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资金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筹措、使用、调节、盘活企业资金,使资金在市场经济中保值、增值、顺畅循环并对其加强管理,已成为我们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 资金管理 对策
一、资金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企業不能盲目、无节制的乱用资金,一定要对资金的使用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并严格地按照所做的规划认真执行。首先,企业资金的留存量应保持到一个适当的范围,不要留存过量的资金,过量的留存资金会减少投资的机会,也是资源的浪费。而反之,持有资金的数量太少也不利于企业周转,如有很好的机会,由于资金的原因与之失之交臂,无形之间也是一种损失。所以说,在资金持有的这个量上一个要把握好。同时,企业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优化资金管理,以保证资金健康运转。
(二)有助于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目前,加强资金管理对规范企业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但还存在着一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其经济效益下滑,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在一些企业里出现了财务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如贪污公款、挪用企业资金的情况。因为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就必需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助于资金的管理,使资金在各个环节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其正规化,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资金管理是扩大资金规模的有效途径。现有的资产管理有两大问题,除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外,就是资产的重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加快资产积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机会在不断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明显的显现出来。良好的资金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还有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管理者需加强资金管理意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士所认识,一些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加大了力气,并且高度的重视,并且取得了成效,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还存在一些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存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够以及现金流量观不强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企业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还不够完善。目前有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就很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对于有些企业虽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价值,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财务资金管理信息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准确、不真实、不透明的状况。由于受自身利益的影响,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导致高层决策者很难获取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出现了提供虚假信息、截留信息的情况,使得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无法真实有效地了解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据了解,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科学决策以及社会监督的效果。
(三)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目前多数企业为结算不光只设立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设置三四个银行账户,而每个账户上都留存一些资金,这些资金都处于了闲置的状态,如合理的利用起来,也将会获得一定的收益。另外,缺乏对货币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活动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量得到满足后,多余的部分货币资金往往闲置起来.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去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浪费。对应付款项的支付往往被动应付,货币需要量不足时就借款解决或拖欠。
(四)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相当多的企业大都是依靠经营目标、任期目标来笼统地进行企业规划,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目标一旦制定,实施是关键。如果实施不到位,预算管理将成为形式化的东西,浪费精力却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与完善资金管理的对策
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可置疑的,它是保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抓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若要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是关键。坚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好企业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发现未达账要及时入账,对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及近期收支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资金管理保证体系。企业的资金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要起纽带作用,不能唱独角戏。因为企业的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只有各方面共同参加,齐抓共管,才能消除阻隔,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另外,对于筹集的资金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切不能集中起来投放于单纯一个项目上,由于投资的项目也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失败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损失不可衡量。所以说,企业有必要采用合理的风险分散策略,多个项目进行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最后一点,在资金运行方面,企业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具备健康的财务运行秩序,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降低风险产生的机率。
(二)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优化配置资金。企业可支配资金的数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企业应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把筹集到的可支配资金有效地组合起来,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结构,储备资金与生产资金结构,存货资金和速动资产结构等。同时,确定各项结构资金计划额度,并将其分解下达到有关单位,以求最小的资金消耗和占用,实现最大的资金收益。
(三)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将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首先,应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户,并撤销企业所属各单位在外部银行的开户,实行统一管理。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对闲散资金合理的安排使用,加速资金的周转,有效的利用。其次,要明确现金流量在资金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现金流量作为控制重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于公司现金流量的监控。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这才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推行预算管理制度,并有效的执行,对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预算目标一旦制定,实施是关键。如果实施不到位,预算管理将成为形式化的东西,浪费精力却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必须由上而下地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保证其顺利实施。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并且尽可能的亲力亲为。财务部门也必须发挥其重要职责,认真制定生产经营目标及预算编制方案,协调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
(五)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通过负债可为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但企业负债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发生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所以负债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企业不要把负债作为筹资的推一法宝,而应把资金来源的重点放在货款回收上,确保自有资金来源。经常分析往来账账龄,对拖欠时间较长的欠款,组织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清欠队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的清欠工作,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同时减少坏账损失。
(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财会人员的素质,决定资金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上予以提高,要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资金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资金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对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一定要重视起来,避免或减少问题的产生,保证资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少东.关于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6期
[2]何淑慧.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08期
