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生命奇迹的背后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这样一个“智利奇迹”,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对33位矿工幸运获救的欢呼,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事件应有所反思。
  
  10月1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智利圣何塞铜矿的抢救现场。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被困69个日日夜夜的智利矿工从700米深地底重返地面,创造了一例令世人感悟的生命救援奇迹。
  这个奇迹,仿佛一个现代童话,引起全球受眾的极大兴趣。中国同样是个地质灾害频仍、矿难多发的国家。从这次史上最难最久的矿难救援范例上,我们可以分享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其一,完备的矿业安全法规,促使矿主注重生命安全。
  智利的矿业安全法规定,矿井内必须保证配备几项基本的安全条件和措施:首先是从作业区通往地上安全地带的逃生通道;第二,作业区内相隔一定距离配备井梯,以方便逃离事故地点;第三是地下式矿井内部的紧急避难所,最低限度必须备足48小时内生存的物资。
  智利矿山安全法规还规定,矿井内必须保证每10人能有一个卫生间,每50人能有一个提供洁净饮用水的设备,每15人能有一间浴室,有全天候可供10人共用的热水。地下式矿井下必须保证有2条时刻畅通的通信线路,矿井内必须保证每人每分钟有3立方米以上新鲜空气,通风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5米至150米。
  这些带有前瞻性的法规,为矿工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对比我国矿下管理,别说要求井下有热水浴室,拥有避难所卫生间都难以普遍做到。有些小矿主置入的生命安全而不顾,成天想到的只是少投入多赚钱而已。
  其二,人性化的设计,为被困矿工提供了生存空间。
  此次智利圣何塞铜矿严重塌方事故发生在8月5日,直到8月22日矿工们才与地面取得联系,漫长的17天里,33人依旧平安无事。他们靠什么得以生存?是井下留下的带有人性化的空间也。
  圣何塞铜矿在井下辟建的避难所,被认为是守护矿工生命的第一道屏障。造价仅仅为53万元人民币的并下紧急避难所在此次救援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避难所里除为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和空气流通等条件外,还提供了温度调节、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保障。矿工们在最初的17天里,依靠每人每48小时吃两汤勺罐头鱼、半片饼干和半杯牛奶支撑到地面上首批救援物资到达。而在内蒙古乌海透水事故中支撑13名矿工生命的只有污水和自己的小便,在创造了115名矿工生还纪录的王家岭矿难中维持被困矿工生命的是纸箱和煤渣。
  可以说,正是避难所让33名矿工有了逃出生天的机会。
  其三,科技手段,成就了生命救援行动的圆满。
  要成功救下在深井下被困69天的矿工,并非易事,如方法不当,什么意外的情况都可能发生。智利政府为使救援万无一失,一方面指导井下被困人员以科学方法保持体能,另一方面组织救援行动科技攻关。10月9日上午,经过33天夜以继日的挖掘,“计划B”率先完成了全程隧道的挖掘,一条620多米的生命隧道诞生。紧接着,救援方完成了对该隧道接近地面55米的内壁加固工作,以减小升井过程中碎石掉下阻碍升井的风险。智利海军经过科学攻关设计研制出了被称为“胶囊”的搭载舱“凤凰1号”;中国上海的履带起重装置也被引进智利。一切准备就绪,救援人员通过在救援隧道内进行救人搭载舱试验,证明了“胶囊”可以成功下放和回收,才最终付诸救援行动。正是这系列相当科学的技术手段,才保证了救援行动的万无一失。
  其四、人性关怀,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
  智利矿难救援中反映出智利上下认同一个理念——尊重生命,即使倾全国之力救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救援最初无法确定被因人员是否还活着,但人们没有放弃,最终打通了井下通道。
  矿难发生后,智利总统皮涅拉立即中断了对南美邻国的访问,赶赴现场指导。在确定了正式营救时间表后,智利总统夫人提前几目前往铜矿救援现场,陪伴矿工家属一同等待营救工作的开始。智利卫生部长马纳利奇亲自督阵,组织了一批包括心理学家、医护人员、营养师、技术人员甚至宇航员以及潜水学校的负责人等国内外专家在现场作业,为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为受困矿工提供全方位咨询。救援专家向井下矿工发出建议,在井下分隔出“餐区”、“运动区”、“工作区”以及如厕和睡觉的“生活区”,利用“白兰鸽”输送的物资组织“歌咏比赛”“棋牌比赛”或者玩电子游戏来放松身心,静待救援。矿工家属们在铜矿前建起了“希望营地”,每晚点燃篝火,为亲人祈祷。家属们还通过信函、照片和电话,为受国矿工们送去鼓励……所有这些人性关怀之举,使得被困深井下的矿工们始终充满信心,最终重返地面,且健康快乐。
  这次救援行动,结局颇为圆满。因其被困时间最长、被因深度最深成为世界矿难史上的新纪录。数字无法表达这次矿难带给智利乃至全球的感动与惊叹,但是它足以让矿难频发的中国看到差距。
  尽管中国也曾创造过王家岭煤矿事故矿工获救的奇迹,但与之相比,在某些方面显然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这样一个“智利奇迹”,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对33位矿工幸运获救的欢呼,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事件应有反思,从智利这次矿难营救中借鉴经验,来完备日后的灾难救援。
其他文献
国企不必退出竞争性领域    近来,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言论甚嚣尘上,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存在是“与民争利”。何为“民”?是指人民吗?这是在混淆视听,因为通常所谓的民营,实际是私营,所以这里的“民”实指“私”,应该讲,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资本的归谁所有没有关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并不是说一定要让私营企业盈利而要国有企业亏损,更何况国有企业的
期刊
