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uji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担负着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任务。通过美术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美术欣赏课,上好美术欣赏课。
  1欣赏题材和内容的筛选
  欣赏的题材和内容恰当与否,是一节欣赏课是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关键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儿童兴趣富有学生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①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②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③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欣赏课不能只凭教师的讲解,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是: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③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3遵循欣赏课的规范程序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要求一般是由浅入深的理解作品,逐步达到能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为了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的环节为:①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②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③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④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進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图”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4加强知识整合
  欣赏课如果只一味的欣赏作品,学生会感到乏味,把欣赏课教学与工艺、绘画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学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如上《捣练图》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现代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及审美特征,接着进入课题了解唐代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最后为了进一步对本课的了解让学生结合唐代的人物造型特点临摹一张仕女图,通过比较与实践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5创新教育的内容
  5.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曾经有过一个关于从创新能力的实验: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盖着透明玻璃板的瓶子里,跳蚤一跳就撞回来,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把玻璃板拿开之后,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教育中,不可以限制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才能。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5.2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能发挥出创新技能,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美术教育证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5.3创新情感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还要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中。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利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博学问,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园地。
  参考文献:
  [1]张燕.初中美术愉快教学策略浅谈[J].大观周刊,2012(32):235.
  [2]陈祥.试谈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J].新校园:理论版,2012(8):124.
其他文献
解决目前我国会计领域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会计失信的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快我国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本文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会计诚
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的重要体现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道德境界,培
集中向我们阐释了庄子所渴望的人生最高境界,但对于该文的核心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却颇多争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对于我们理解乃至于全书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0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9.5小时,平均手术时
摘 要:学好数学,首先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世界知名的伟大科学家、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想像,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要的工具。  关键词:听讲复习;解题习惯;掌握方法;
摘要: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出高效全能的学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研究性学习 策略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小学语文
如东县地处黄海之滨,长江口以北,境内水网密布,一直是伤寒重点发病地区。为了解流行规律,探索发病因素,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10年如东县伤寒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In [3] Liu et al. investigated global convergence of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s.In that paper they allowed βk to be selected in a wider range and the global co
当今中职课堂面临学生学习基础整体较差,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厌学心理较为突出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管理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中职教师共同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探讨急性晕厥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各类晕厥急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其病因类型,分为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反射性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