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向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艺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适应新要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素描教学 创造性思维 构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Sketch,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Sketch Teaching of Art Design in New Times
CHEN Shengli
(College of Modern Art,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In current society,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of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 large demand for design professionals,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art training model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art based teaching reform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important part to foster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Key words drawing instruction; creative thinking; composition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艺术设计院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布全国各地。设计教育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何确立完善的设计教学体系,如何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能否在量与质两方面加以保证,成为大家的关注重点,哪一所院校能够率先把艺术教育的结构内容做一个专题加以深入研究,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艺术教育领域,素描教学改革曾是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学术话题,方方面面无所不及。然而,随着时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往日的争论正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平静下来,形成多元并存、多元并进的新局面。回过头来再看素描,以客观求是的目光和心态重新审视它,无疑对当前素描教学的改进和深化起到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素描教学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传统素描只停留于对物象作客观记录与描绘的训练。在素描教学方法上,继续以这种再现性的、写实的、纯艺术、绘画性的素描观念指导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不科学的;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必须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建立强调主观性和表现性,跨学科的现代素描教学体系。
笔者有幸承担所在学院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任务,在吸取其他高校相应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院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有以下认识:
《素描》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学时为九十六课时。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该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系统的给学生安排规定学时内的课堂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按教学目地、教学要求和学习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行设置,包括素描、形式构成和表现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理解素描、形式构成和表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特性,让学生更全面、更正确地了解素描:通过素描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结构意识,准确表现形体结构及相互穿插关系;通过对画面要素组合的练习,引导学生树立秩序的美感;通过观念素描的练习,使学生具备由具象到抽象转化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意识。
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按照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环节安排。重点在于对素描造型基本功和形式构成基本要素的认识、理解和表现。难点在于能把逻辑思考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运用打散重构、异质同构等思维形式完成观念表现形式的主观素描作品。教学内容的基本架构如下:
1 素描
第一章 素描的概述
第一节 素描的定义
第二节 素描的种类
(一) 主观素描
(二)客观素描
第二章 透视
第三章 素描基础实践
第一节 写生
第二节 解析与重构
教学目的:了解形體的内在结构、形体之间的穿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结构意识。
教学内容:对形体的比例、解剖、透视知识的掌握。(把透视课融入教学);形体结构、光影规律的认识。
教具:这一阶段可先从石膏几何体转到静物,静物的选用从易到难,种类上突破传统,可以花卉、盆景、水管、电饭锅等日常用品为主。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比例、透视知识。
第2课题:形体结构。
第3课题:光影规律的初步认识。
图形创意的训练,对现有的图象素材加以结构分析,运用置换、拼接、对比、错位、融合、叠加、削减等方法重构画面。
2 形式构成
素描造型有赖于形式要素诸如线条、明暗、形状、体积、空间、质感等发挥,从微观上看,某种形式要素本身也可以产生出纯形式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应,但学习要点在于通过特定物象,反映一定内容与思想情绪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将这些彼此孤立的形式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调整和引导素描的形式要素,使其依靠自身特有的语言活力来强化主题,并引起强烈的视觉效应。
第一章 构图
第一节 画面中心
第二节 构图的形式法则
第二章 线条
第一节 线条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 线条的节奏表达
第三节 线条的空间表达
第三章 形体
第一节 形
(一)单形的节奏表达
(二)多形的节奏表达
第二节 体
(一)几何结构
(二)解剖结构
第四章 明暗
第一节 光影明暗
第二节 色彩明暗
教学目的:掌握形式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建立审美秩序感。有助于对“物”的认识和掌握,向“我”的表现进行转换。(建议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讲授)
教学内容:可分别从线条、明暗、形状、体积、空间、光影、质感等方面逐一研究和训练。可采用尼可莱德斯将触觉与视觉同步观察结合为特色的轮廓素描,及强调形象思维训练的爱德华兹的负形素描训练方法(也称右大脑素描)。
教具:这一阶段可选几何体、静物(如山水、树木)或民间风格的雕像等,静物摆放要有所突破(如吊、挂或采用阶梯式),视觉上求新颖、增强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比例、透视知识。
第2课题:形体结构。
第3课题:光影规律的初步认识。
3 表现
从学科的特点来看,艺术是最具有想象力也是最适合想象力的发挥,我们从达利、毕加索、马格里特等许多画家的“怪异”作品中可以读出艺术可以符合自然,也可以不符合自然而符合人的内心想法的信息,如果我们的素描教学在精心安排后,能增设一些想象训练的课程,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有助于学生摆脱对客观对象的依赖而充分自由地运用想象去描绘内心世界,这种状态使学习更接近于创作(设计),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4 综合性训练与专门性训练