声音    “中央企业在刚刚过去一年里利润超过一万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样的转变?  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在应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环境恶劣的挑战中,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是正确的。这个数字也意味着我们两千多万工作在国资监管战线和央企的职工,他们的拼搏奋战、开拓创造、付出的汗水,得到了丰硕的成果。这个数字还意味着我们广大的股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2011年1
期刊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的老板,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老板。如何在这种现实里找到自己的出路,成为老板身边不可或缺的左右臂膀呢?“世界第一助理”罗塞娜博得斯基在她的新書《支撑:做副手的智慧》中就讲述了自己为“世界第一CEO”、通用公司的杰克韦尔奇做助手14年中的各种经历、体验和心得。  杰克韦尔奇入主通用电气起的20年间,将通用电气的排名从世界第十提升到第一,这背后少不了罗塞娜博得斯基的功劳。罗塞娜博得斯
期刊
编者按:司马南先生的《民主胡同40条》连载第四期刊出之时,正逢中國共产党诞生90周年。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地位?怎样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怎样改善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司马南先生对此给出了独有的有创造性的解释。连载的前三期,侧重讲的是恢复民主的本来面目。本期以及接下来的连载,侧重讲的是中国的民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一系列话题。欢迎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北京民主胡同2条
期刊
2011年1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310.1亿元,同比增长23%;已上交税费总额1827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净利润705.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利96.2亿元,增长25.6%。中央企业2010年度对外捐赠累计超过41亿元  根据中央企业对外捐赠季报统计,2010年1~12月有110家中央企业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支出总金额为41
期刊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国企》:大唐电信集团是在克服各种困难之后才取得TD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成就。如果其他的企业要来走这一条创新路,您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经验吗?  真才基:我们的创新可以称之为系统性创新。我们在移动通信这样一个高科技领域,围绕一个庞大的通信系统,积累到数千项专利,专利转换率达到85%以上,带动了从系统设备到手机芯片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与集成电路产业的良性互动,应该说在企业自身得
期刊
国务院国资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推动中央企业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12家中央企业承办了6个企业馆,占本届世博会企业馆总数的1/3;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中央企业加盟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占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总数的46%;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中央企业成为上海世博会赞助商。此外,还有10余家中央企业直接参与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交通运输、能源保障、
期刊
薪酬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一些困惑。目前中央企业的薪酬,一把手主要负责人平均是税前58万元,我个人感觉是不高的。外面传的很多天价年薪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管得比较死。  我有一个感到困惑的问题,这几年研究国有企业薪酬问题,我们也研究其他国家的薪酬(因为要市场化,我们也研究一些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我发现虽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薪酬文化的差异很大。比如说像
期刊
中国在出口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并非主要源自本币低估,更重要的是劳工工资水平过低。因此,纠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更有效的政策是提高劳工工资水平而非本币升值。    最近,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美国声称,人民币汇率估值过低使中国获得了不当竞争优势。加剧了美国贸易逆差及失业率上升。为此,美国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否则将把中国定性为“为谋取不公平竞争优势而操纵其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难
期刊
跨国粮商冲击之下的国企使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  多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成功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但长期仍然仅靠有限的土地、稀缺的水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农业技术来供养国民,今后中国的粮食供求必将难以保持平衡。何况,近年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