T0701)承办的“东亚音乐——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成功举行。这次大会的参会代表由包括东亚各国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其它国家共80余位学者组成。  东亚作为有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地域,其各个国家在
长期以来,我一直非常爱听《二泉映月》,但我在很长时间里听的《二泉映月》都不是阿炳本人演奏的,而是小提琴独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民乐合奏曲(彭修文改编)、弦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等各种改编版,以及二胡演奏家演奏的二胡曲。我们知道,《二泉映月》的原创者阿炳,是江苏无锡一位沿街卖唱的瞎子艺人。解放前,在我的故乡江苏,这样的艺人很多,他们演奏的曲子多半是民间小调,老百姓耳熟能详,旋律比较简单,在音乐
果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2010)的辞世,标志着20世纪女高音歌唱家时代的终结。那么安娜·奈瑞贝科(Anna Netrebko)、帕特里夏·佩蒂邦(Patricia Petibon)以及本文将要介绍的狄安娜·达姆娆等一批女高音歌唱家的崛起,则预示着歌剧艺术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观看过达姆娆现场表]的人,都会对她那投入、到位的表],华丽、漂亮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她的
着传媒渠道激增和传媒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流行音乐的有效传播途径已经由80年代电视屏幕中的“春晚”、“青歌赛”到90年代广播电台中的“新歌排行榜”逐步发展到互联网和手机终端。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有效结合,政府与媒体如何共同推动城市原创音乐的创作和传播,从而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文化发展需要,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在这方面,立足深圳、推动本土原创音乐发展的“鹏城歌飞扬”广播音乐节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前辈、各位同行:    上午好!  值“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庆祝会”召开之际,我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此次会议的议题主旨宏大、眼界高远。它们涵盖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内容,生发出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如何站在一个更高的
近年来,宜都市的许多乡村学校出现一种独特现象:报名季,原本门可罗雀的乡村学校如今却门庭若市,本已经完成支教任务的教师却申请不再返回城镇学校,进入城镇学校就读的学生强烈要求返回曾经被他们舍弃的乡村学校……  这些变化,源于宜都市“乡村学校教育改造”行动。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后,如何利用修缮一新的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将乡土文化、个性体验等嵌入学校,与城镇学校协同发展?如何让乡村学校担负起乡村文化传承与
今天?穴2010年3月27日?雪我参加《李元庆纪念文集》首发式,感到很荣幸,也非常高兴。前天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通知来参加这个会,我就与老伴冯文慈一起回忆了我们所了解的关于元庆同志的一些事迹与贡献,以及“文革”后期,我们请音乐研究所的张家仙同志带我俩到元庆同志家里看望他的情景。那个时候他由于在“文革”中遭到残酷的打击,已重病在身,非常瘦弱,但精神尚好。我俩那时借调在文化部音舞室音乐组?穴
在那个突然的电话把他逝世的消息传递给我的刹那间,我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会是真的!因为近几年来,眼看着这一辈支撑着共和国歌曲艺术大厦的作曲家们,密集地一个个离我们而远去,我的心灵变得十分脆弱。他们可是戎装上落满了战争的烟尘、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热血的一代呀!而今天,继生茂、石夫、瞿希贤、时乐濛之后,一辈子执守于自己的职业、不知为多少歌曲作者的成长与作品的问世默默无闻、呕心沥血的我们的田社长,也真地就这么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