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般学习质量评价方法与体系很难很好的适应于听障学生。因此,有必要针对听障学生特征,构建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概述,进而从要点与模式着手,分析了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引言
所谓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给予价值判断的历程。与普通学生相比,听障学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听障学生的感知觉特征;二是听障学生的记忆特点。针对听障综合性学习,教师应利用质量评价的方法,有系统且有效的了解听障学生的特性和能力表现,根据质量评价的结果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听障学生特色的教学设计。现有学习质量评价难以全面、真实的掌握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现状,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听障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科学地全面地把握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际状况。从实践方面,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地开展听障学生学习质量调查,初步掌握听障学生学习质量的现状,并且能为进一步掌握视障、智障等其他特殊学生学习质量的现状提供借鉴。
2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质量评价在适应综合性学习的应用上,和普通学习并无太大差异,因此一般的测量和质量评价技巧上,可以使用在适应综合性学习上。适应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质量评价,主要是为了筛选、构建相应课程,以及为对听障学生进行评价、诊断、教学计划等目的而实施(钟毅平,谭千保,方柳,2006)。质量评价主要是由测验专家、教育心理学者等执行,质量评价时选用和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测验,来探讨听障学生经历了某一课程学习后的成绩。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医教结合”的理念,其有机地融合和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有效地对残疾孩子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能够有效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特教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相关文献大多都是从特校听障学生单一学科教学角度研究,很少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过程,而且当前还没有衡量特校听障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体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背景下,很难从宏观角度把握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状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学习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适应教学模式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学生主动探索的转变,适应从学问性知识的学习向真实生活训练、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学习质量评价应该朝着多元化、动态化、情境化、质化和互动协作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对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构。
3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3.1评价体系的构成
除成绩之外,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还应包括情感培养、民族融合、身心发展等多项内容。一般而言,针对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必须要有明确的质量评价目的(李启隆,李明,将雪峰,2007)。由于听障学生的特性差异很大,所以在对听障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时,必须了解到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生能够做什么?第二,评价应根据教学目标。因为通过质量评价可以了解到听障学生在学习上的特别需求,而一切教学活动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质量评价也应以教学目标为根据来拟定质量评价计划与内容,确保使目标、教材与质量评价互为连贯。第三,应考虑学生身心成熟度与个别差异。不同的学生在身心成熟度、能力水准、认知及各种经验上都有所不同。对听障学生而言,个别差异尤其明显,更应了解到听障学生的主要缺陷。第四,制定可达成的目标。质量评价的内容及其标准的设定,必须依据听障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制定,所以通过适当的质量评价可以了解到听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制定可达成的长、短期目标,并可作为教学决策规划与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周朝坤,张盼盼,2012)。第五,注意其适当性。对于质量评价的内容、时间与过程的安排,必须具备个别化的特色,按照听障学生的能力水准及状况来调整,指导的方式也应力求简单。
3.2评价体系应用的保障因素
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是经过某种特定程序,选择适当的测验方法,运用具体化标准,作为教学效果的判断,以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进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该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验方法和经过测验后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该如何处理,并加以解释和应用。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编制既然是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必须要能够判断测验质量的好坏,即判定测验的信度、效度、临界值和实用性。所谓信度,就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成绩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也即指同一群受试者,在同一测验上,数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一般检验信度的方法有:再测法、折半法、复本法、变异数分析法等(党建强,刘建平,鞠晨,2005)。效度是指一個测验能够达到预期的程度。效度的种类一般而言可分为外在效度、内在效度、关联效度及建构效度。临界值是代表一个特定群体的数值,可比较测验成绩的一个标准依据。其作用可让教师了解学生能力的高低;可让教师比较两种不同测验成绩的好坏;可让教师知道学习或培训的效果。选取及编制测验时,固然要考虑到信度、效度、客观性及临界值等标准,施测时也应考虑时间、教室、器材设备、人员、经费及可行性等实际的因素。
3.3评价方案实践
首先是选择评价对象。被试对象应为进行综合性学习听障学生,参照组为未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听障学生。由于这一生理缺陷,致使听障学生在心理上、语言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语言方面,由于听力障碍,听障学生无法和正常学生一样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语言表达水平和阅读能力与年龄不同步。这两点在选择评价对象时应给予关注,尽量能够得到听障学生的认同。其次是在上述体系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设计。在问卷的编制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每题只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出现在同一个题目中,造成题目似是而非;题目数量适中,题目过多,作答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敷衍塞责或不予回答,题目过少则无法保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以至影响研究结论,问卷预计2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作答,避免询问有关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最后是数据处理,有效问卷所得数据可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差异检验主要采用t检验。在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钟毅平,谭千保,方柳.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第1期.
[2]李启隆,李明,将雪峰.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6期.
[3]周朝坤,张盼盼.听障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析[J].西藏教育,2012年第1期.
