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团求破“政冷”坚冰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关系重新退回“民间外交”,并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
  
  一周前结束的日中友好七团体负责人访华,曾被许多人寄望为“破冰之旅”。有的日本媒体甚至认为,此次七团体访华将有望成为今后日中关系乃至“东亚和解”的风向标。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会馆这七团体中,担任会长的有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日本前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等。
  早在2005年底,中日双方曾就日本友好团体访华事宜进行过交流,但仅停留在意向阶段,直到今年2月中日友协副会长井顿泉访日,在东京拜会了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桥本龙太郎等人,双方才达成原则协议。
  担任七团体访华协调工作的日中友协事务局长高野仓和透露,在接到井副会长的正式邀请后,日中友协便开始着手准备。日中友协首先召集七团体负责人倾听意见,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最终根据日程安排将访华日期选定在3月底至4月初,并一致推荐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为访华团团长。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初提出的会谈日程与桥本龙太郎访问墨西哥的时间相冲突。获知这一消息后,中方马上作出变更。这位消息人士认为,这种少有先例的举动说明中国真心希望改善中日关系。
  访华团成员、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说,中方向日本友好团体发出访华邀请,说明中方已对当前的中日关系感到相当忧虑。过去,每逢重要历史时期日中友好团体都要举行类似活动,但像此次七个友好团体的会长联合组团访华尚属首次。
  中田强调说,此次访华其实也反映出日本经济界的普遍共识,他们认为当前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已经阻碍了双边的经济交往,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善,两国国民之间的友好感情更需进一步加强。
  
  春暖花开时节的会面
  
  3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七团体领导人的会见准时举行。这是胡锦涛自去年5月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和公明党干事长冬柴铁三近一年以来,首次在北京会见日方政界人士。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胡锦涛满面微笑地迎接代表团的到来,与所有成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胡锦涛说:“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见到日本友人,我感到非常高兴。”
  在长达1小时45分钟的会见中,胡锦涛首度表态说,只要日本领导人明确做出不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决断,他愿意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与日本领导人进行会晤和对话。事后,胡锦涛的此番讲话被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是中国向“后小泉时代”的日本政权发出的积极信息。
  “我曾多次强调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对历史负责,就是要尊重历史事实,汲取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对人民负责,就是要始终把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人民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作为发展中日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未来负责,就是要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共同开创两国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的美好未来。”胡锦涛说。
  在与胡锦涛会见前,桥本龙太郎曾表示,要克服当前两国关系的困难和国民感情的恶化,最重要的是双方应遵守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用面向未来的姿态发展日中关系。在会见中,桥本龙太郎对胡锦涛承诺,日中关系对双方都极为重要,作为民间友好团体,日本友好七团体将坚持日中友好,继续为推进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努力,是为了21世纪中日两国间的繁荣,更是亚洲和平与发展赋予中日两国人民的重任。”桥本龙太郎说。
  
