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近代以来,儒教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的核心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教化之“教”与西方宗教概念中的“教”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造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判定宗教的标准不一而引发的,本文围绕儒家·儒学·儒教的脉络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对汉人社会的儒文化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关键词】四大文化圈;儒家;儒学;儒教;宗教
从近代以来,儒教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的核心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教化之“教”与西方宗教概念中的“教”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造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判定宗教的标准不一而引发的,本文围绕儒家·儒学·儒教的脉络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从四大文化圈的划分来看宗教概念界定的缺陷
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四大文化圈的划分,即
1、儒教文化圈(中、日、韩、越南、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
2、佛教、印度教文化圈(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
3、伊斯兰文化圈(中近东、南亚、北非)
4、基督教文化圈(欧洲、美洲、大洋洲)
很显然,在涉及文化圈划分的众多的因素中,宗教是较显性的一个因素,除了学术界比较争议的“儒教”外,其余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宗教。在这个划分里,儒教显然被定性为一种宗教。当然,这是西方人做出的划分,但不可否认,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儒教是否是一种宗教的争论从未休止过,而且将持续下去。那么,抛开西方如火如荼的争论,我们又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儒家传统思想是否具有宗教性,或者说儒教究竟是不是一种宗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多重视对儒学的研究,而往往不认可儒教的存在乃至忽视其功能和作用。
事实上,儒教问题与国民宗教问题的争议都与宗教定义的缺陷有关,有学者认为,“宗教”概念如同“图腾”概念一样,来源于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当人们把这一概念的运用任意扩大到其他文化后,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甚至有学者夸张地说,有多少宗教研究者,就会有多少种宗教的定义。
从这个对世界文化圈的划分中可以看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圈之间存在较大的共性,它们都把神灵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而儒教对于鬼神的态度则可以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中看出来,他更强调的是“人本”的思想。我认为这与其他三类文化圈应当区别开来看。
具体的争议
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史籍中常有“三教”之称,即儒教、佛教与道教,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定性,学术界似乎没有异议,而儒教是否属于宗教,学者们莫衷一是。 有些学者认为,儒教的“教”,意为教化,它不同于汉译西文的宗教之“教”,这似乎涉及到翻译转换问题,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构建,介于文化的差异性,译来的东西往往与本意会有出入,“儒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它是否仅仅是一个学术派别?有的学者则认为,儒教属于宗教,汉武帝利用强权把儒家思想宗教化,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此后,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儒教体系完善于宋代,它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四书》、《五经》被认为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儿童开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时,要对孔子的牌位行礼;从中央到地方各州府县建立孔庙。作为教徒(儒生)定期聚会朝拜的场所。而有的学者认为,宗教最大的特点是讲出世,即认为在现实世界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现实、超人间的彼岸世界,而儒家讲经世致用、安邦治国,这些都是与宗教宗旨相背离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最初不是宗教,后来孔子被神化了,儒教才成为宗教,从“儒学”到“儒教”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虽然在认识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称为“儒教”或是“儒家”,其创始人均是孔子。这样看,争论双方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
历史上儒家学说成为宗教的可能性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本来就是直接继承了殷周时期的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的宗教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学说的核心就是强调尊亲,维护君王的绝对统治地位,巩固封建宗法的等级制度。所以这种学说稍加改造就可以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本身就具有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宗教的可能。
早期儒生从事着祭祖祀神、婚丧之礼的职业,自从儒家学派建立之后,这一部分观念、知识和技能被其承接过来,构成了儒学的基本内容。儒家以此为基础,吸收其他相关思想,而后上层化,与政权相结合,便产生了儒教。所以,儒教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儒教与政权相结合的过程。当然这时候,儒家并没有消失,与其说儒家最终转变成了儒教,倒不如说儒教建立之后,儒生具有了既属儒家的又属儒教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儒学这种学术思想的研讨者(儒家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儒教这种宗教的维护者(儒教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政教一体与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政教合一不同。西方是神权高于王权,中国却是君权高于神权。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政教一体表现为儒教处于国教的地位:儒教从属、依附于政权,为其服务;政权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维护儒教,二者都有各自的现实目的。从表面上看,神权制约着君权,而实质上,神权的诸种特征是儒教为适合君权的需要而做出的解释。君权与神权在这种方式上达到了一致,成为一体。 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政治结构、伦理纲常、礼仪规范便有了相应的神学理论保障,也便有了“合法性”。 从总体上看,儒教的强大兼容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于事实上得以处于国教的地位,这对于儒教能够得到政治上层支持从而得以长期兴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儒学”到“儒教”的历史
