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的临诊症状及综合防制措施

来源 :养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病毒性腹泻“三剑客”为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腹泻,因其传染性强,是猪场腹泻病防治的重中之重。3种病毒性腹泻病临诊症状较为相似但又各具特点,要在防患于未然的基础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上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强化疫苗免疫、做好猪群保健、快速隔离治疗等综合措施,全面进行预防和控制。
其他文献
为减少热应激给养猪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解决猪热应激问题,文章从猪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影响、危害、综合防控及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文章主要对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策略进行论述,以期在猪生产过程中降低该病带来的损失。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为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母猪不孕、公猪不育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目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养猪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低下、产仔数少,仔猪死淘率高,生长缓慢等,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养猪场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目前我国养猪场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引发因素、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而生猪养殖业作为生猪产业的基础,对于生猪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12项指标,建立生猪养殖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生猪养殖业从养殖业基础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和保障竞争力4个方面对吉林省进行评价,并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吉林省养殖业基础竞争力表现不佳,生猪存栏量少是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养殖效率,增强生猪养殖业核心竞争
2020年10月,广西金秀某猪场仔猪发生腹泻症状,采集新鲜粪便,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为阳性。用中药提取物百立停对发病仔猪治疗,共治疗423头,治愈356头,治愈率84.16%。对未发病仔猪用百立停口服预防,可控制继续传染。百立停产品既可以治疗仔猪病毒性腹泻,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运用现代药理的研究方法,对中药百立停提取物进行药效学研究。用蓖麻油制备腹泻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思密达组、中药百立停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观察中药百立停提取物对小鼠泄泻、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百立停提取物能减轻小鼠腹泻次数,对小肠推进运动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在湘沙猪配套系的培育过程中,为筛选亲本开展了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最终确定了3个专门化品系,并进行了品系间配合力测定。在杂交组合筛选及配合力测定等研究中,将猪的毛色作为一个重要性状进行考虑。文章就湘沙猪配套系培育过程中开展的毛色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资料,为开展猪的毛色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1型(PCV1)于1974年首次发现,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于1998年分离确定,之后引发一系列猪病综合征的PCV2成为研究焦点。近5年,被认为具有致病性的全新基因型猪圆环病毒不断快速出现(PCV3,2016年;PCV4,2019年),PCV2、PCV3也不断变异形成新的亚型甚至亚群,PCV流行毒株日趋复杂。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猪圆环病毒的发现、变异、感染、流行、诊断、疫苗等研究最新进展,为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11月初,福建南平某猪场仔猪开始发病,其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等为主。为确定病因,猪场工作人员采集发病仔猪小肠等组织送至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分别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等病原,结果仅在肠道组织中检测出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且通过对该毒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发现,该毒株与国内流行变异株对应序列同源性超过97.4%,但与疫苗株同源性相对较低,仅为92.2%。因此可判定该猪场流行的PEDV毒株为变异株,此结果为该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
2020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了一场以仔猪呼吸困难、消瘦、皮肤发绀,并有大量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送检4头仔猪的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经过治疗并采取严格的预防免疫措施,该猪场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