第一章 技法表现
第一节 材料与肌理
第二节 技法
第二章 观念表现
第一节 观念表现的形式
(一)具象表现
(二)抽象表现
第二节 观念表现的方法
(一)同构
(二)矛盾空间
教学目的:加强学生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掌握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使学生具有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以及思维理念的形成。(1)缩短与设计专业课的距离并与其接轨。(2)利用素描探讨形象元素的整合规律,体验创造新形态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规律对形式语言表现手段作更深度的探讨。(3)经过对物的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培养学生从物的二维到三维的认识,培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教学内容:主要从思维模式和表现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将平面构成的课程内容融到设计素描教学中,通过图形创意的训练,对现有的图象素材加以结构分析,运用置换、拼接、对比、错位、融合、叠加、削减等方法重构画面;或通过以表换意、偶然性、抽象性等意象来表现;同时可以尝试将音乐、电影等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作为素描创作的题材来源,尝试用静态的时间性极强的视觉影像,结合与常规相悖的手法,尝试多种媒介材料、或自然肌理等拓宽素描表现的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1)技法表现练习。(2)材质媒介综合性设计素描。
第2课题:观念表现练习。
意象造型的训练及形状的联想(通过以表换意、偶然性、抽象性等意象来表现)。
新素描构成表现的教学思路不仅在于强调引导学生纵向深入研究物象的视觉本质,还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善于抽取物象原形的某一特质展开横向探索的能力,并能洞察诸环节之间的内、外在联系,是一系列造型能力的整合;有助于为学生日后专业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环节上把握了技术要素,并在原有的聚合思维训练基础上倡导发散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导入)训练。同时作为一种思维训练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解决一系列基础问题,也为将来从事专业设计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造型素质。其普遍意义在于:“培养并增强学生的 “设计意识”、对“造型元素”的本质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维性、多观性、多觉性、多象性”的造型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视觉经验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获得较大程度提高。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素描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造型的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表现技能。 这对于今后设计课程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大大突破了传统素描造型基础教学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局限,从而达到新构想素描造型教学的最终教学目的和宗旨:“通过新构想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自然,发现设计”。
参考文献
[1] [美]塞勒(Sale,T.)等著.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2.
[2]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1.
[3] 储婷.中央美术学院新锐实验教学丛书——设计造型基础-自行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6.
[4] [美]多德森.创意素描的诀窍.王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
关键词 素描教学 创造性思维 构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Sketch,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Sketch Teaching of Art Design in New Times
CHEN Shengli
(College of Modern Art,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In current society,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of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 large demand for design professionals,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art training model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art based teaching reform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important part to foster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Key words drawing instruction; creative thinking; composition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艺术设计院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布全国各地。设计教育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何确立完善的设计教学体系,如何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能否在量与质两方面加以保证,成为大家的关注重点,哪一所院校能够率先把艺术教育的结构内容做一个专题加以深入研究,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艺术教育领域,素描教学改革曾是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学术话题,方方面面无所不及。然而,随着时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往日的争论正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平静下来,形成多元并存、多元并进的新局面。回过头来再看素描,以客观求是的目光和心态重新审视它,无疑对当前素描教学的改进和深化起到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素描教学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传统素描只停留于对物象作客观记录与描绘的训练。在素描教学方法上,继续以这种再现性的、写实的、纯艺术、绘画性的素描观念指导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不科学的;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必须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建立强调主观性和表现性,跨学科的现代素描教学体系。
笔者有幸承担所在学院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任务,在吸取其他高校相应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院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有以下认识:
《素描》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学时为九十六课时。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该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系统的给学生安排规定学时内的课堂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按教学目地、教学要求和学习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行设置,包括素描、形式构成和表现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理解素描、形式构成和表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特性,让学生更全面、更正确地了解素描:通过素描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结构意识,准确表现形体结构及相互穿插关系;通过对画面要素组合的练习,引导学生树立秩序的美感;通过观念素描的练习,使学生具备由具象到抽象转化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意识。
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按照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环节安排。重点在于对素描造型基本功和形式构成基本要素的认识、理解和表现。难点在于能把逻辑思考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运用打散重构、异质同构等思维形式完成观念表现形式的主观素描作品。教学内容的基本架构如下:
1 素描
第一章 素描的概述
第一节 素描的定义
第二节 素描的种类
(一) 主观素描
(二)客观素描
第二章 透视
第三章 素描基础实践
第一节 写生
第二节 解析与重构
教学目的:了解形體的内在结构、形体之间的穿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结构意识。
教学内容:对形体的比例、解剖、透视知识的掌握。(把透视课融入教学);形体结构、光影规律的认识。
教具:这一阶段可先从石膏几何体转到静物,静物的选用从易到难,种类上突破传统,可以花卉、盆景、水管、电饭锅等日常用品为主。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比例、透视知识。
第2课题:形体结构。
第3课题:光影规律的初步认识。
图形创意的训练,对现有的图象素材加以结构分析,运用置换、拼接、对比、错位、融合、叠加、削减等方法重构画面。
2 形式构成
素描造型有赖于形式要素诸如线条、明暗、形状、体积、空间、质感等发挥,从微观上看,某种形式要素本身也可以产生出纯形式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应,但学习要点在于通过特定物象,反映一定内容与思想情绪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将这些彼此孤立的形式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调整和引导素描的形式要素,使其依靠自身特有的语言活力来强化主题,并引起强烈的视觉效应。
第一章 构图
第一节 画面中心
第二节 构图的形式法则
第二章 线条
第一节 线条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 线条的节奏表达
第三节 线条的空间表达
第三章 形体
第一节 形
(一)单形的节奏表达
(二)多形的节奏表达
第二节 体
(一)几何结构
(二)解剖结构
第四章 明暗
第一节 光影明暗
第二节 色彩明暗
教学目的:掌握形式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建立审美秩序感。有助于对“物”的认识和掌握,向“我”的表现进行转换。(建议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讲授)
教学内容:可分别从线条、明暗、形状、体积、空间、光影、质感等方面逐一研究和训练。可采用尼可莱德斯将触觉与视觉同步观察结合为特色的轮廓素描,及强调形象思维训练的爱德华兹的负形素描训练方法(也称右大脑素描)。
教具:这一阶段可选几何体、静物(如山水、树木)或民间风格的雕像等,静物摆放要有所突破(如吊、挂或采用阶梯式),视觉上求新颖、增强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比例、透视知识。
第2课题:形体结构。
第3课题:光影规律的初步认识。
3 表现
从学科的特点来看,艺术是最具有想象力也是最适合想象力的发挥,我们从达利、毕加索、马格里特等许多画家的“怪异”作品中可以读出艺术可以符合自然,也可以不符合自然而符合人的内心想法的信息,如果我们的素描教学在精心安排后,能增设一些想象训练的课程,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有助于学生摆脱对客观对象的依赖而充分自由地运用想象去描绘内心世界,这种状态使学习更接近于创作(设计),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4 综合性训练与专门性训练
第一章 技法表现
第一节 材料与肌理
第二节 技法
第二章 观念表现
第一节 观念表现的形式
(一)具象表现
(二)抽象表现
第二节 观念表现的方法
(一)同构
(二)矛盾空间
教学目的:加强学生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掌握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使学生具有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以及思维理念的形成。(1)缩短与设计专业课的距离并与其接轨。(2)利用素描探讨形象元素的整合规律,体验创造新形态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规律对形式语言表现手段作更深度的探讨。(3)经过对物的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培养学生从物的二维到三维的认识,培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教学内容:主要从思维模式和表现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将平面构成的课程内容融到设计素描教学中,通过图形创意的训练,对现有的图象素材加以结构分析,运用置换、拼接、对比、错位、融合、叠加、削减等方法重构画面;或通过以表换意、偶然性、抽象性等意象来表现;同时可以尝试将音乐、电影等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作为素描创作的题材来源,尝试用静态的时间性极强的视觉影像,结合与常规相悖的手法,尝试多种媒介材料、或自然肌理等拓宽素描表现的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课题:(1)技法表现练习。(2)材质媒介综合性设计素描。
第2课题:观念表现练习。
意象造型的训练及形状的联想(通过以表换意、偶然性、抽象性等意象来表现)。
新素描构成表现的教学思路不仅在于强调引导学生纵向深入研究物象的视觉本质,还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善于抽取物象原形的某一特质展开横向探索的能力,并能洞察诸环节之间的内、外在联系,是一系列造型能力的整合;有助于为学生日后专业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环节上把握了技术要素,并在原有的聚合思维训练基础上倡导发散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导入)训练。同时作为一种思维训练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解决一系列基础问题,也为将来从事专业设计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造型素质。其普遍意义在于:“培养并增强学生的 “设计意识”、对“造型元素”的本质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维性、多观性、多觉性、多象性”的造型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视觉经验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获得较大程度提高。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素描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造型的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表现技能。 这对于今后设计课程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大大突破了传统素描造型基础教学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局限,从而达到新构想素描造型教学的最终教学目的和宗旨:“通过新构想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自然,发现设计”。
参考文献
[1] [美]塞勒(Sale,T.)等著.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2.
[2]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1.
[3] 储婷.中央美术学院新锐实验教学丛书——设计造型基础-自行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6.
[4] [美]多德森.创意素描的诀窍.王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