在先秦时它还不是宗教,只是作为一种伦理学说与其他百家进行争鸣。由儒学发展为儒教是伴随着封建统一大国的建立和巩固逐渐进行的,经历了千余年的过程。
儒家学说历史上有两次决定性的转折:第一次在汉代,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为了维护君王的绝对统治地位,巩固封建宗法的等级制度,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观点,儒学是顺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得以发展的;第二次在宋代,宋朝对内实行强化中央集权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思想文化领域里也要有与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相配合,宋明理学,即“儒教”应运而生,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儒家思想里的人本主义被抹杀,而宗教性开始显现出来。 由于中国历史上,秦主要靠的是法家,汉朝也是儒表法里,盛唐则是盛行佛道,最盛行儒教的是宋和晚清,儒教在当时盛极一时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以理学的形态出现,海内外学者称其为“新儒学”,理学更富思辨性、哲理性,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使儒学更为成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的原因与背景,这就是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结束五代战乱、重建纲常伦理,加强中央集权的客观形势。儒学本身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主观要求与活力,也促使它向理学的转换。新儒家学说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理论精华,建构了融通天、地、人的哲学体系,使中华民族的思维水准达到空前的境界。
儒教在取得国教的地位以后,无论在哪个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看,对中国封建社会均起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其他宗教和哲学无法替代的。
在政治方面,儒教立足于宗法,所提出的处理神、君、民关系的原则对封建君权制度和观念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例如“民贵君轻”的思想。大多数君主为了避免成为儒生口中的昏君,尽可能地推行仁政,实施爱民政策。可见,这对“唯我独尊”的皇权起着某种限制的作用。 更深一层来讲,这种观念的背后便是一种人治的思想。但是,由于儒教过分强调人治而没有给予法制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导致了封建社会的严重缺陷,例如择官标准往往侧重于人的道德标准的好坏而忽视人的其他能力。这样会导致诸多问题,所以,从总体上讲,当封建社会还处于上升时期时,它的积极作用比较明显;当封建社会处于下降时期时,它的消极作用便成了推动其走向灭亡的因素。
“宗教”概念的界定
既然我之前对儒家、儒教以及其宗教性方面进行了简述,那就有必要回归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宗教?既然存在 “儒教”是否为宗教的争议,那么我们是否首先要对“宗教”的概念进行界定,到底具备什么必要条件的意识形态能称之为“宗教”?
宗教是一种有思想又有实践的意识形态,而相信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是宗教的共性。宗教的本质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用幻想的方式予以超自然化、超人间化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儒教是否是宗教的争论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另一个因素是宗教的定义。在儒教问题的争论中,双方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各自价值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具有情绪化色彩。
当然是否信神和出世性是识别宗教的两个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因而也不适宜作为标准的宗教定义来运用。在这一层面上判断儒教的宗教性,将会停留在现象的表层。
争辩双方问题的症结所在
1、“儒教”的“教”与宗教之“教”在词源和内涵上的错位问题。
2、宗教是一种具有强烈价值色彩的意识形态,讨论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离不开评价者对宗教本身的价值判断。
儒教在现代学科中的归属问题
“儒教”一词在汉代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们明确指出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教化体系,而并无儒教是宗教还是哲学、伦理的分疏。在正统的儒家学者看来,孔子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间的贤者。 这与近代之后从西方传来的“宗教”一词内容并不相同。宗教信仰的核心是对超自然力量的相信或尊敬,而孔子则不语“怪力乱神”,这很难等同于宗教。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没有独立于国家机构以外的儒教组织。把儒教等同于信仰超验世界,并有教主、教团的宗教并不能取信于人。用宗教、哲学、伦理科学等范畴考察儒学,我们就不难发现,哪一个范畴都不能单独将儒学的内涵包括无疑,因此说儒学是不是宗教有争议,说儒学是不是哲学也有争议,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儒”是否是宗教的问题,争论双方各有各的理由,都难以说服对方,在我看来,这种争论的意义是不大的。既然焦点都是儒家文化,那么集中双方的力量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远远大于继续这种没有结论的争辩。儒家文化是否可以称为儒教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恐怕同如何看待儒学与宗教在功能上的相似性有关。但要说明的是,如果夸大儒家文化与宗教的相似性而称其为“儒教”是不可取的。学问本来就是推陈出新的,因此这种争论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而学术上的争议也恰恰证明了“争议焦点”的价值所在,出于不同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极有可能有不同的甚至多元的见解,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时,不能鼠目寸光,而应当从多个角度对一个现象进行把握。
参考书目:
1、《国际儒学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 编,单纯 主编 九州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儒学发展史》尚斌、任鹏、李明珠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3、《中国文化概论》教育部高教司 组编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参考论文:
1、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詹石窗、于国庆 宗教学研究 2006年第一期
2、论儒学与宗教的异同 宋志明 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2期
【关键词】四大文化圈;儒家;儒学;儒教;宗教
从近代以来,儒教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的核心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教化之“教”与西方宗教概念中的“教”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造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判定宗教的标准不一而引发的,本文围绕儒家·儒学·儒教的脉络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从四大文化圈的划分来看宗教概念界定的缺陷
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四大文化圈的划分,即
1、儒教文化圈(中、日、韩、越南、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
2、佛教、印度教文化圈(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
3、伊斯兰文化圈(中近东、南亚、北非)
4、基督教文化圈(欧洲、美洲、大洋洲)
很显然,在涉及文化圈划分的众多的因素中,宗教是较显性的一个因素,除了学术界比较争议的“儒教”外,其余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宗教。在这个划分里,儒教显然被定性为一种宗教。当然,这是西方人做出的划分,但不可否认,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儒教是否是一种宗教的争论从未休止过,而且将持续下去。那么,抛开西方如火如荼的争论,我们又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儒家传统思想是否具有宗教性,或者说儒教究竟是不是一种宗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多重视对儒学的研究,而往往不认可儒教的存在乃至忽视其功能和作用。
事实上,儒教问题与国民宗教问题的争议都与宗教定义的缺陷有关,有学者认为,“宗教”概念如同“图腾”概念一样,来源于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当人们把这一概念的运用任意扩大到其他文化后,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甚至有学者夸张地说,有多少宗教研究者,就会有多少种宗教的定义。
从这个对世界文化圈的划分中可以看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圈之间存在较大的共性,它们都把神灵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而儒教对于鬼神的态度则可以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中看出来,他更强调的是“人本”的思想。我认为这与其他三类文化圈应当区别开来看。
具体的争议
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史籍中常有“三教”之称,即儒教、佛教与道教,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定性,学术界似乎没有异议,而儒教是否属于宗教,学者们莫衷一是。 有些学者认为,儒教的“教”,意为教化,它不同于汉译西文的宗教之“教”,这似乎涉及到翻译转换问题,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构建,介于文化的差异性,译来的东西往往与本意会有出入,“儒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它是否仅仅是一个学术派别?有的学者则认为,儒教属于宗教,汉武帝利用强权把儒家思想宗教化,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此后,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儒教体系完善于宋代,它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四书》、《五经》被认为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儿童开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时,要对孔子的牌位行礼;从中央到地方各州府县建立孔庙。作为教徒(儒生)定期聚会朝拜的场所。而有的学者认为,宗教最大的特点是讲出世,即认为在现实世界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现实、超人间的彼岸世界,而儒家讲经世致用、安邦治国,这些都是与宗教宗旨相背离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最初不是宗教,后来孔子被神化了,儒教才成为宗教,从“儒学”到“儒教”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虽然在认识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称为“儒教”或是“儒家”,其创始人均是孔子。这样看,争论双方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
历史上儒家学说成为宗教的可能性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本来就是直接继承了殷周时期的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的宗教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学说的核心就是强调尊亲,维护君王的绝对统治地位,巩固封建宗法的等级制度。所以这种学说稍加改造就可以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本身就具有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宗教的可能。
早期儒生从事着祭祖祀神、婚丧之礼的职业,自从儒家学派建立之后,这一部分观念、知识和技能被其承接过来,构成了儒学的基本内容。儒家以此为基础,吸收其他相关思想,而后上层化,与政权相结合,便产生了儒教。所以,儒教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儒教与政权相结合的过程。当然这时候,儒家并没有消失,与其说儒家最终转变成了儒教,倒不如说儒教建立之后,儒生具有了既属儒家的又属儒教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儒学这种学术思想的研讨者(儒家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儒教这种宗教的维护者(儒教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政教一体与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政教合一不同。西方是神权高于王权,中国却是君权高于神权。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政教一体表现为儒教处于国教的地位:儒教从属、依附于政权,为其服务;政权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维护儒教,二者都有各自的现实目的。从表面上看,神权制约着君权,而实质上,神权的诸种特征是儒教为适合君权的需要而做出的解释。君权与神权在这种方式上达到了一致,成为一体。 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政治结构、伦理纲常、礼仪规范便有了相应的神学理论保障,也便有了“合法性”。 从总体上看,儒教的强大兼容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于事实上得以处于国教的地位,这对于儒教能够得到政治上层支持从而得以长期兴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儒学”到“儒教”的历史
