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学法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优化 化学学法 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目前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学生已对书本的理论知识产生厌烦,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例如:在第一节课可以先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钻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这样可以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例如在讲解酸碱指示剂与碱的反应时,可穿插这样一个化学小魔术:首先在一张白纸上用石灰水画上几朵花,表演时,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纸上有花,然后用毛笔醮取酚酞,轻轻涂在白纸上时,几朵鲜艳的大红花呈现出来。一条简单的性质:酚酞遇石灰水(是一种碱)变红色,致使学生兴奋不已,惊叹化学的奇妙。酸碱指示剂的知识传授后,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完成,即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的NaOH溶液,5%的H2SO4溶液,5%的紫色石蕊溶液。试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这一趣味实验。学生们兴趣很浓,纷纷动手设计实验,使课堂的气氛十分热烈,并且都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死狗洞”的录像,学生觉得很有趣,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录像里的情景,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训练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
  “对比”是识记知识、掌握知识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可进行以下对比。①概念和理论对比:如氧化剂与还原剂、潮解与风化、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对比;②性质对比:如酸与酸碱指示剂,氧化物,金属,碱,盐反应的现象、条件、产物比较;氧气与铁,碳,镁,磷,硫反应的现象对比;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如氧气与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对比;④物质颜色对比:如蓝色沉淀、蓝色溶液、蓝色晶体的对比等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前,可提醒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气味、状态,实验所需仪器的形状、连接方法,实验发生所需的条件等。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的观察,克服片面性。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强光而忽视了物质颜色、形状的改变,也忽视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该实验时,可着重强调,或重复该实验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当然,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会“看”,还要让学生学会“摸”“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壁来感受反应过程中的放热现象,使学生对于氢气可以作为能源使用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于某些反应速率极快的实验,例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当酸碱中和到达相等点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这时,就应提醒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及时提出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来解决。
  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求异创新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设计,操作实验,指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器材自制实验用具,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对学生在练习和解题时运用的不同方法和技巧要给予肯定,不要打击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标新立异”。在习题解答中,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考虑了可控性的换热网络旁路设计法。基于稳态模型增益的定量计算,推导换热网络稳态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从可控性分析的角度逐一求解换热网络的非方相对增益矩阵,从
诺西肽发酵过程中关键生化参数难以在线测量,给控制与优化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软测量技术来实现关键生化参数的在线估计,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以分阶段的诺西肽发酵过程非结构模型为基础,根据隐函数存在定理进行辅助变量的合理选择;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建模数据按其所属阶段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发酵阶段在线识别模型和对应于各个阶段的局部软测量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
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在Ni片阳极上分别组装TiO2/ZnO纳米棒阵列(TiO2/ZnONRs)和TiO2纳米管阵列(TiO2NTs)。以碱性电解池为基础,采用紫外线辐照阳极,将光催化与电解水有机地耦合在一
通过恒电流电沉积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Ni-Cu合金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表面形态,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苯甲醇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Cu合金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发作期COP
肺保护性通气是指在机械通气时使用合适的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损伤的主要机制为机械通气时肺泡反复开放塌陷造成的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