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语言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103-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多读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素有文化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灿烂优美的语言文化带给人们长久的陶冶与震撼。唐雎不辱使命,墨翟止楚攻宋,诸葛亮舌战群儒等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说话艺术被发挥到极至。应该说古人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都预示着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2)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写作教学的方法、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制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语言积累,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从而训练学生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创造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阅读方面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2.写话方面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文献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小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新鲜事实、观点和见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调查、观察、实验,验证设想。
3.经验总结法,找出规律,总结模式。
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听故事──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低,刚学会拼音,拼读能力也较差,自己不能阅读。童话故事的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因此,我就在班内开展了听故事的活动。我坚持每天给学生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晚上让学生家长读故事给孩子听。有的家长没有时间,就让家长给孩子买磁带或光盘。我有时让学生把家长给自己买的故事磁带拿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他的故事,实现故事资源共享。这个任务刚布置下去,学生就把自己的磁带都拿来了。然后我让学生轮流带磁带。每天上课给学生播放十分钟,久而久之,孩子们听的故事数量不断增加,由一个两个到上百个。
2.每晚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听、讲故事是学生在识字量有限的情况下,扩大阅读量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已经学会了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时我引导学生读故事。
3.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经常听故事和读故事,他们心中时常有新的知识在增长;有新的思考在产生;有很多词汇在增加,自然而然产生与人交流的欲望。这时,我就启发学生把自己听的故事或读的故事,试着讲给同学听。孩子们在没有过多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主动交流,使他们产生了表达的信心和热情。
4.写故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鲁迅曾说过:“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学生经历了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其脑中的词汇自然而然地多了。这时我让孩子们写故事,给孩子一种成功的飞越。写故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低段的孩子写出如何精彩的故事,但短短几句话写成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大量阅读故事的重大成就。
(1)刚开始写故事
我先让学生口头编故事,我要求学生星期五讲故事后,晚上开始写故事。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要求他写自己读过的故事,或者是听到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自己讲的故事续写。
(2)看图编故事
书本上有些非常精美的图片,经过细心的收集,就成了看图写故事的材料。当孩子看到自己熟悉的图片被老师用来作编写故事的材料,他们会觉得非常亲切和好奇。
(3)画图编故事
孩子们爱画画,而许多时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图画也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为自己的画配上故事,这是孩子们非常愿意,非常想表现的事。
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加了,知识面广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了,想象力也更丰富了,阅读兴趣更浓了。实践证明: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语言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103-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读为主,多读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素有文化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灿烂优美的语言文化带给人们长久的陶冶与震撼。唐雎不辱使命,墨翟止楚攻宋,诸葛亮舌战群儒等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说话艺术被发挥到极至。应该说古人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都预示着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2)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写作教学的方法、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制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语言积累,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从而训练学生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创造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阅读方面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2.写话方面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文献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小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新鲜事实、观点和见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调查、观察、实验,验证设想。
3.经验总结法,找出规律,总结模式。
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听故事──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低,刚学会拼音,拼读能力也较差,自己不能阅读。童话故事的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因此,我就在班内开展了听故事的活动。我坚持每天给学生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晚上让学生家长读故事给孩子听。有的家长没有时间,就让家长给孩子买磁带或光盘。我有时让学生把家长给自己买的故事磁带拿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他的故事,实现故事资源共享。这个任务刚布置下去,学生就把自己的磁带都拿来了。然后我让学生轮流带磁带。每天上课给学生播放十分钟,久而久之,孩子们听的故事数量不断增加,由一个两个到上百个。
2.每晚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听、讲故事是学生在识字量有限的情况下,扩大阅读量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已经学会了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时我引导学生读故事。
3.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经常听故事和读故事,他们心中时常有新的知识在增长;有新的思考在产生;有很多词汇在增加,自然而然产生与人交流的欲望。这时,我就启发学生把自己听的故事或读的故事,试着讲给同学听。孩子们在没有过多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主动交流,使他们产生了表达的信心和热情。
4.写故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鲁迅曾说过:“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学生经历了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其脑中的词汇自然而然地多了。这时我让孩子们写故事,给孩子一种成功的飞越。写故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低段的孩子写出如何精彩的故事,但短短几句话写成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大量阅读故事的重大成就。
(1)刚开始写故事
我先让学生口头编故事,我要求学生星期五讲故事后,晚上开始写故事。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要求他写自己读过的故事,或者是听到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自己讲的故事续写。
(2)看图编故事
书本上有些非常精美的图片,经过细心的收集,就成了看图写故事的材料。当孩子看到自己熟悉的图片被老师用来作编写故事的材料,他们会觉得非常亲切和好奇。
(3)画图编故事
孩子们爱画画,而许多时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图画也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为自己的画配上故事,这是孩子们非常愿意,非常想表现的事。
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加了,知识面广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了,想象力也更丰富了,阅读兴趣更浓了。实践证明: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