在先秦时它还不是宗教,只是作为一种伦理学说与其他百家进行争鸣。由儒学发展为儒教是伴随着封建统一大国的建立和巩固逐渐进行的,经历了千余年的过程。
儒家学说历史上有两次决定性的转折:第一次在汉代,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为了维护君王的绝对统治地位,巩固封建宗法的等级制度,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观点,儒学是顺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得以发展的;第二次在宋代,宋朝对内实行强化中央集权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思想文化领域里也要有与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相配合,宋明理学,即“儒教”应运而生,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儒家思想里的人本主义被抹杀,而宗教性开始显现出来。 由于中国历史上,秦主要靠的是法家,汉朝也是儒表法里,盛唐则是盛行佛道,最盛行儒教的是宋和晚清,儒教在当时盛极一时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以理学的形态出现,海内外学者称其为“新儒学”,理学更富思辨性、哲理性,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使儒学更为成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的原因与背景,这就是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结束五代战乱、重建纲常伦理,加强中央集权的客观形势。儒学本身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主观要求与活力,也促使它向理学的转换。新儒家学说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理论精华,建构了融通天、地、人的哲学体系,使中华民族的思维水准达到空前的境界。
儒教在取得国教的地位以后,无论在哪个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看,对中国封建社会均起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其他宗教和哲学无法替代的。
在政治方面,儒教立足于宗法,所提出的处理神、君、民关系的原则对封建君权制度和观念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例如“民贵君轻”的思想。大多数君主为了避免成为儒生口中的昏君,尽可能地推行仁政,实施爱民政策。可见,这对“唯我独尊”的皇权起着某种限制的作用。 更深一层来讲,这种观念的背后便是一种人治的思想。但是,由于儒教过分强调人治而没有给予法制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导致了封建社会的严重缺陷,例如择官标准往往侧重于人的道德标准的好坏而忽视人的其他能力。这样会导致诸多问题,所以,从总体上讲,当封建社会还处于上升时期时,它的积极作用比较明显;当封建社会处于下降时期时,它的消极作用便成了推动其走向灭亡的因素。
“宗教”概念的界定
既然我之前对儒家、儒教以及其宗教性方面进行了简述,那就有必要回归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宗教?既然存在 “儒教”是否为宗教的争议,那么我们是否首先要对“宗教”的概念进行界定,到底具备什么必要条件的意识形态能称之为“宗教”?
宗教是一种有思想又有实践的意识形态,而相信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是宗教的共性。宗教的本质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用幻想的方式予以超自然化、超人间化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儒教是否是宗教的争论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另一个因素是宗教的定义。在儒教问题的争论中,双方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各自价值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具有情绪化色彩。
当然是否信神和出世性是识别宗教的两个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因而也不适宜作为标准的宗教定义来运用。在这一层面上判断儒教的宗教性,将会停留在现象的表层。
争辩双方问题的症结所在
1、“儒教”的“教”与宗教之“教”在词源和内涵上的错位问题。
2、宗教是一种具有强烈价值色彩的意识形态,讨论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离不开评价者对宗教本身的价值判断。
儒教在现代学科中的归属问题
“儒教”一词在汉代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们明确指出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教化体系,而并无儒教是宗教还是哲学、伦理的分疏。在正统的儒家学者看来,孔子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间的贤者。 这与近代之后从西方传来的“宗教”一词内容并不相同。宗教信仰的核心是对超自然力量的相信或尊敬,而孔子则不语“怪力乱神”,这很难等同于宗教。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没有独立于国家机构以外的儒教组织。把儒教等同于信仰超验世界,并有教主、教团的宗教并不能取信于人。用宗教、哲学、伦理科学等范畴考察儒学,我们就不难发现,哪一个范畴都不能单独将儒学的内涵包括无疑,因此说儒学是不是宗教有争议,说儒学是不是哲学也有争议,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儒”是否是宗教的问题,争论双方各有各的理由,都难以说服对方,在我看来,这种争论的意义是不大的。既然焦点都是儒家文化,那么集中双方的力量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远远大于继续这种没有结论的争辩。儒家文化是否可以称为儒教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恐怕同如何看待儒学与宗教在功能上的相似性有关。但要说明的是,如果夸大儒家文化与宗教的相似性而称其为“儒教”是不可取的。学问本来就是推陈出新的,因此这种争论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而学术上的争议也恰恰证明了“争议焦点”的价值所在,出于不同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极有可能有不同的甚至多元的见解,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时,不能鼠目寸光,而应当从多个角度对一个现象进行把握。
参考书目:
1、《国际儒学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 编,单纯 主编 九州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儒学发展史》尚斌、任鹏、李明珠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3、《中国文化概论》教育部高教司 组编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参考论文:
1、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詹石窗、于国庆 宗教学研究 2006年第一期
2、论儒学与宗教的异同 宋志明 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