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11日,上海初冬太阳暖暖的一天, 我来到张浩波先生的寓所。八十高龄的张浩波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20世纪60年代,我在上海市团委任书记。”张浩波打开话匣子。
有一天,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曹荻秋找张浩波,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他说,周总理和农垦部王震部长给上海一个任务,希望上海每年动员、组织两三万知识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保卫边疆。
这件事情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是祖国的西大门,1962年伊塔事件,新疆兵团对维护国家主权,稳定社会秩序,起了关键作用。新疆兵团是支老部队,有光荣传统,但是需要补充新鲜血液,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去充实。
上海呢,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三年困难时期,工厂下马,经济紧缩,一大批高中、初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又上不了大学,游荡在社会上,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家庭、社会压力都很大。
团市委要抓好这件事,先做一个计划报市委。
这件事牵扯到方方面面。虽然上海20世纪50年代就动员知青到江西、安徽、湖北垦荒建设,又大张旗鼓学雷锋,宣传“好儿女志在四方”。但是,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人是很留恋上海的,要去边远的新疆,而且是到农场,青年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需要一方面做好青年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首先是家长,也要支持这件事情。
张浩波向市委建议,宣传、社会舆论先导很重要,共青团、工会、妇联、区委、社会方方面面都要重视、配合。上海知青去了新疆,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学习条件的安排很要紧,上海、新疆也要互动起来。
“王震部长到上海很多次,他到上海我要向他汇报工作。和王震部长见面谈话至少有三次。”
王震将军指示张浩波,先组织骨干到团校培训。他说:“我给你们添把劲儿。”他亲自去团校动员、演讲。他的湖南口音很重,但是讲得很幽默,很风趣,很有鼓舞性,不是大家原来想象中的军人、武人。他讲,新疆的哈密瓜好吃,你们这些小青年,不能只想着吃哈密瓜,要拿起坎土曼,种出更多更甜的哈密瓜。自己种出的哈密瓜,送给上海老娘亲,吃起来更甜!讲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断鼓掌。
给张浩波最深的印象是王部长做宣传鼓动工作讲实话,不回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困难。他说到:“以后带你们的人,领导你们的人,好些都是大老粗。但是你们不要看不起他们,他们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都是打江山的英雄。你们向他们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要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这些方面他讲得很具体,确确实实是知识青年到新疆以后会产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他都想到了。
王震部长对团委领导强调,要坚持自愿的原则,要通过青年中的团员、团干部去做工作,一个人带动两个人,两个人带动四个人,四个人带动八个人,像滚雪球一样。一定要自己要求去。要如实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艰苦的创业过程。要讲清楚到兵团的意义,对祖国的意义,对自己的意义。
光是团委讲大道理還不行,团委还请了许多新疆的老同志来上海,介绍新疆的情况。“阿克苏的林海清师长、杜政委都来上海,他们做报告我都陪着的。一场报告少则几百人,多则千把人。讲三五九旅、南泥湾。唱南泥湾的歌,那时很流行。放映介绍开垦塔里木的纪录片。胡杨林啊,林带啊,条田、干渠、毛渠,好多知识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到的。林师长在阿克苏农一师,所以阿克苏上海知青去得最多,有四万多人,差不多有一半上海知青在阿克苏。”
过去,能够在上海有点生存条件的,是不会离开上海的。张浩波原来以为动员上海青年到外地去很不容易,特别是到边疆去,到几千里以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要当兵又要务农。但报名去新疆的青年很踊跃,出乎张浩波预料。
有些小青年,父母不让他去,把他反锁在家里,他趁父母出门,从窗口跳下来,跑去报名。“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这些口号很响亮啊!
许多功课很好的很优秀的学生,考上大学不去大学报名,报名去兵团。市委常委、教育卫生部部长杨西光找张浩波,他说:“浩波啊,你们这样子搞不行呀,不能把我的尖子人才弄得书都不要念了,要到兵团去呀。到新疆去我们支持呀,但是我学校还要培养人才呀。尖子学生都要去新疆兵团,我的学校怎么办呀!”
