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介绍城市贫困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对城市贫困的标准进行界定,并重点运用公平的观点提出解决贫困的方法,主要采用罗尔斯的公平观和阿玛蒂亚森的学说观点论述对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公平观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54-01
城市贫困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非常有必要认真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问题,这不仅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保障人民民生的重要问题。城市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以及国家的后续发展,迫切需要得到相应的解决。
1 城市贫困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1.1 城市贫困的类型
城市贫困分两类,一是绝对城市贫困,是经济收入较低,生活资料的拥有水平较差,认为贫困是在量上达不到满足生存的最起码的一个标准。二是相对城市贫困,不仅体现在一种现实的生活状况,而且反映不同人群之间的生活比较水平。我国目前正在进入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贫困人口的类型出现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下岗职工,部分退休人员;贫困在职职工;由于残疾等因素致贫人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等。
1.2 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
1.2.1 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城市贫困人口
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原来一部分冗余人员由隐形失业变为下岗分流,致使这一部分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及收入,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来保障正常生活,企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化体制中,大部分下岗职工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很难得到良好的再就业机会,同时由于年龄较大,社会上培训这部分人员的机构也有限,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生活陷入贫困的境地。
1.2.2 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且保障功能有限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于90年代,由于时间较短,运行经验不足,导致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适应日益严重的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成本较高,在财政压力和制度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城市贫困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而且目前部分地区存在相应的救助体系,保障水平较低,保障功能有限,尤其是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升,更需要我们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力度。
1.2.3 贫困者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高昂的医疗和养老费用严重影响着这部分人的生活,往往使相对贫困人口转变为绝对贫困人口;另一方面,从贫困者自身来看,这部分人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城市中由于城市贫民的聚居性,他们有着较相同的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技能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使得他们获取工作,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加渺茫。
2 基于公平观点对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于城镇贫困根源的分析,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其看法。其中罗尔斯的公平观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拥有最广泛的完整的同等的自由体系,与所有人的类似自由体系兼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如此的安排:最有利于最不利者,与在机会公正下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位置和职位无关。阿马蒂亚森的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公平的基础,对潜在能力关注的分布,给穷人一个公平的起点。由此,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办法:
2.1 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发展
政府要重视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帮助城市贫困人群尽早摆脱贫困。一方面,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平衡发展,使就业机会合理分布;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应该注重发展服务业及家庭产业。同时,应当加强就业培训、信息咨询和监督与仲裁工作,保证社会公平竞争,保障各类职工的正当权益,以幫助城市贫困家庭通过增加再就业摆脱贫困。
2.2 完善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保障城市贫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但是这只能保障其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权利,对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正常的生活作用不大,应该设法通过制度的制定,使得这一部分人口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提高自己摆脱贫困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基金的筹集力度,确保困难职工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对困难企业职工和贫困群体要制定相对优惠、适当倾斜的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并提高其保障标准。
2.3 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教育及救助力度
教育可以使得城市贫民的子女通过获得知识改变命运,在当前教育费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这一部分教育费用的压力很大,使得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机会,有关部门应采取适当倾斜的救助措施,为其提供适当的学费减免以及资助的方式,解决其教育问题,同时,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得城市贫困人口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其自身的积极性。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公平观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54-01
城市贫困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非常有必要认真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问题,这不仅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保障人民民生的重要问题。城市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以及国家的后续发展,迫切需要得到相应的解决。
1 城市贫困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1.1 城市贫困的类型
城市贫困分两类,一是绝对城市贫困,是经济收入较低,生活资料的拥有水平较差,认为贫困是在量上达不到满足生存的最起码的一个标准。二是相对城市贫困,不仅体现在一种现实的生活状况,而且反映不同人群之间的生活比较水平。我国目前正在进入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贫困人口的类型出现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下岗职工,部分退休人员;贫困在职职工;由于残疾等因素致贫人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等。
1.2 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
1.2.1 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城市贫困人口
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原来一部分冗余人员由隐形失业变为下岗分流,致使这一部分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及收入,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来保障正常生活,企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化体制中,大部分下岗职工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很难得到良好的再就业机会,同时由于年龄较大,社会上培训这部分人员的机构也有限,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生活陷入贫困的境地。
1.2.2 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且保障功能有限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于90年代,由于时间较短,运行经验不足,导致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适应日益严重的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成本较高,在财政压力和制度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城市贫困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而且目前部分地区存在相应的救助体系,保障水平较低,保障功能有限,尤其是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升,更需要我们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力度。
1.2.3 贫困者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高昂的医疗和养老费用严重影响着这部分人的生活,往往使相对贫困人口转变为绝对贫困人口;另一方面,从贫困者自身来看,这部分人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城市中由于城市贫民的聚居性,他们有着较相同的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技能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使得他们获取工作,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加渺茫。
2 基于公平观点对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于城镇贫困根源的分析,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其看法。其中罗尔斯的公平观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拥有最广泛的完整的同等的自由体系,与所有人的类似自由体系兼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如此的安排:最有利于最不利者,与在机会公正下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位置和职位无关。阿马蒂亚森的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公平的基础,对潜在能力关注的分布,给穷人一个公平的起点。由此,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办法:
2.1 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发展
政府要重视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帮助城市贫困人群尽早摆脱贫困。一方面,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平衡发展,使就业机会合理分布;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应该注重发展服务业及家庭产业。同时,应当加强就业培训、信息咨询和监督与仲裁工作,保证社会公平竞争,保障各类职工的正当权益,以幫助城市贫困家庭通过增加再就业摆脱贫困。
2.2 完善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保障城市贫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但是这只能保障其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权利,对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正常的生活作用不大,应该设法通过制度的制定,使得这一部分人口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提高自己摆脱贫困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基金的筹集力度,确保困难职工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对困难企业职工和贫困群体要制定相对优惠、适当倾斜的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并提高其保障标准。
2.3 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教育及救助力度
教育可以使得城市贫民的子女通过获得知识改变命运,在当前教育费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这一部分教育费用的压力很大,使得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机会,有关部门应采取适当倾斜的救助措施,为其提供适当的学费减免以及资助的方式,解决其教育问题,同时,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得城市贫困人口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其自身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