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是他和她举行婚礼的日子。这个从前宁静恬淡的院落里,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人,记者们手中的镁光灯也在飒快地闪烁。这是一场在敬老院里举行的婚礼,新郎71岁,新娘96岁,围绕在他们身边的,都是敬老院里的兄弟姐妹,不少人一边露着豁齿甜笑,一迦哨悄擦去眼角的泪花,大家用掌声、笑容、泪花见证了这场别样的婚礼?
讹3岁时,父母相继过世,靠着远亲和近邻的周济,他豆芽菜般艰难成长,忍饥,挨饿,受冻,挨白眼,遭唾弃,什么样的苦没受过。苦难中长大的他,也曾有过情窦初开的青春年少,他喜欢过一个邻家女孩,也畅想过娶妻生子过日子,把残缺的亲情、渴盼的爱情,统统找回来,把曾经颓败的家重新撑起来。
按说,他这个愿望并不奢侈,搁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都嫌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父母催促我们回家吃饭,恋人那么粘人,婚姻里有太多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些我们挂在嘴边的抱怨,却成了他最大的愿望。然而就是这么个愿望,他大半生都没能实现。因为穷,没有姑娘肯嫁给他。这是最现实的一个原因。
后来,年过半百的他住进敬老院。
再回头来说说新娘。
新娘年轻时是一枝花,俊俏,聪慧,18岁嫁为人妇。认识她的人,都认定她会一辈子和和美美过下去,她自己也是这么全力以赴地努力着,可命运他老人家再次用他的翻云覆雨手给人间制造了_一场无常事一一她不能生育!就诊,吃药,用土亢一一无效后,20岁那年,她被夫家赶出家门,自此颠沛流离。
1982年,她被送进敬老院,在敬老院里与杨大爷结为夫妇。
25年来,她与丈夫相偎相依,互相取暖,她拿丈夫既当男人又当孩子地宠、疼,丈夫爱吃辣的,她跟着吃;丈夫爱晒太阳,她给拎着小马扎;丈夫爱听川剧,她也能唱几嗓子。
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好的时光。2007年,丈夫去世,她哭得几欲昏死过去,每每醒来,一开口就是:“老头子,你怎么不带我一起走!”她无法承受这丧夫之痛,整个人迅速萎靡颓废下去,不言不笑,远离人群,一天一碗清粥,只为延续满腔无尽的悲伤。
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前,他是杨氏夫妇婚姻幸福美满的见证人,他是杨大爷的好兄弟好哥们;现在,他是她的影子,他不离不弃追随着她的悲伤,同是命运坎坷人,他比谁都更懂得她的悲伤。他涌起一个念头,只要她能重新微笑,他什么都愿意去做。
他也是上岁数的人了学个笑话都得搭上两三天功夫,他缠着人家一遍遍教,连表情、手势都得死记硬背,然后依葫芦画瓢地讲给她听,可是自己笑得腮帮子都酸了,她仍毫无表情。他不气馁,知道她爱看电视,他便早早去活动室给她占最佳座位,她就像没看到他招手一样,一沉身子坐在一个老姐妹身边,连头都不回。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去饭堂打饭,一打两份,带回寝室陪她一起吃,她不吃,他就陪着挨饿…一
一天,他感冒,浑身酸痛,下不了床,他心里犯急,怎么能病倒了呢,他病了谁照顾她?这时,门开了她端着热粥走进来,眼里含泪说:“你比我小25岁呢,我可再也经不起任何打击了’咱俩说好,你得照顾我一辈子!”他喉头发紧,半个字也吐不出,只能一个劲儿地用力点头,应下这玫瑰色的约定。
他帮她梳头,他替她叠被,他牵着她的手下台阶,他拈去她嘴角的饭粒,为她做这些事时,他快乐,满足。而她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好,她知道,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在她眼里,他是她的父亲、丈夫、兄弟、朋友和孩子,他是她一生的缩影和华笔,他们认定了彼此,要牢牢牵着对方的手,一起走下去,他们早已懂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足够了。
没多久,他又添了一桩心事,他想娶她。他向她求婚,她不肯,两人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还结什么婚?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嘛!他郑重地一再提出请求,她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答案要等到举行婚礼那天才能说。她想了想,答应了不就结个婚嘛,豁出去了,只要他高兴,她什么都愿意去做。
婚礼这天,他和她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一脸喜气地向来宾展示他们的结婚证。簇新大红的本本上,两位老人肩并着肩,精神抖擞,笑颜如花。
他清清嗓子,说出自己为什么执意要结婚:“要是不办结婚证,我这样照顾她不得体啊,她是个好女人,我要名正言顺地照顾她!”