[3]赵凤军.资金核算与管理实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2,01
关键词:企业 资金管理 对策
一、资金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企業不能盲目、无节制的乱用资金,一定要对资金的使用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并严格地按照所做的规划认真执行。首先,企业资金的留存量应保持到一个适当的范围,不要留存过量的资金,过量的留存资金会减少投资的机会,也是资源的浪费。而反之,持有资金的数量太少也不利于企业周转,如有很好的机会,由于资金的原因与之失之交臂,无形之间也是一种损失。所以说,在资金持有的这个量上一个要把握好。同时,企业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优化资金管理,以保证资金健康运转。
(二)有助于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目前,加强资金管理对规范企业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但还存在着一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其经济效益下滑,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在一些企业里出现了财务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如贪污公款、挪用企业资金的情况。因为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就必需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助于资金的管理,使资金在各个环节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其正规化,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资金管理是扩大资金规模的有效途径。现有的资产管理有两大问题,除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外,就是资产的重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加快资产积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机会在不断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明显的显现出来。良好的资金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还有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管理者需加强资金管理意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士所认识,一些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加大了力气,并且高度的重视,并且取得了成效,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还存在一些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存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够以及现金流量观不强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企业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还不够完善。目前有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就很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对于有些企业虽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价值,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财务资金管理信息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准确、不真实、不透明的状况。由于受自身利益的影响,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导致高层决策者很难获取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出现了提供虚假信息、截留信息的情况,使得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无法真实有效地了解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据了解,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科学决策以及社会监督的效果。
(三)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目前多数企业为结算不光只设立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设置三四个银行账户,而每个账户上都留存一些资金,这些资金都处于了闲置的状态,如合理的利用起来,也将会获得一定的收益。另外,缺乏对货币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活动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量得到满足后,多余的部分货币资金往往闲置起来.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去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浪费。对应付款项的支付往往被动应付,货币需要量不足时就借款解决或拖欠。
(四)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相当多的企业大都是依靠经营目标、任期目标来笼统地进行企业规划,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目标一旦制定,实施是关键。如果实施不到位,预算管理将成为形式化的东西,浪费精力却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与完善资金管理的对策
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可置疑的,它是保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抓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若要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是关键。坚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好企业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发现未达账要及时入账,对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及近期收支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资金管理保证体系。企业的资金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要起纽带作用,不能唱独角戏。因为企业的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只有各方面共同参加,齐抓共管,才能消除阻隔,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另外,对于筹集的资金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切不能集中起来投放于单纯一个项目上,由于投资的项目也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失败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损失不可衡量。所以说,企业有必要采用合理的风险分散策略,多个项目进行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最后一点,在资金运行方面,企业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具备健康的财务运行秩序,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降低风险产生的机率。
(二)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优化配置资金。企业可支配资金的数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企业应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把筹集到的可支配资金有效地组合起来,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结构,储备资金与生产资金结构,存货资金和速动资产结构等。同时,确定各项结构资金计划额度,并将其分解下达到有关单位,以求最小的资金消耗和占用,实现最大的资金收益。
(三)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将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首先,应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户,并撤销企业所属各单位在外部银行的开户,实行统一管理。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对闲散资金合理的安排使用,加速资金的周转,有效的利用。其次,要明确现金流量在资金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现金流量作为控制重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于公司现金流量的监控。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这才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推行预算管理制度,并有效的执行,对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预算目标一旦制定,实施是关键。如果实施不到位,预算管理将成为形式化的东西,浪费精力却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必须由上而下地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保证其顺利实施。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并且尽可能的亲力亲为。财务部门也必须发挥其重要职责,认真制定生产经营目标及预算编制方案,协调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
(五)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通过负债可为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但企业负债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发生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所以负债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企业不要把负债作为筹资的推一法宝,而应把资金来源的重点放在货款回收上,确保自有资金来源。经常分析往来账账龄,对拖欠时间较长的欠款,组织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清欠队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的清欠工作,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同时减少坏账损失。
(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财会人员的素质,决定资金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上予以提高,要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资金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资金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对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一定要重视起来,避免或减少问题的产生,保证资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少东.关于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6期
[2]何淑慧.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08期
[3]赵凤军.资金核算与管理实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