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把好教育出口关,考试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科技学院结合应用型本科培养要求,积极推荐考试改革,在考试中注重团队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注重科研启蒙。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考试改革;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钱兵羽(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为目的,加大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559)、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材料类专业工程训练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省高教改革综合试点项目“通过深化考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研究”(项目编号:JGZ20120124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9-02
考试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出口关,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政府将建立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战略目标,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方法都要与时俱进,高校只有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应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还必须突出社会服务与实践功能,高校要立足“教育”与“实践”的根本,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资源利用模式,突出对专业社会服务与实践职能的培养,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使学生真正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开拓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实践能力。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学校提出“以创建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转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神,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黑龙江科技学院结合专业特点,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加大考试改革力度,培养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考试改革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阶段,中国教育又出现了新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人才,这是人才结构失衡造成的,特别是专业教育与企业脱节、与市场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认识不足,学习无目的,无兴趣。高校正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与市场接轨,因此教育的出口关尤为重要,通过学校科学化的考试方式,转变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尽量做到从应试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变。
二、原有的考试模式
原来的授课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各门课程授课方式大致相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存在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现象。考试方式比较单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考试多为“纸上谈兵”,且以客观题为主,不外乎名词概念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以及计算题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涉及很少。[1]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单调、惧考,不利于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高校必须转变传统考试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方式,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3]
成绩评定方式基本上都是“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以出勤和提问为主,期末考试仅凭一张试卷。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突击背书现象比较严重。
三、改革后考试模式
黑龙江科技学院针对原有考试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强调学生平时学习成效,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并相应地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注重课程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性考核
工科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变为一个个独立的课程,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性被忽略,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黑龙江科技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培养。如铸造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门课程的综合考核。学校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学习,然后进行为期3周的“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简单的实践环节过后,学生又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全过程模拟,模拟后的结果即体现了铸造软件的运用能力,又体现了铸造工艺的设计能力。通过这样的系统性考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考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实行团队考核
(1)实施团队考核。这种考核的出发点就是生产实际。在企业承担大项目的时候,往往是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高校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重点要做好和企业的衔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黑龙江科技学院在“铸造合金熔炼”课程考核中实施了团队考核方案。“铸造合金熔炼”课程重点内容就是铁合金的熔炼,在考试过程中增加熔炼铁合金环节,包括成分的设计、熔炼的操作、样品性能测试等环节。在这些环节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分工协作,3~5人一组,每组上交一份分析报告,教师根据每个人负责内容的完成情况,给出具体的分数。 (2)互问互考方式,在交流中考核。这种考核的方式氛围比较轻松,主要就是小组制,学生先阐述自己观点,组内、组外人员分别提问交流,教师根据交流中的表现予以考核。如“工程材料学”课程在推进考试改革中,增加口试环节,在口试环节中就实施了这种方法。在考试时要求每名学生围绕材料的特点准备论文,在口试考试环节,教师按照论文内容的相关性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学生要进行观点陈述,然后是小组外同学对感兴趣的话题提问,然后是组内同学辩论,每组完成后,教师对每组成员评定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成绩,最终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互问互考方式考核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考试氛围轻松,观点自由,在切磋中学习,在切磋中提高能力,这种考试更突显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会更注重课程前沿知识的研究,在专业中探索,提高其创新意识。
3.实践技能考核
传统的考试只是让学生背会知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黑龙江科技学院在考试环节中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直接实践,亲身体会并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在“焊接冶金学”的考试环节中增加了焊条制作环节,而且制作焊条的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50%。焊条的制作是对学生从成分设计到焊接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系统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更符合市场需求。这种考核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对“坏学生”的看法,他们可能只是不喜欢“背”知识,但动手能力很强,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注重科研启蒙
根据课程性质,考核方式也要不同。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但有些专业课更注重学生专业的拓展和了解,传统的考试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对于“新材料”这样的课程,要更加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课程重点介绍各种类别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种类繁多,涉及各个领域,课堂时间少,信息量大,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的科研启蒙考核。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阅读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围绕每一个新材料主体,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并对对科研论文的格式、文字数量、整体结构、英文摘要、英文参考文献等信息提出要求。课程结束后,学生一般上交6~10篇论文,教师根据学生论文的重复率、格式、新颖性等因素给学生相应的成绩。
这种考核的特点一是学生做好了预习,教师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有利于拓展知识;二是从无趣的填鸭式教育,变为趣味的课程互动教育,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三是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写论文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对日后的科学研究有系统认识,特别是给毕业设计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教师在大量的论文中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教师在评价论文的过程中,也提高的自己知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考试改革是卓越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考试改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成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要转变考试观念,结合社会需要、市场要求,将考试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同时也推动了教学方法地改革,为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70-71.