这是一份厚重的爱情,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重庆一家养老院里,71岁的新郎叫潘自才96岁的新娘叫钟陈氏。
潘大爷识字不多,但他认识繁体的“爱”字,他说,爱字中间有个心,用心对她好,死心塌地对她好,这,应该就是爱吧。
世上就是有这样的爱,任何文艺腔的描述对它都是一种矫情,打着官腔的溢美之词更是多余,这样的爱懒得煽情,也不惯做个伪信徒——见到潘大爷和钟大娘,你就信了。
或许,从不把爱挂在嘴上,从不处心积虑去证明爱情,才是自信、自如、自在,他们的爱法其实特简单,尽己所能,让所爱的人幸福。至于别的,都是瞎掰。
衷心希望,这场敬老院的婚礼如一股清泉,涤荡去我们浮躁动荡的情绪、喋喋不休的抱怨、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我们学会如何真正去爱。1
讹3岁时,父母相继过世,靠着远亲和近邻的周济,他豆芽菜般艰难成长,忍饥,挨饿,受冻,挨白眼,遭唾弃,什么样的苦没受过。苦难中长大的他,也曾有过情窦初开的青春年少,他喜欢过一个邻家女孩,也畅想过娶妻生子过日子,把残缺的亲情、渴盼的爱情,统统找回来,把曾经颓败的家重新撑起来。
按说,他这个愿望并不奢侈,搁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都嫌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父母催促我们回家吃饭,恋人那么粘人,婚姻里有太多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些我们挂在嘴边的抱怨,却成了他最大的愿望。然而就是这么个愿望,他大半生都没能实现。因为穷,没有姑娘肯嫁给他。这是最现实的一个原因。
后来,年过半百的他住进敬老院。
再回头来说说新娘。
新娘年轻时是一枝花,俊俏,聪慧,18岁嫁为人妇。认识她的人,都认定她会一辈子和和美美过下去,她自己也是这么全力以赴地努力着,可命运他老人家再次用他的翻云覆雨手给人间制造了_一场无常事一一她不能生育!就诊,吃药,用土亢一一无效后,20岁那年,她被夫家赶出家门,自此颠沛流离。
1982年,她被送进敬老院,在敬老院里与杨大爷结为夫妇。
25年来,她与丈夫相偎相依,互相取暖,她拿丈夫既当男人又当孩子地宠、疼,丈夫爱吃辣的,她跟着吃;丈夫爱晒太阳,她给拎着小马扎;丈夫爱听川剧,她也能唱几嗓子。
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好的时光。2007年,丈夫去世,她哭得几欲昏死过去,每每醒来,一开口就是:“老头子,你怎么不带我一起走!”她无法承受这丧夫之痛,整个人迅速萎靡颓废下去,不言不笑,远离人群,一天一碗清粥,只为延续满腔无尽的悲伤。
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前,他是杨氏夫妇婚姻幸福美满的见证人,他是杨大爷的好兄弟好哥们;现在,他是她的影子,他不离不弃追随着她的悲伤,同是命运坎坷人,他比谁都更懂得她的悲伤。他涌起一个念头,只要她能重新微笑,他什么都愿意去做。
他也是上岁数的人了学个笑话都得搭上两三天功夫,他缠着人家一遍遍教,连表情、手势都得死记硬背,然后依葫芦画瓢地讲给她听,可是自己笑得腮帮子都酸了,她仍毫无表情。他不气馁,知道她爱看电视,他便早早去活动室给她占最佳座位,她就像没看到他招手一样,一沉身子坐在一个老姐妹身边,连头都不回。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去饭堂打饭,一打两份,带回寝室陪她一起吃,她不吃,他就陪着挨饿…一
一天,他感冒,浑身酸痛,下不了床,他心里犯急,怎么能病倒了呢,他病了谁照顾她?这时,门开了她端着热粥走进来,眼里含泪说:“你比我小25岁呢,我可再也经不起任何打击了’咱俩说好,你得照顾我一辈子!”他喉头发紧,半个字也吐不出,只能一个劲儿地用力点头,应下这玫瑰色的约定。
他帮她梳头,他替她叠被,他牵着她的手下台阶,他拈去她嘴角的饭粒,为她做这些事时,他快乐,满足。而她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好,她知道,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在她眼里,他是她的父亲、丈夫、兄弟、朋友和孩子,他是她一生的缩影和华笔,他们认定了彼此,要牢牢牵着对方的手,一起走下去,他们早已懂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足够了。
没多久,他又添了一桩心事,他想娶她。他向她求婚,她不肯,两人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还结什么婚?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嘛!他郑重地一再提出请求,她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答案要等到举行婚礼那天才能说。她想了想,答应了不就结个婚嘛,豁出去了,只要他高兴,她什么都愿意去做。
婚礼这天,他和她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一脸喜气地向来宾展示他们的结婚证。簇新大红的本本上,两位老人肩并着肩,精神抖擞,笑颜如花。
他清清嗓子,说出自己为什么执意要结婚:“要是不办结婚证,我这样照顾她不得体啊,她是个好女人,我要名正言顺地照顾她!”
这是一份厚重的爱情,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重庆一家养老院里,71岁的新郎叫潘自才96岁的新娘叫钟陈氏。
潘大爷识字不多,但他认识繁体的“爱”字,他说,爱字中间有个心,用心对她好,死心塌地对她好,这,应该就是爱吧。
世上就是有这样的爱,任何文艺腔的描述对它都是一种矫情,打着官腔的溢美之词更是多余,这样的爱懒得煽情,也不惯做个伪信徒——见到潘大爷和钟大娘,你就信了。
或许,从不把爱挂在嘴上,从不处心积虑去证明爱情,才是自信、自如、自在,他们的爱法其实特简单,尽己所能,让所爱的人幸福。至于别的,都是瞎掰。
衷心希望,这场敬老院的婚礼如一股清泉,涤荡去我们浮躁动荡的情绪、喋喋不休的抱怨、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我们学会如何真正去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