那些尖子学生报名的比例还相当高。团市委和学校达成协议,一起做说服工作,说服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继续升学。那个时候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优秀青年很多。
这是时代潮流。
有些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平时养养花养养鸟,过得非常悠闲,在社会潮流影响下,最后放弃了他们的生活也报名去新疆兵团。还有很多高干子弟,也去了兵团,曹荻秋的内弟就去了新疆兵团。
“那时候工作做得很扎实,很细。为了安排好知青到兵团的生活,当时去兵团一个知青,要配给兵团一千元钱。农垦部出两百元,上海市出八百元,考虑得很周到。”
每一批青年走,市区领导都去欢送,像参军一样很有光荣感。
“后来,胡耀邦同志对我讲,浩波呀,你要有心理准备,王胡子相中你了,你准备去新疆兵团。那里去了那么多上海青年,怎么做他们的工作呢?你到兵团去,英雄有用武之地嘛。”
那时候是党叫到哪里就去哪里,张浩波回来就对家里讲,准备去新疆,建设大西北。
1965年,张浩波带着上海市委、团市委的嘱托,到新疆去对上海青年到兵团以后的生活、工作情况做些调研。他发现南北疆的生活、工作条件还是有很大差异。北面像石河子,条件好些,工业要多些,南面条件差,没有什么工业。长远发展看,上海知青要扎下根,发挥他们的才能,兵团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创造上海知青安居乐业的环境和条件。
在新疆的时候,张浩波给农垦部副部长、兵团张仲瀚政委汇报了这个意见。张仲瀚政委早有这个意愿,从上海引进一些工业。他说,你们上海来了大批知识青年,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支持。如果能从工业技术力量方面支援我们一下就更好了。
回到上海后,张浩波做了专题汇报。组织上很快就有了行动,准备从上海拆迁一部分工厂到新疆兵团,请兵团开列最需要什么项目的单子。
“1966年6月,张仲瀚政委来上海。在文化广场,张政委给一万四千多名青年做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新疆兵团的情况,赞扬了到兵团的上海知青。张政委讲话水平很高,轰动上海。张政委带来一个单子,上海市委已经有了初步规划,搬迁一批厂子到新疆,技术支援兵团经济发展。技术人员、老工人去兵团的政策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带徒弟,帮助兵团搞建设,两年、三年,需要的话五年也可以。徒弟培养好了,厂子建好了,愿意回上海的就回来,户口不迁。”
工作进展到这一步,“文革”来了。上海当时是真心实意想扶持兵团一把,既解决上海知青扎根的问题,又为支持兵团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出一点儿力气。“1966年上半年还在继续做动员上海青年去新疆的工作,学生一串联,宋日昌、我、王克,我们都被拉去批斗了。兵团也乱了,‘文革’到处都冲乱了。”
“1988年,我离休了,和老伴自费去新疆旅游。在路上买西瓜,碰到几个上海知青。他们中有人认出了我,因为我给他们做过很多次报告。大家一番感叹。我问他们,来新疆后悔不后悔?他们讲,后悔不后悔,总归是自己的选择。我说你们想不想回上海,他们说,退休了以后可能会叶落归根,但是孩子在新疆上学、在新疆工作了,根扎在新疆了,新疆总归也是要来的。
“知青赴疆的事情过去四五十年了,现在想想,王震部长提出这样一个决策,动员上海知青去兵团,不仅仅是关系一个兵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解决上海青年就业的问题,他是立足国家的建设,青年一代的教育培养,兵团的发展,很有战略眼光。”
十万上海知青到新疆兵团,引领了时代之风,对新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文革”后期遍及全国的上山下乡不是一回事儿,情况完全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动机不一样,事情的性质不一样。
曾任兵团农八师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协主席的陆振欧前辈,保存有两张留影于上海锦江饭店的老照片: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赴沪招生工作组全体工作干部合影留念,诠释兵团最早招收城市知识青年的历史。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西长城——新疆兵团一甲子》 )
有一天,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曹荻秋找张浩波,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他说,周总理和农垦部王震部长给上海一个任务,希望上海每年动员、组织两三万知识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保卫边疆。
