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对于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亦是如此,目前刑事诉讼法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庞杂琐碎、课堂效率低下;课堂上的单向输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等,然而刑事诉讼法学的特点却决定了其与翻转式课堂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但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课前视频资料的制作、考核方式的改革等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 翻转课堂 刑事诉讼法学 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警官学院院级教研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刑事讼诉法学教学创新”之成果,项目编号:JYXM2015008。
作者简介:沈晶,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及证据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216
一、“互联网 ”时代给高校教学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教学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之上知识的获取方便快捷,只需要轻点鼠标,各种视频、音频、文字形式的海量信息即无穷无尽奔涌而来,传统的高校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知识的内化,如果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仅仅只是知识的单向输出,那么互联网的存在即可轻易胜任,甚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所以在此我们必须反思高等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除了知识的单向输出之外我们还能为学生提供什么不同于互联网的教育产品?在知识的获取如此便捷低廉的今天高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所以不光要关注知识输出的内容与形式,而要尤其关注知识接受的效果,即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过程,高校教学采用面对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与互联网上的学习相对无疑成本更高,学习的时间、地点、教材选用等灵活性有所欠缺,但这种方式也有其显著的优点,即可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及时追踪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并适时适事地进行调整,因此对于传统高校教学中教师只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应予以纠正,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在学生获取知识来源途径大为扩展的情况之下,高校教师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有效内化之上,翻转式课堂即为其中有效方式之一。
二、刑事诉讼法教学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庞杂琐碎,课堂效率低下
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是极具理论性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及刑事诉讼实践、相关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法等。与刑法学相比,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相对清晰明了,但是刑事程序法律庞杂琐碎,实践性强。尤其是在涉及不同诉讼阶段的诉讼程序的知识部分,由于程序本身即是我们办事的方法、步骤、途径和手段等,所以给学生讲清楚程序本身并不困难,也不难理解,但问题在于程序本身涉及诸多细节问题,事无巨细地讲清楚这些枝节问题,不仅使得课堂枯燥无趣,而且很容易耗尽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的效率低下,但若将课堂的重点仅限于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这些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易出错的细节问题,那么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如何将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尽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是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课堂设计的。
(二)课堂上的单向输出
传统的法学教学课堂上,以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个话筒一支粉笔为特点,再稍近年代再以多媒体设备加入为标配。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作知识的单向输出,但这种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近些年其效果日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以往知识被少数学者垄断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知識被少数人掌握,人们接触知识渠道有限的年代,这种讲授式的知识传播方式是有效的,因为知识的稀缺性很容易促发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但是当今社会,人们接触知识的方法途径简便高效低廉,学生可能以更新鲜更有趣更灵活的方式去获取更前沿更鲜活的资讯,这种知识输出方式优势已不复存在。其次,在电子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持续时间缩短,且很容易流连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也降低了课堂授课的效果。其三,高校教师也可能囿于其他各种原因诸如科研、职称等,对于教学、授课、备课的重视不够,课堂授课内容的准备不充分,这又近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涉及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高的法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以往的法学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实训课程、毕业实习等方式进行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强化这一能力。但多年的教学实际效果显示,上述方法的实施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以学生组织模拟法庭为例,从实施意图而言,是希望学生从最初选择案例到最后组织一场完整的法庭庭审过程,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庭审程序,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学习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证据规则的能力,以便在将来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但多年来的实际演练效果显示模拟法庭对于学生形成法律思维、熟悉法律程序的作用是比较局限的,且不说参与人员的有限性,整个模拟法庭的过程一般演化为对已经成形案例的表演和重现,对于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触及但作用非常有限。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式课堂的特点
传统课堂以老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复习为主要模式,而翻转式课堂则一般模式为老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完成其他规定任务——回到课堂进行师生互动、答疑、完成作业等,翻转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如下特点:
1.课堂任务发生改变。如前述,传统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知识的讲授和知识的单向输出,而翻转式课堂着重点在知识的内化,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有效沟通与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得抽象的知识实现内化。
关键词 “互联网 ” 翻转课堂 刑事诉讼法学 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警官学院院级教研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刑事讼诉法学教学创新”之成果,项目编号:JYXM2015008。
作者简介:沈晶,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及证据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216
一、“互联网 ”时代给高校教学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教学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之上知识的获取方便快捷,只需要轻点鼠标,各种视频、音频、文字形式的海量信息即无穷无尽奔涌而来,传统的高校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知识的内化,如果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仅仅只是知识的单向输出,那么互联网的存在即可轻易胜任,甚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所以在此我们必须反思高等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除了知识的单向输出之外我们还能为学生提供什么不同于互联网的教育产品?在知识的获取如此便捷低廉的今天高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所以不光要关注知识输出的内容与形式,而要尤其关注知识接受的效果,即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过程,高校教学采用面对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与互联网上的学习相对无疑成本更高,学习的时间、地点、教材选用等灵活性有所欠缺,但这种方式也有其显著的优点,即可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及时追踪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并适时适事地进行调整,因此对于传统高校教学中教师只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应予以纠正,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在学生获取知识来源途径大为扩展的情况之下,高校教师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有效内化之上,翻转式课堂即为其中有效方式之一。
二、刑事诉讼法教学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庞杂琐碎,课堂效率低下
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是极具理论性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及刑事诉讼实践、相关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法等。与刑法学相比,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相对清晰明了,但是刑事程序法律庞杂琐碎,实践性强。尤其是在涉及不同诉讼阶段的诉讼程序的知识部分,由于程序本身即是我们办事的方法、步骤、途径和手段等,所以给学生讲清楚程序本身并不困难,也不难理解,但问题在于程序本身涉及诸多细节问题,事无巨细地讲清楚这些枝节问题,不仅使得课堂枯燥无趣,而且很容易耗尽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的效率低下,但若将课堂的重点仅限于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这些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易出错的细节问题,那么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如何将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尽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是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课堂设计的。
(二)课堂上的单向输出
传统的法学教学课堂上,以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个话筒一支粉笔为特点,再稍近年代再以多媒体设备加入为标配。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作知识的单向输出,但这种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近些年其效果日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以往知识被少数学者垄断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知識被少数人掌握,人们接触知识渠道有限的年代,这种讲授式的知识传播方式是有效的,因为知识的稀缺性很容易促发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但是当今社会,人们接触知识的方法途径简便高效低廉,学生可能以更新鲜更有趣更灵活的方式去获取更前沿更鲜活的资讯,这种知识输出方式优势已不复存在。其次,在电子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持续时间缩短,且很容易流连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也降低了课堂授课的效果。其三,高校教师也可能囿于其他各种原因诸如科研、职称等,对于教学、授课、备课的重视不够,课堂授课内容的准备不充分,这又近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涉及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高的法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以往的法学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实训课程、毕业实习等方式进行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强化这一能力。但多年的教学实际效果显示,上述方法的实施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以学生组织模拟法庭为例,从实施意图而言,是希望学生从最初选择案例到最后组织一场完整的法庭庭审过程,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庭审程序,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学习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证据规则的能力,以便在将来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但多年来的实际演练效果显示模拟法庭对于学生形成法律思维、熟悉法律程序的作用是比较局限的,且不说参与人员的有限性,整个模拟法庭的过程一般演化为对已经成形案例的表演和重现,对于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触及但作用非常有限。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式课堂的特点
传统课堂以老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复习为主要模式,而翻转式课堂则一般模式为老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完成其他规定任务——回到课堂进行师生互动、答疑、完成作业等,翻转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如下特点:
1.课堂任务发生改变。如前述,传统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知识的讲授和知识的单向输出,而翻转式课堂着重点在知识的内化,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有效沟通与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得抽象的知识实现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