[2]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9-123.
[3]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6):105-108.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关键词:考试改革;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钱兵羽(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为目的,加大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559)、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材料类专业工程训练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省高教改革综合试点项目“通过深化考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研究”(项目编号:JGZ20120124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9-02
考试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出口关,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政府将建立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战略目标,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方法都要与时俱进,高校只有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应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还必须突出社会服务与实践功能,高校要立足“教育”与“实践”的根本,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资源利用模式,突出对专业社会服务与实践职能的培养,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使学生真正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开拓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实践能力。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学校提出“以创建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转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神,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黑龙江科技学院结合专业特点,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加大考试改革力度,培养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考试改革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阶段,中国教育又出现了新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人才,这是人才结构失衡造成的,特别是专业教育与企业脱节、与市场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认识不足,学习无目的,无兴趣。高校正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与市场接轨,因此教育的出口关尤为重要,通过学校科学化的考试方式,转变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尽量做到从应试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变。
二、原有的考试模式
原来的授课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各门课程授课方式大致相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存在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现象。考试方式比较单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考试多为“纸上谈兵”,且以客观题为主,不外乎名词概念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以及计算题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涉及很少。[1]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单调、惧考,不利于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考试制度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高校必须转变传统考试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方式,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3]
成绩评定方式基本上都是“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以出勤和提问为主,期末考试仅凭一张试卷。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突击背书现象比较严重。
三、改革后考试模式
黑龙江科技学院针对原有考试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强调学生平时学习成效,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并相应地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注重课程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性考核
工科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变为一个个独立的课程,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性被忽略,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黑龙江科技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培养。如铸造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门课程的综合考核。学校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学习,然后进行为期3周的“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简单的实践环节过后,学生又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全过程模拟,模拟后的结果即体现了铸造软件的运用能力,又体现了铸造工艺的设计能力。通过这样的系统性考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考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实行团队考核
(1)实施团队考核。这种考核的出发点就是生产实际。在企业承担大项目的时候,往往是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高校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重点要做好和企业的衔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黑龙江科技学院在“铸造合金熔炼”课程考核中实施了团队考核方案。“铸造合金熔炼”课程重点内容就是铁合金的熔炼,在考试过程中增加熔炼铁合金环节,包括成分的设计、熔炼的操作、样品性能测试等环节。在这些环节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分工协作,3~5人一组,每组上交一份分析报告,教师根据每个人负责内容的完成情况,给出具体的分数。 (2)互问互考方式,在交流中考核。这种考核的方式氛围比较轻松,主要就是小组制,学生先阐述自己观点,组内、组外人员分别提问交流,教师根据交流中的表现予以考核。如“工程材料学”课程在推进考试改革中,增加口试环节,在口试环节中就实施了这种方法。在考试时要求每名学生围绕材料的特点准备论文,在口试考试环节,教师按照论文内容的相关性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学生要进行观点陈述,然后是小组外同学对感兴趣的话题提问,然后是组内同学辩论,每组完成后,教师对每组成员评定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成绩,最终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互问互考方式考核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考试氛围轻松,观点自由,在切磋中学习,在切磋中提高能力,这种考试更突显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会更注重课程前沿知识的研究,在专业中探索,提高其创新意识。
3.实践技能考核
传统的考试只是让学生背会知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黑龙江科技学院在考试环节中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直接实践,亲身体会并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在“焊接冶金学”的考试环节中增加了焊条制作环节,而且制作焊条的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50%。焊条的制作是对学生从成分设计到焊接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系统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更符合市场需求。这种考核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对“坏学生”的看法,他们可能只是不喜欢“背”知识,但动手能力很强,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注重科研启蒙
根据课程性质,考核方式也要不同。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但有些专业课更注重学生专业的拓展和了解,传统的考试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对于“新材料”这样的课程,要更加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课程重点介绍各种类别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种类繁多,涉及各个领域,课堂时间少,信息量大,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的科研启蒙考核。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阅读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围绕每一个新材料主体,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并对对科研论文的格式、文字数量、整体结构、英文摘要、英文参考文献等信息提出要求。课程结束后,学生一般上交6~10篇论文,教师根据学生论文的重复率、格式、新颖性等因素给学生相应的成绩。
这种考核的特点一是学生做好了预习,教师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有利于拓展知识;二是从无趣的填鸭式教育,变为趣味的课程互动教育,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三是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写论文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对日后的科学研究有系统认识,特别是给毕业设计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教师在大量的论文中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教师在评价论文的过程中,也提高的自己知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考试改革是卓越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考试改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成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要转变考试观念,结合社会需要、市场要求,将考试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同时也推动了教学方法地改革,为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70-71.
[2]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9-123.
[3]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6):105-108.
(责任编辑: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