这件事情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是祖国的西大门,1962年伊塔事件,新疆兵团对维护国家主权,稳定社会秩序,起了关键作用。新疆兵团是支老部队,有光荣传统,但是需要补充新鲜血液,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去充实。
上海呢,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三年困难时期,工厂下马,经济紧缩,一大批高中、初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又上不了大学,游荡在社会上,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家庭、社会压力都很大。
团市委要抓好这件事,先做一个计划报市委。
这件事牵扯到方方面面。虽然上海20世纪50年代就动员知青到江西、安徽、湖北垦荒建设,又大张旗鼓学雷锋,宣传“好儿女志在四方”。但是,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人是很留恋上海的,要去边远的新疆,而且是到农场,青年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需要一方面做好青年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首先是家长,也要支持这件事情。
张浩波向市委建议,宣传、社会舆论先导很重要,共青团、工会、妇联、区委、社会方方面面都要重视、配合。上海知青去了新疆,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学习条件的安排很要紧,上海、新疆也要互动起来。
“王震部长到上海很多次,他到上海我要向他汇报工作。和王震部长见面谈话至少有三次。”
王震将军指示张浩波,先组织骨干到团校培训。他说:“我给你们添把劲儿。”他亲自去团校动员、演讲。他的湖南口音很重,但是讲得很幽默,很风趣,很有鼓舞性,不是大家原来想象中的军人、武人。他讲,新疆的哈密瓜好吃,你们这些小青年,不能只想着吃哈密瓜,要拿起坎土曼,种出更多更甜的哈密瓜。自己种出的哈密瓜,送给上海老娘亲,吃起来更甜!讲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断鼓掌。
给张浩波最深的印象是王部长做宣传鼓动工作讲实话,不回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困难。他说到:“以后带你们的人,领导你们的人,好些都是大老粗。但是你们不要看不起他们,他们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都是打江山的英雄。你们向他们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要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这些方面他讲得很具体,确确实实是知识青年到新疆以后会产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他都想到了。
王震部长对团委领导强调,要坚持自愿的原则,要通过青年中的团员、团干部去做工作,一个人带动两个人,两个人带动四个人,四个人带动八个人,像滚雪球一样。一定要自己要求去。要如实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艰苦的创业过程。要讲清楚到兵团的意义,对祖国的意义,对自己的意义。
光是团委讲大道理還不行,团委还请了许多新疆的老同志来上海,介绍新疆的情况。“阿克苏的林海清师长、杜政委都来上海,他们做报告我都陪着的。一场报告少则几百人,多则千把人。讲三五九旅、南泥湾。唱南泥湾的歌,那时很流行。放映介绍开垦塔里木的纪录片。胡杨林啊,林带啊,条田、干渠、毛渠,好多知识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到的。林师长在阿克苏农一师,所以阿克苏上海知青去得最多,有四万多人,差不多有一半上海知青在阿克苏。”
过去,能够在上海有点生存条件的,是不会离开上海的。张浩波原来以为动员上海青年到外地去很不容易,特别是到边疆去,到几千里以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要当兵又要务农。但报名去新疆的青年很踊跃,出乎张浩波预料。
有些小青年,父母不让他去,把他反锁在家里,他趁父母出门,从窗口跳下来,跑去报名。“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这些口号很响亮啊!
许多功课很好的很优秀的学生,考上大学不去大学报名,报名去兵团。市委常委、教育卫生部部长杨西光找张浩波,他说:“浩波啊,你们这样子搞不行呀,不能把我的尖子人才弄得书都不要念了,要到兵团去呀。到新疆去我们支持呀,但是我学校还要培养人才呀。尖子学生都要去新疆兵团,我的学校怎么办呀!”