  “后小泉时代”中日关系阴晴未定
  
  有观察人士指出,在胡锦涛会见七团体领导人一行时的讲话中,除了表达对“在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困难的情况下”由民间友好团体出面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期待外,并未过多涉及历史问题的具体细节。不难看出,中国领导人确有希望以对话形式走出历史死结,谋求中日关系解套的积极姿态。
  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外务省特意选择在七团体负责人起程访华前一天发布一项民调,显示高达77.9%的日本人认为“应该改善日中关系”。几乎与此同时,《产经新闻》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也显示,52%的日本人不赞成下届首相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他们认为日本政府应该注意倾听他国的声音。
  在中日民间友好团体的大型座谈会上,日方发言代表均多次提及“国民感情”、日本人的“对华感情”等字眼。
  “所以在现阶段‘以民促官’,以民间交往推动官方互动,‘以经促政’,以经济合作推动政治互信,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说。
  周永生表示,中日关系在经历了“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时期之后,因某种原因而不得不重新退回到“民间外交”道路的状况,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应视为对两国关系基础再确认之后的一次重新出发。
  然而,小泉本人对于中方呼声的反应以及日本媒体对于七团体访华的尖刻报道,使得目前中日关系的前景仍然阴晴难辨。
  小泉3月31日晚间就胡锦涛与桥本龙太郎会谈时的讲话表达不满:“如果因为参拜靖国神社就拒绝首脑会谈,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对日本友好七团体的中国之行,日本媒体的评论更是话中带刺。《读卖新闻》4月1日的文章以《日中首脑会谈遥遥无期》为题,批评桥本龙太郎对中国领导人的讲话没有进行反驳,称自民党内对桥本这种姿态持否定态度。《产经新闻》的架势似乎更足,它在2日的头版刊登文章《被拉拢的友好七团体》,称中国想利用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的七团体搞“对日宣传战”。
  “基于日本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分析,‘后小泉’时代很可能‘比小泉还小泉’,中国应该学会与一个强硬的日本打交道。”周永生说。
其他文献
所谓“产业再生”,不止是减少债务,更是努力寻找和认真确认在严峻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究竟哪些素质的企业才有较长时间的生存能力  帮助濒危企业再生、化解金融不良债权,为什么多次日本政府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而“日本产业再生机构”却卓有成效呢?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采访,对“金手指”的成功秘诀进行了解读。    “应急手术”:减少“债主”    由于经济长期不景气和股市低迷,日本许多企业背负了重重债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校育人环境;潜剖面分析  一、问题提出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形成连结,共同承担儿童教育责任的过程。大量实证研究也发现,高质量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1],提高社交和情绪能力[2],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并减少行为问题[3],而且还有助于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育公平[4]。党和国家强调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政府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多种措施
摘要:国外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表明,STEM教育对于推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外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STEM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支持来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促进STEM跨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该文首先对STEM教育的内涵、形成阶段与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在阐释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教育人工智智能技术对
开发商更关注的是新的游戏规则之下,接下去应该怎么玩  多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后,土地增值税2007年1月终于正式走向政策前台。  早在2004年底,上海几个区开始预征1%的土地增值税,熟悉1994年这部税法起草前后内情的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曾惊讶地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土地增值税要征的话,房地产就暴跌了,那是惊天动地的大崩溃啊!”并再三劝记者核实情况,否则“要闯祸的”。  到2007年2月
关键词: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自适应系统;社会化学习  访谈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10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表的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指出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包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主自动化与人机合作。个性化学习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高级阶段的表现,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个性化学习进行了重塑和再造。您如何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
众望所归,建设和谐社会是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核心议题。然而,两会如何通过公共辩论议程,促使政府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推动社会和谐,亦须慎思。  早在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事实上,实现和
高考数学中的压轴题,是高三数学教师和优秀学生备考的关键,压轴题的成败得失,对优秀学生而言,事关人生理想的实现,对高三备考教师来说,事关能否培养出尖子生.所以,每年高考数学中的压轴题,都备受师生关注.高考数学中的壓轴题,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有挑战的.因此,高三数学备考,压轴题的思路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了.然而,命题者提供的压轴题的参考答案,往往出乎好多备考师生的预料,从一线备考师生的角
从2007年石油总体供应情况看,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已成定局  2007年,国际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将继续好转,油价总体较2006年会有所回落,但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油价仍有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  受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18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跌至2005年5月以来新低。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50.48美元,盘中一度下跌至49.90美元。预
中国政府不顾战后经济困难,三年中花费巨资遣返1051047名日侨俘    发生在60年前的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是抗战胜利后中美、国共合作处理战后问题的一次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由于中美冷战时期的不协调关系和台海两岸的长期非正常状态,这段历史很少有人问津,一些珍贵资料尚在尘封,相关历史遗迹正在消逝,许多当事人亦已作古,故对葫芦岛日侨遣返历史进行抢救性研究
“暑假是对许多家庭的挑战,因为它往往是教育的一个最薄弱环节”    9月,秋风乍起,天空飘落着细密的雨丝。下午3点,上海普陀区一所小学的门口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色彩斑斓的雨伞热闹地相互碰撞着。当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出校门,总有年轻的父母或白发苍苍的祖父母接过他们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对他们而言,9月开学意味着生活又回到了常态。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恼人的暑假也终于过去了。  不知从何时起,中小学生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