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任了十几年的小学教师,从应试教育过度到素质教育。这十几年中我可以说学到了许多教学经验,但对素质教育下提倡的新课程新理念教学还是理解不够,在一些听课过程中对一些教师这样诠释素质教育感到很困惑,本人也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引领不够
  一位教师执教《跨过海峡的生命桥》,组织学生学完生字,便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感受。学生读时,老师静立旁观;学生说时,老师一味地微笑点头,几乎没有什么评价和引导。课后,我们提出质疑时,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新课程不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吗?”
  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为代价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应该作壁上观,而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理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把学生的认知引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做到九个“尽可能”、四个“不先”,明白四个“不等于”。九个“尽可能”是: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先提;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四个“不先”是指:学生能讲的教师不先讲;学生能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读的教师不先读;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先做。教师要明白的四个“不等于”,即放手不等于甩手;自主不等于自流;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因势利导不等于千依百顺。
  二、规范学生不力
  在这十几节课中,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你喜欢哪段就读哪段”、“你想写哪几个字就写哪几个字”,于是,就有不少学生拣最简单的一读、一背、一写了事。
  诚然,教师的初衷是要体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教师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却没有给予相应的责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当这样理解:(1)新课标中提出的“致力于”要花更多的是时间和力量,不同于以往的“培养”;(2)新课标中所提的“语文”,是作为一种文化而提出的,不同于以往所提的“语言文字”,不只强调其工具性;(3)新课标所指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不同于“语言能力”,不是单项要求,而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4)“形成与发展”表达了语文课程的过程意识。
  鉴于上述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得规范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与自主进取的关系,让他们对学习产生责任感和进取心。而且,这也不排斥在适当的时候作出硬性的规定。比如有些优美的语段,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背下来。教师规范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
  三、偏离教学目标
  一教师在上《蝙蝠的飞行》(人教版老教材)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让学生读课文后,按课文所说的,分小组在组内某一个同学身上做实验,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表面上看,学生在课上“探究”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是: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明白这个奥秘,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比较明白的,做了这个实验反而变得云里雾里的了。二、就算学生做完实验终于明白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难道学生在课中得到的实验技能是语文课的应负责任吗?回答是否定的。
  关于探究学习,教师也应当明白: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基本性质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如:1+2=?如果只要求知道等于3,这是“接受学习”;如果要求弄清楚是等于3吗?这是“问题学习”;如果要求搞清楚为什么是等于3?这就是“探究学习”了。
  四、忽视智能培养
  在十几节语文课中,几乎无一教师进行文章脉络、层次的理清工作。语文课是要摒弃繁琐的分析,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是,如果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读起文章来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自己写起文章来也会结构不清、思路不顺。这是非常需要引起教师们注意的。
  五、教法图新怕旧
  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是有其缺陷的。特别是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硬把知识往里塞。学生变得厌学、怕学,招致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一片讨伐声。探究性学习的出现多多少少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我们有时总是矫枉过正,该讲的不敢讲。其实无论是接受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都是一种学习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守一法,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运用适合学生、文本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六、课堂虚多实少
  就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特点而言,我们有如下教学建议:(1)要认的字,不要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2)不要过早的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3)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4)转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自主认字,引导学生去发现识字的方法和规律;(5)开放教学时空,结合课文内容积累相关词语,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相关的词语,从课文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6)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好课文:重视朗读,保证有读书的时间,体现层次性,每次读要有不同的要求,形式要多样;(7)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8)注重词语、句子的积累;(9)加强朗读指导。总之,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以上提到的课外行看起来很热闹,内行看起来很花俏,拿教学目标一检测,学生真正掌握的却非常少。原因何在?关键就在花架子多,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卡片要做得精美,但不能喧宾夺主;教学情景要创设,但不能牵强附会;课堂提问要设计,但不能没有质量;小组合作要提倡,但不能流于形式;双边活动要开展,但不能滥竽充数;虚的东西要兼顾,但不能没有意义;目标要求要落实,但不能满堂灌;教学效果要求好,但不能忽智视能培养。一堂课如果处理好了这八个“要”与八个“不能”的关系,教学效果一定不差,自然也是一堂合格的课。
其他文献
MicroRNA(miRNA)是一类分布广泛,大小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部分miRNA基因分布在基因组中的基因间区,而另一些miRNA基因位于蛋白编码基因的内
摘 要:航道是传播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航道因为在水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泥沙堆积,航道经常出现堵塞。影响了船舶的行船安全,也限制了重型贸易船舶的使用,所以做好航道的维护工作,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船舶安全性的需求。所以要在航道的管理中采用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规范航道维护工作,提高航道的安全性。本文阐述了安全体系建设为航道安全的重要贡献,同时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和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一直是完成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在不断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我们都在积极的探讨和摸索着,最终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引领,让学生们能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尽量完整的吸收,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写作教学中,我切行把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各种体验,完成体验式有效性写作教学。
摘 要:现如今,小学时期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较大不同,更加注重强化小学生数学素养建设,有效满足当下素质课改教学标准。而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全面优化教学观念与执教方式,让整个数学课堂全面渗透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综合品质。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核心素养  数学素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重要教育观念,即要求教
关注理由:省教育厅的“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外语作为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规定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定格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职称评定的本真意义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反
摘 要:德育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学作为理科之母,在高中各门学科课时中所占比重加大,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载体。文章指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重要作用,并对有效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重要作用;有效渗透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
摘 要: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德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优势突出。新形势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一、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令学生掌握基础的语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  随着我市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学校多媒体设施的不断配备,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传统化学教学方式逐步向“多媒体+传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抽象概念内容具体化、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概念、知识和技能,使化学课堂效益达
相比于教材,英语报刊具有时效性、国际性、实用性和全面性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报刊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学生获取各领域信息与知识的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