[4]党建强,刘建平,鞠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5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引言
所谓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给予价值判断的历程。与普通学生相比,听障学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听障学生的感知觉特征;二是听障学生的记忆特点。针对听障综合性学习,教师应利用质量评价的方法,有系统且有效的了解听障学生的特性和能力表现,根据质量评价的结果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听障学生特色的教学设计。现有学习质量评价难以全面、真实的掌握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现状,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听障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科学地全面地把握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际状况。从实践方面,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地开展听障学生学习质量调查,初步掌握听障学生学习质量的现状,并且能为进一步掌握视障、智障等其他特殊学生学习质量的现状提供借鉴。
2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质量评价在适应综合性学习的应用上,和普通学习并无太大差异,因此一般的测量和质量评价技巧上,可以使用在适应综合性学习上。适应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质量评价,主要是为了筛选、构建相应课程,以及为对听障学生进行评价、诊断、教学计划等目的而实施(钟毅平,谭千保,方柳,2006)。质量评价主要是由测验专家、教育心理学者等执行,质量评价时选用和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测验,来探讨听障学生经历了某一课程学习后的成绩。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医教结合”的理念,其有机地融合和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有效地对残疾孩子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能够有效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特教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相关文献大多都是从特校听障学生单一学科教学角度研究,很少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过程,而且当前还没有衡量特校听障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体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背景下,很难从宏观角度把握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状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学习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适应教学模式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学生主动探索的转变,适应从学问性知识的学习向真实生活训练、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学习质量评价应该朝着多元化、动态化、情境化、质化和互动协作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对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构。
3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3.1评价体系的构成
除成绩之外,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还应包括情感培养、民族融合、身心发展等多项内容。一般而言,针对听障学生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必须要有明确的质量评价目的(李启隆,李明,将雪峰,2007)。由于听障学生的特性差异很大,所以在对听障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时,必须了解到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生能够做什么?第二,评价应根据教学目标。因为通过质量评价可以了解到听障学生在学习上的特别需求,而一切教学活动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质量评价也应以教学目标为根据来拟定质量评价计划与内容,确保使目标、教材与质量评价互为连贯。第三,应考虑学生身心成熟度与个别差异。不同的学生在身心成熟度、能力水准、认知及各种经验上都有所不同。对听障学生而言,个别差异尤其明显,更应了解到听障学生的主要缺陷。第四,制定可达成的目标。质量评价的内容及其标准的设定,必须依据听障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制定,所以通过适当的质量评价可以了解到听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制定可达成的长、短期目标,并可作为教学决策规划与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周朝坤,张盼盼,2012)。第五,注意其适当性。对于质量评价的内容、时间与过程的安排,必须具备个别化的特色,按照听障学生的能力水准及状况来调整,指导的方式也应力求简单。
3.2评价体系应用的保障因素
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是经过某种特定程序,选择适当的测验方法,运用具体化标准,作为教学效果的判断,以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进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该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验方法和经过测验后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该如何处理,并加以解释和应用。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编制既然是综合性学习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必须要能够判断测验质量的好坏,即判定测验的信度、效度、临界值和实用性。所谓信度,就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成绩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也即指同一群受试者,在同一测验上,数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一般检验信度的方法有:再测法、折半法、复本法、变异数分析法等(党建强,刘建平,鞠晨,2005)。效度是指一個测验能够达到预期的程度。效度的种类一般而言可分为外在效度、内在效度、关联效度及建构效度。临界值是代表一个特定群体的数值,可比较测验成绩的一个标准依据。其作用可让教师了解学生能力的高低;可让教师比较两种不同测验成绩的好坏;可让教师知道学习或培训的效果。选取及编制测验时,固然要考虑到信度、效度、客观性及临界值等标准,施测时也应考虑时间、教室、器材设备、人员、经费及可行性等实际的因素。
3.3评价方案实践
首先是选择评价对象。被试对象应为进行综合性学习听障学生,参照组为未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听障学生。由于这一生理缺陷,致使听障学生在心理上、语言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语言方面,由于听力障碍,听障学生无法和正常学生一样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语言表达水平和阅读能力与年龄不同步。这两点在选择评价对象时应给予关注,尽量能够得到听障学生的认同。其次是在上述体系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设计。在问卷的编制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每题只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出现在同一个题目中,造成题目似是而非;题目数量适中,题目过多,作答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敷衍塞责或不予回答,题目过少则无法保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以至影响研究结论,问卷预计2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作答,避免询问有关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最后是数据处理,有效问卷所得数据可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差异检验主要采用t检验。在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钟毅平,谭千保,方柳.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第1期.
[2]李启隆,李明,将雪峰.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6期.
[3]周朝坤,张盼盼.听障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析[J].西藏教育,2012年第1期.
[4]党建强,刘建平,鞠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