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精美的文章大多有一条精美的线索贯穿全文,这就是可以用来解读文章、了解主旨的关键词条。有了教学线索的语文课堂,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思路上的内在关联,各环节是独立存在且紧密联系的,会让学生产生环环相扣、互相呼应的课堂感觉。既然教学线索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那如何找出这条贯穿语文课堂的线索呢?笔者认为教者在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之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一、深研文本,找出教学线索
叶圣陶曾说过:“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只有摸清作者的思路,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这样理解才能做到透彻。作为教者,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分析,在此基础上,妙用文本中的关键字眼,进而找出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一位教師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深入钻研课文,找到了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巧妙地以文题中的“破”字来构建课堂,按照“屋破——家破——国破”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寻找“屋破”“家破”的诗句并字斟句酌,进而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探寻“国破”的语句,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得课堂不仅有对文本的解读,更有对作者情感的递进式感悟。这样的教学线索不仅清晰,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二、对接生活,找出教学线索
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将所教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对接,阅读文本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从中找出课堂的教学线索。
我在执教《囚绿记》一文时,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决定以“牵”字来构建这节语文课。首先通过学生表演生活中“牵手”的动作场景,体会“牵”字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囚绿时为何用‘牵’这个动词、可以将‘牵’换为‘扯’吗”,接着带领学生结合文本厘清是什么牵动了作者的心,抛出疑问“常春藤为什么会让离开北平的作者牵肠挂肚”,最后启发学生想象若干年后作者再次回到北平面对常春藤时会有怎样的动作,是否还会“牵”常春藤。整个课堂围绕“牵”这个线索,按照“表演‘牵’的动作,品味‘牵’的内涵,探寻‘牵’的缘由,思索‘牵’的可能”这个思路逐层展开,这样由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巧妙对接,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神采飞扬,也使得语文课堂光彩夺目。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对接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而确定的教学线索无疑是摇动、推动、唤醒学生的催化剂。
三、利用矛盾,找出教学线索
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利用文本中的矛盾,引发学生生出疑问,从而确定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孔乙己》一文,有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在读完这句话后,立马举手提出自己的疑惑“文中‘大约’与‘的确’这两个词的意思矛盾,现代文豪鲁迅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学生提出疑问后,这位教师就将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线索,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是否围绕矛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深入阅读了文本,而且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最终形成了共识。整节课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这不仅使得课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而且让学生觉得整节课有纲可依,有轨可寻。
四、巧换标点,找出教学线索
目前,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一些名家名篇,不仅文章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连标点符号,也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巧换标点,引导学生追溯作者使用原来标点的缘由,通过一组标点符号来确定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我将文末“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句末的标点符号换成“?”,引导孩子结合文本甄别两种不同标点符号各自所蕴含的文本信息和情感,通过标点符号的变化,孩子们深入文本内部,明确了作者在这里运用句号的缘由:并不是豆好吃、戏好看,而是一起看戏的人、吃豆的情景让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此基础上,再次追问,如果让你给文末的这句话换个句末符号,你会换成哪个标点符号?有学生提出换成“!”的看法,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学生们结合文本追溯不同标点符号的缘由,对文本有了崭新的体会,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对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线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相信在深入研读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接学生的生活,于矛盾处生疑,通过标点符号的变换,必然能够找寻出语文课堂的线索,以这条线索为枝干,深入浅出地串联起整堂语文课,这样的课堂必然会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吉庆初中(226693)
一、深研文本,找出教学线索
叶圣陶曾说过:“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只有摸清作者的思路,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这样理解才能做到透彻。作为教者,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分析,在此基础上,妙用文本中的关键字眼,进而找出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一位教師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深入钻研课文,找到了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巧妙地以文题中的“破”字来构建课堂,按照“屋破——家破——国破”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寻找“屋破”“家破”的诗句并字斟句酌,进而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探寻“国破”的语句,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得课堂不仅有对文本的解读,更有对作者情感的递进式感悟。这样的教学线索不仅清晰,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二、对接生活,找出教学线索
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将所教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对接,阅读文本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从中找出课堂的教学线索。
我在执教《囚绿记》一文时,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决定以“牵”字来构建这节语文课。首先通过学生表演生活中“牵手”的动作场景,体会“牵”字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囚绿时为何用‘牵’这个动词、可以将‘牵’换为‘扯’吗”,接着带领学生结合文本厘清是什么牵动了作者的心,抛出疑问“常春藤为什么会让离开北平的作者牵肠挂肚”,最后启发学生想象若干年后作者再次回到北平面对常春藤时会有怎样的动作,是否还会“牵”常春藤。整个课堂围绕“牵”这个线索,按照“表演‘牵’的动作,品味‘牵’的内涵,探寻‘牵’的缘由,思索‘牵’的可能”这个思路逐层展开,这样由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巧妙对接,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神采飞扬,也使得语文课堂光彩夺目。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对接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而确定的教学线索无疑是摇动、推动、唤醒学生的催化剂。
三、利用矛盾,找出教学线索
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利用文本中的矛盾,引发学生生出疑问,从而确定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孔乙己》一文,有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在读完这句话后,立马举手提出自己的疑惑“文中‘大约’与‘的确’这两个词的意思矛盾,现代文豪鲁迅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学生提出疑问后,这位教师就将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线索,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是否围绕矛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深入阅读了文本,而且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最终形成了共识。整节课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这不仅使得课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而且让学生觉得整节课有纲可依,有轨可寻。
四、巧换标点,找出教学线索
目前,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一些名家名篇,不仅文章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连标点符号,也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巧换标点,引导学生追溯作者使用原来标点的缘由,通过一组标点符号来确定课堂的教学线索。
如,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我将文末“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句末的标点符号换成“?”,引导孩子结合文本甄别两种不同标点符号各自所蕴含的文本信息和情感,通过标点符号的变化,孩子们深入文本内部,明确了作者在这里运用句号的缘由:并不是豆好吃、戏好看,而是一起看戏的人、吃豆的情景让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此基础上,再次追问,如果让你给文末的这句话换个句末符号,你会换成哪个标点符号?有学生提出换成“!”的看法,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学生们结合文本追溯不同标点符号的缘由,对文本有了崭新的体会,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对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线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相信在深入研读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接学生的生活,于矛盾处生疑,通过标点符号的变换,必然能够找寻出语文课堂的线索,以这条线索为枝干,深入浅出地串联起整堂语文课,这样的课堂必然会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吉庆初中(22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