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56年2月至1958年5月间2年零3个月内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18,074例,其中经X线检查和/或手术证实为溃疡病者有203例,占总住院例数的1.1%。本文就此203例,加以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机 构】
:
沈阳医学院内科教研组,沈阳医学院内科教研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6年2月至1958年5月间2年零3个月内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18,074例,其中经X线检查和/或手术证实为溃疡病者有203例,占总住院例数的1.1%。本文就此203例,加以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其他文献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常有流行。近年来有关本病之流行病学、细菌学及临床医学之研究报告甚多,但细菌与临床之关系如何,尤其细菌培养阳性与阴性病例之间,及各种不同菌型之间,在临床表现上及治疗效果上,有何差异,文献上报告不多。兹就我院收治之468名菌痢病例的初步观察,报导如下。
本文报导36例血吸虫病肝硬化所致高度腹水,经氯散疾治疗后,23例(63.9%)利尿效果良好,13例(36.1%)无效,其中5例出现肝昏迷,2例死亡。本文对其治疗中的反应、电解质变化及作用机制等略加讨论。
柴胡治疗疟疾,虽在药学中有所记载,但在临床应用方面,稀有文献报导。作者应用柴胡治疗疟疾44例,获得满意效果,兹将点滴经验,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溃疡病是我国多发病之一,对劳动人民健康影响很大。为了了解我国溃疡病的发病数、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经过的特点,以便在今后开展溃疡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中有所参考,我们将本院开院以来的溃疡病住院病例加以分析。我院从1952年6月到1958年12月共收治溃疡病患者280例,占同时期内科总住院人数的7.7%,占同时期内外两科总住院人数的3.2%,占同时期全院住院总人数的1.33%。在本院住院病人的病类统计中,此病
白血病是血液病中极严重的一种。它的特点为人体制造白血细胞的组织无限制的增生,及血循环中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因此,临床化验尤其是周围血和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血浆凝血活素组成部分(PTC)缺乏症与第七因子缺乏症的报告不多,至于两者合并缺乏的报告则更少,最近赵博施医师所著“血浆凝血活素组成部分与凝血第七因子合并缺乏引起血友病样疾患一例报告”一文在中华内科杂志1958年7月号发表,供读者的参考,是值得欢迎的。但在详读以后,发现原著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在诊断此病的实验工作上,尚缺乏完备的诊断根据,故是否确为PTC与第七因子合并缺乏症,还是一个疑问。兹提出以
1959年,我们在临床上分析了55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分型,结果分成“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虚”四类型。其中“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各占40%与54.2%,为最多;“阳亢”与“阳虚”最少,各为3.1%与2.7%(1)。其中的250例并与米氏分期作了比较,发现“阴阳两虚”较“阴虚阳亢”分布在后期者多。但对是否有实症的“阳亢”,有否“阳虚”,中医分型与病理分期究有否关系等,不能作
有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病例可发生多种代谢性紊乱,有时因之而死亡。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累及骨骼或他处癌瘤转移至骨骼,即由于溶骨作用而产生高钙血症。临床上认识到此种情况已有多年,但未引起应有的注意。近年来对此课题的各方面累积了一些新的观察,在复习有关文献后加以综述。
本文报告应用针刺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89例,除1例针九次后始发现阿米巴原虫无效,4例疗效不显或有效而中途放弃者外,治愈率高达94.4%,无一例复发。按穴位分组观察,似以选足三里、合谷、天枢、气海、下脘或中脘的一组为优。本组疗效优于黄柏、黄连与磺胺药物,并不亚于链霉素。
血色病为较罕见之疾病,在国内文献报导者不多我院近年来在临床及尸检中发现2例,特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