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
提名理由
珠穆朗玛峰是人类体验自我存在、体验人与自然关系的极限场景,是检验人类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神圣考场。2012年正值地大60年华诞,在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纪录”—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教师(董范);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登顶当天,正在武汉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恰好回到地大母校,他祝贺地大登顶成功,并称赞登山队“不畏艰苦和挫折”的优良传统。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登山队采用自主攀登方式,从物资的准备、运输到营地的修建等,都自主完成。整个团队分工协作,配合默契。
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雄踞地球之巅,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第三女神。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武汉人与“女神”的首度约会。与此同时,地大登山队也成为了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
撂狠话终获通行证
2012年适逢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作为校庆的重头戏,攀登珠峰活动从2008年就开始策划,然而起初的进展却并不顺利。
由于大学生登山活动山难频发,从2002年起相关部门就中止了大学生攀登珠峰的尝试。审批立项成为地大登山队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作为地大登山队的主心骨,董范教授三上北京、两进西藏,竭力游说。迟迟不见答复,他甚至撂下了这样的“狠话”:如果西藏自治区不批准我们从北坡攀登珠峰,那我就带着队伍到南坡的尼泊尔去登!终于,执着的信念为地大登山队赢得了通行证,2009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立项,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也大开绿灯。
攀登珠峰活动获批的背后,还有着这样的背景:历年来中国登山协会的骨干,大多由地大走出,该校因此被称为中国登山界的“黄埔军校”;在地大组织的所有登山活动中,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适应训练多灾多难
2012年3月19日,地大珠峰登山队在武汉壮行,珠峰攀登正式拉开大幕。
登山队由29人组成,其中地大师生26人,武汉市民代表两人,长江日报记者一人。时任地大体育部副主任的董范,特意将自己的在读研究生次落由北京请回,担任登山队队长。作为中国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生,1974年出生的次落已经是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副部长、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在业内享有盛名。
地大登山队采用了自主攀登的方式,从物资的准备、运输到营地的修建等,都自主完成。在登山的同时,还承担多项与地大特色相关的科考任务。
按照计划,在最终冲顶之前,登山队于拉萨及珠峰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准备。然而这一过程中却是状况频发,堪称多灾多难……
到拉萨训练不久,队内即出现大面积的高原反应,最多一天有七人同赴医院治疗;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刚刚建成,就遭遇到大风夜袭,帐蓬均被吹烂;更有甚者,运输队先后两次向高海拔营地运送物资,都被强风吹回……
临机决断齐头并进
某种程度而言,登山属靠天吃饭,珠峰攀登尤甚。价格高达3000元一天的天气预报显示,5月16日、17日、18日珠峰地区将出现难得的好天气。若错过这一时间窗口,登顶基本无望。然而此前,地大珠峰登山队的物资运输两度受阻于大风。粮草未行,兵马如何动得?
5月15日晚,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登山队突击队召开紧急会议,总指挥董范、队长次落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运输队与突击队一前一后,同时向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击营地进发。为配合这一登山史上前所未见的动作,原计划的八名登顶队员压缩为四名,以减轻运输压力,最大程度降低危险系数。
51岁的董范、24岁的陈晨、24岁的德庆欧珠、25岁的次仁旦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徒四人组成突击队。其中前两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属首次冲顶;后两位是珠峰脚下的西藏定日县人,就读地大之前已有数次登顶珠峰的经历。
遭遇抢跑石块砸头
5月16日,运输队、突击队先后由前进营地出发,经过7028营地、7790营地,于18日下午抵达突击营地。这里就是攻顶的出发之地。
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至海拔8844.43米的峰顶,著名的三大台阶横亘途中,乃珠峰攀登最危险的段落。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最主要的保护设施只是一根手指粗细的路绳。
“地形相当陡峭。虽然有保护,但一摔就是两米多。很危险。”董范说,“而且山上的风很大,连杯口粗的帐篷杆都能被吹成弧形。”在这一路段中,还有不少多年遗留的遇难山友的遗体,对登山者心理上的冲击很大。
由于珠峰地区午后时常变天,为确保返程的安全,登山者必须于凌晨时分出发。但是人多路窄,近10支各国登山队伍云集突击营地,谁先谁后也是一个问题。
“后来大家商定,排出了一个次序。我们本来在第三位出发,没想到有人‘抢跑’,偷偷地提前上路。最终出发时我们落到了倒数第二。”董老师如是说:“不过我们的速度很快,一路赶超多支外国队,从最终结果来看,还算是偏早偏快的队伍。”
往峰顶的路连羊肠小道都算不上,有时候登山靴底的冰爪都不能完全踩稳。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往上走,时常会有危险发生。其中落石就是常见的状况。
“前面的人踩落了石块,正好砸到了我的头上,根本连躲的机会都没有。幸好当时把羽绒服的帽子也戴着,才没有受伤。”董老师感慨,“之后就往上喊:踩落了石头一定叫一声。”
不分信仰,人同此心
19日凌晨1时15分,突击队由突击营地出发,向峰顶挺进。随后,在李致新的带领下,留守大本营的十多位队员按照当地习俗举行祈福仪式。两位来自绒布寺的喇嘛念着经文,大家环绕周围,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此时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人同此心。
而后,冒着凛冽的寒风,大家在营地旁的山坡上煨桑。松柏枝焚起的霭霭烟雾,向天地诸神传达着美好的祝福:愿珠峰上所有的山友,顺利,平安!