那些尖子学生报名的比例还相当高。团市委和学校达成协议,一起做说服工作,说服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继续升学。那个时候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优秀青年很多。
这是时代潮流。
有些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平时养养花养养鸟,过得非常悠闲,在社会潮流影响下,最后放弃了他们的生活也报名去新疆兵团。还有很多高干子弟,也去了兵团,曹荻秋的内弟就去了新疆兵团。
“那时候工作做得很扎实,很细。为了安排好知青到兵团的生活,当时去兵团一个知青,要配给兵团一千元钱。农垦部出两百元,上海市出八百元,考虑得很周到。”
每一批青年走,市区领导都去欢送,像参军一样很有光荣感。
“后来,胡耀邦同志对我讲,浩波呀,你要有心理准备,王胡子相中你了,你准备去新疆兵团。那里去了那么多上海青年,怎么做他们的工作呢?你到兵团去,英雄有用武之地嘛。”
那时候是党叫到哪里就去哪里,张浩波回来就对家里讲,准备去新疆,建设大西北。
1965年,张浩波带着上海市委、团市委的嘱托,到新疆去对上海青年到兵团以后的生活、工作情况做些调研。他发现南北疆的生活、工作条件还是有很大差异。北面像石河子,条件好些,工业要多些,南面条件差,没有什么工业。长远发展看,上海知青要扎下根,发挥他们的才能,兵团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创造上海知青安居乐业的环境和条件。
在新疆的时候,张浩波给农垦部副部长、兵团张仲瀚政委汇报了这个意见。张仲瀚政委早有这个意愿,从上海引进一些工业。他说,你们上海来了大批知识青年,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支持。如果能从工业技术力量方面支援我们一下就更好了。
回到上海后,张浩波做了专题汇报。组织上很快就有了行动,准备从上海拆迁一部分工厂到新疆兵团,请兵团开列最需要什么项目的单子。
“1966年6月,张仲瀚政委来上海。在文化广场,张政委给一万四千多名青年做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新疆兵团的情况,赞扬了到兵团的上海知青。张政委讲话水平很高,轰动上海。张政委带来一个单子,上海市委已经有了初步规划,搬迁一批厂子到新疆,技术支援兵团经济发展。技术人员、老工人去兵团的政策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带徒弟,帮助兵团搞建设,两年、三年,需要的话五年也可以。徒弟培养好了,厂子建好了,愿意回上海的就回来,户口不迁。”
工作进展到这一步,“文革”来了。上海当时是真心实意想扶持兵团一把,既解决上海知青扎根的问题,又为支持兵团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出一点儿力气。“1966年上半年还在继续做动员上海青年去新疆的工作,学生一串联,宋日昌、我、王克,我们都被拉去批斗了。兵团也乱了,‘文革’到处都冲乱了。”
“1988年,我离休了,和老伴自费去新疆旅游。在路上买西瓜,碰到几个上海知青。他们中有人认出了我,因为我给他们做过很多次报告。大家一番感叹。我问他们,来新疆后悔不后悔?他们讲,后悔不后悔,总归是自己的选择。我说你们想不想回上海,他们说,退休了以后可能会叶落归根,但是孩子在新疆上学、在新疆工作了,根扎在新疆了,新疆总归也是要来的。
“知青赴疆的事情过去四五十年了,现在想想,王震部长提出这样一个决策,动员上海知青去兵团,不仅仅是关系一个兵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解决上海青年就业的问题,他是立足国家的建设,青年一代的教育培养,兵团的发展,很有战略眼光。”
十万上海知青到新疆兵团,引领了时代之风,对新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文革”后期遍及全国的上山下乡不是一回事儿,情况完全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动机不一样,事情的性质不一样。
曾任兵团农八师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协主席的陆振欧前辈,保存有两张留影于上海锦江饭店的老照片: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赴沪招生工作组全体工作干部合影留念,诠释兵团最早招收城市知识青年的历史。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西长城——新疆兵团一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