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
【机 构】
:
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其他文献
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历史悠久,功绩卓著,曾在国内创造了数个第一:放射科最早建立博士点(1981年);最早建立介入病房(1991年),床位数最多;最早引进CT、电子束CT和MRI的单位之一;最早开展超声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1958年);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儿童和成人MG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最及其表达Foxp3和CTLA-4的情况.结果 儿童MG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但其表达Foxp3水平反而大大低于对照组,成人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MG患者外周血CD4+CIY25+调节
目的 分析缬更昔洛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l至7月行HSCT的19例移植后CMV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移植后应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定期进行病毒DNA监测,CMV-DNA阳性,定量>6.0×102拷贝/ml的患者应用缬更昔洛韦900 mg 2次/d诱导治疗14 d,然后900 mg 1次/d维持治疗14 d.结果 H
医学科学应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科学,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卫生事业、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投资.国家有关高等医学教育投资政策,决定影响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阴性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至1997年病理确诊的乳腺癌690例,年龄27~86(52±12)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27例,占所有病例18.41%.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亲
患者女,66岁.胸闷、心悸、尿黄2个月加重10 d于2000年9月21日入院.2个月前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一种直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改善对化疗无效的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提高其生活质量,但临床中约50%的患者存在西妥昔单抗治疗无效。
患者男,51岁,因下腹部疼痛伴间断性腹胀4个月余,于2008年7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隐痛,进食较硬食物或进食量稍大时即感腹部饱胀不适。
目的 探讨候选抑癌基因凹陷蛋白(Caveolin)-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123例HCC标本以及MHCC-97L和MHCC-97H肝癌细胞株进行实时荧光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aveolin-1 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性间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明显下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