最终,经过七个小时的努力,8时16分突击队员成功登顶。
提名理由
珠穆朗玛峰是人类体验自我存在、体验人与自然关系的极限场景,是检验人类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神圣考场。2012年正值地大60年华诞,在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纪录”—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教师(董范);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登顶当天,正在武汉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恰好回到地大母校,他祝贺地大登顶成功,并称赞登山队“不畏艰苦和挫折”的优良传统。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登山队采用自主攀登方式,从物资的准备、运输到营地的修建等,都自主完成。整个团队分工协作,配合默契。
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雄踞地球之巅,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第三女神。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武汉人与“女神”的首度约会。与此同时,地大登山队也成为了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
撂狠话终获通行证
2012年适逢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作为校庆的重头戏,攀登珠峰活动从2008年就开始策划,然而起初的进展却并不顺利。
由于大学生登山活动山难频发,从2002年起相关部门就中止了大学生攀登珠峰的尝试。审批立项成为地大登山队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作为地大登山队的主心骨,董范教授三上北京、两进西藏,竭力游说。迟迟不见答复,他甚至撂下了这样的“狠话”:如果西藏自治区不批准我们从北坡攀登珠峰,那我就带着队伍到南坡的尼泊尔去登!终于,执着的信念为地大登山队赢得了通行证,2009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立项,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也大开绿灯。
攀登珠峰活动获批的背后,还有着这样的背景:历年来中国登山协会的骨干,大多由地大走出,该校因此被称为中国登山界的“黄埔军校”;在地大组织的所有登山活动中,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适应训练多灾多难
2012年3月19日,地大珠峰登山队在武汉壮行,珠峰攀登正式拉开大幕。
登山队由29人组成,其中地大师生26人,武汉市民代表两人,长江日报记者一人。时任地大体育部副主任的董范,特意将自己的在读研究生次落由北京请回,担任登山队队长。作为中国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生,1974年出生的次落已经是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副部长、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在业内享有盛名。
地大登山队采用了自主攀登的方式,从物资的准备、运输到营地的修建等,都自主完成。在登山的同时,还承担多项与地大特色相关的科考任务。
按照计划,在最终冲顶之前,登山队于拉萨及珠峰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准备。然而这一过程中却是状况频发,堪称多灾多难……
到拉萨训练不久,队内即出现大面积的高原反应,最多一天有七人同赴医院治疗;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刚刚建成,就遭遇到大风夜袭,帐蓬均被吹烂;更有甚者,运输队先后两次向高海拔营地运送物资,都被强风吹回……
临机决断齐头并进
某种程度而言,登山属靠天吃饭,珠峰攀登尤甚。价格高达3000元一天的天气预报显示,5月16日、17日、18日珠峰地区将出现难得的好天气。若错过这一时间窗口,登顶基本无望。然而此前,地大珠峰登山队的物资运输两度受阻于大风。粮草未行,兵马如何动得?
5月15日晚,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登山队突击队召开紧急会议,总指挥董范、队长次落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运输队与突击队一前一后,同时向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击营地进发。为配合这一登山史上前所未见的动作,原计划的八名登顶队员压缩为四名,以减轻运输压力,最大程度降低危险系数。
51岁的董范、24岁的陈晨、24岁的德庆欧珠、25岁的次仁旦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徒四人组成突击队。其中前两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属首次冲顶;后两位是珠峰脚下的西藏定日县人,就读地大之前已有数次登顶珠峰的经历。
遭遇抢跑石块砸头
5月16日,运输队、突击队先后由前进营地出发,经过7028营地、7790营地,于18日下午抵达突击营地。这里就是攻顶的出发之地。
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至海拔8844.43米的峰顶,著名的三大台阶横亘途中,乃珠峰攀登最危险的段落。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最主要的保护设施只是一根手指粗细的路绳。
“地形相当陡峭。虽然有保护,但一摔就是两米多。很危险。”董范说,“而且山上的风很大,连杯口粗的帐篷杆都能被吹成弧形。”在这一路段中,还有不少多年遗留的遇难山友的遗体,对登山者心理上的冲击很大。
由于珠峰地区午后时常变天,为确保返程的安全,登山者必须于凌晨时分出发。但是人多路窄,近10支各国登山队伍云集突击营地,谁先谁后也是一个问题。
“后来大家商定,排出了一个次序。我们本来在第三位出发,没想到有人‘抢跑’,偷偷地提前上路。最终出发时我们落到了倒数第二。”董老师如是说:“不过我们的速度很快,一路赶超多支外国队,从最终结果来看,还算是偏早偏快的队伍。”
往峰顶的路连羊肠小道都算不上,有时候登山靴底的冰爪都不能完全踩稳。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往上走,时常会有危险发生。其中落石就是常见的状况。
“前面的人踩落了石块,正好砸到了我的头上,根本连躲的机会都没有。幸好当时把羽绒服的帽子也戴着,才没有受伤。”董老师感慨,“之后就往上喊:踩落了石头一定叫一声。”
不分信仰,人同此心
19日凌晨1时15分,突击队由突击营地出发,向峰顶挺进。随后,在李致新的带领下,留守大本营的十多位队员按照当地习俗举行祈福仪式。两位来自绒布寺的喇嘛念着经文,大家环绕周围,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此时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人同此心。
而后,冒着凛冽的寒风,大家在营地旁的山坡上煨桑。松柏枝焚起的霭霭烟雾,向天地诸神传达着美好的祝福:愿珠峰上所有的山友,顺利,平安!
最终,经过七个小时的努力,8时16分突击队员成功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