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上巾帼女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孙桥村有一处占地20多亩的废窑地,这块废窑地过去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如今却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奶牛场。乡亲们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俺村里出了一个好闺女,她让我们乡下人也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牛奶。”
  弃商养奶牛
  村民们说的好闺女叫陈高芹,今年35岁。上世纪90年代,养殖业中获利较多的项目当属养奶牛,但养奶牛技术含量高,养殖风险大,一般的农民连见都没有见过奶牛,更别说养了。而且奶牛价高,每头1万~2万元,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陈高芹看到了养殖奶牛的风险,也看到了养殖奶牛的广阔前景。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关闭在城里开设的金银首饰店,全身心投入到奶牛养殖上来。
  2001年,陈高芹通过市场调研和认真分析,承包了村里近50亩耕地,投入资金25万元,从唐山等地引进优质成年奶牛12头,创办了邵伯镇东风奶牛场。
  养奶牛既累又脏,尤其是对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说,更是一件难事。陈高芹不怕脏不怕累,不分昼夜,吃住在养牛场,观察奶牛的生活习性。由于对养奶牛这一行知之甚少,她订阅了一些养殖的期刊,去书店购买了有关书籍,利用空闲时间钻研琢磨,并聘请扬州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当技术顾问。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学习科学养殖技术,如今陈高芹的奶牛场的奶牛个个膘肥体壮,单头奶牛日均产奶25千克,居全市同行业之首。东风奶牛场由于奶牛的体质好,产奶量高,奶质优良,销量不断攀升,效益越来越好。
  规模出效益
  陈高芹不满足现状,一心想把“蛋糕”做大,她卖掉城里的一套商品房和一间店面房,投入资金扩大养殖场规模,2002年又购进60多头奶牛。2003年,她投入资金100万元,收购了本镇一家亏损的奶牛饲养场,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2004年、2005年,陈高芹养殖奶牛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增添了一批先进的设备。
  陈高芹饲养奶牛如同养育自己的孩子,哪头牛需要配种了,哪头牛快要产崽了,她都熟记在心,有时为了接生小牛犊,她通宵守候,直到小牛犊平安出生。辛勤的汗水换回了丰收的喜悦。2006年,她的奶牛场已有奶牛136头,日产奶1.6吨,年产值205万元,创利润50多万元。
  从开始办奶牛场至2008年,陈高芹投入奶牛场的资金共有500多万元。奶牛场占地60余亩,建有标准化牛舍2400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800平方米,购置挤奶设备15台,另有面积为180多亩的牧草种植场1个。在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奶牛场还建起了300平方米日处理牛粪10吨的中型沼气池1座,全面实施生态健康养殖。
  2009年,东风奶牛场存栏奶牛269头,每年向蒙牛乳业集团提供500多吨A级鲜奶,实现产值360多万元,利润60多万元。
  致富惠乡亲
  陈高芹创办奶牛场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奶牛场常年用工12人,季节性用工50余人,他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民。此外,陈高芹还与周边农民签定了种植600亩玉米、牧草合同,无偿提供牛粪给种植户使用,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奶牛养殖是朝阳产业,前景看好。陈高芹计划新建300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让附近的中小奶牛养殖户租用,进行集中养殖,届时奶牛存栏可达700余头。
  陈高琴还打算利用一部分牛粪养殖蚯蚓,建设沼气池,一来可以解决牛粪污染问题,二来养殖的蚯蚓也可以作为药材出售,她的想法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陈高芹多次被评为邵伯镇优秀种养大户,2004年被评为江都市劳动模范,2006年当选为江都市政协委员。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都市人民路16号4楼扶贫协会 邮编:2252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围绕着农民增收,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麦套姜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一般亩产小麦250~300千克、姜2000~2500千克,亩收入2500~35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应选择土质肥沃深厚、排灌方便、保肥保水力强的地块。由于姜需肥量较大,且麦套姜地块1年只有1次耕翻的机会,所以必须施足底肥,
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乌舍村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土岭上,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全是土山。由于该村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穷山沟,山上多是薪炭林和灌木林,村民们就靠人均几分耕地种粮糊口。土地承包到户那几年,他们为了生存,大量毁林开荒,玉米种到了山顶上,几年下来,广种薄收,吃饭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把一座座山头变成了一个个光秃秃的“馒头”。  今天的乌舍村变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支柱产
重商学派和重农学派都强调某一产业劳动的重要性,它们是引导劳动投向争产业发展的理论,这在商品经济的早期阶段,即形成统一的市场以前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形成统一的市场以后
本刊讯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养殖积极性,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4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