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健美操运动顺应了人们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潮流,因而风靡全国,同时被纳入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随着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健美操运动损伤也随之出现,且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尤其是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更高。健美操的运动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比赛的顺利进行,挫伤了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健美操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科学健身,预防伤病。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损伤;预防
随着健美操的普及发展,健美操被纳入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已成为高校体育的内容之一。随着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和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健美操运动损伤也随之出现,尤其是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更高。在竞技健美操中,运动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比赛的顺利进行,挫伤了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学校或运动队的经济投入。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竞技健美操损伤的防护研究,能有助于降低运动员的受伤率,有助于运动员损伤的恢复,使其更好地训练、顺利地比赛,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专业组的运动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8人,女运动员51人,共计79人。运动员的年龄都在21~25周岁,训练年限为2~4年。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收集、整理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健美操运动损伤的权威性书籍、期刊、学报、学术论文等,并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9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100%,涉及福建省各专业代表队。
(3)访谈法。在2011年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期间,走访参赛的队员、教练及有关官员20名。
(4)整理分析法。对系统化、条理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运用统计法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二、调查结果讨论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运动员受伤率。据统计,福建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受伤率为92.3%,受伤部位主要是下肢和上肢,其中下肢占50.6%,上肢占37.9%,腰部占3.8%。
(2)致伤部位。从发生的单个部位看,以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大腿、小腿、腰肌发生率较高,为92.3%;从受伤性质看,以肌肉拉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关节韧带扭伤、软骨损伤、擦伤等。
(3)致伤原因。福建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时间过短、技术掌握不好、动作要领不清楚、专项素质差、做动作时犹豫或用力过猛、情绪不佳、局部负荷过重、过度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场地欠佳、保护不当等。
2.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分析
(1)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率概况。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率高达92.3%,这是由于竞技健美操难度高、负荷重与运动员身体素质差、专项训练时间短的矛盾引起的。竞技健美操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发展快、难度高、强度大,素质要求高而全面。运动员必须通过长期、系统的正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要求。专业训练时间短,运动员身体素质达不到动作难度的要求以致动作要点错误,是致使损伤率偏高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的时间普遍偏短。据调查,普通高校大多没有长期的竞技健美操队,组队多是为了参加某个比赛或表演,组队以后一般都是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由于时间短,极易造成教学训练进度过快、运动员身体负荷过重、动作技术掌握不够成熟的状况,这种状况下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2)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分析。竞技健美操损伤部位主要在下肢、上肢和腰,受伤性质以关节韧带扭伤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肌肉拉伤、软骨损伤、擦伤等。这是与其动作特点和身体局部结构的薄弱环节紧密相关的。竞技健美操大部分动作是各种快速的跑跳步、高腾空大幅度的跳跃落地及各类支撑。做动作时,由于下肢和上肢承受的负荷过重,以致损伤部位主要在下肢和上肢。运动员在做各种跑跳以及高腾空用脚落地或成俯撑时,下肢和上肢的踝、腕、肘关节所承受的力是相当大的。从生理结构上看,踝、腕、肘关节虽不是人体薄弱的环节,但是很容易受伤。当这些容易受伤的环节局部负荷过重、动作时着力点稍有偏差就易导致关节冲击性扭伤、挫伤、擦伤的发生。运动员在做柔韧性动作、高腾空大跳和各种高、新、难的空中动作直接接劈叉落地时,用力过猛过急则易造成小腿、大腿后肌群拉伤和韧带损伤。同时身体局部还可由于过重负荷的反复使用致使其过度疲劳而引起损伤。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是:手腕、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足部、肩部。主要集中于上肢和下肢,这主要是由竞技健美操本身的项目特征决定的。在竞技健美操的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组中,手、腕部参与了其中三个组别的运动——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类和支撑与水平类,及跳跃中的部分动作。当技术不正确时,就会导致落地姿势错误,从而造成手、腕部的损伤,多数是软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骨折。下肢损伤中,踝关节和膝关节居首位。竞技健美操的大部分动作是由快速跑跳步、高腾空的飞跃、跨跳及各类支撑等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局部负荷强度大。规则中有大多数跳跃类难度动作直接与下肢关节相关,占难度动作的绝大部分。而足踝和小腿部反复集中承受爆发性跑跳动作时,每次脚步与地面接触承受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2~4倍;当以震动波跳跃着地时,反冲穿过小腿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4倍以上。运动员往往依靠膝关节屈曲缓冲来减少地面对下肢的冲击,而膝关节屈曲至150度时稍松弛,膝关节稳定性最差。小腿有一定的回旋(内、外旋),易遭受损伤。同时由于健美操运动员处于屈曲位时发力来完成下一动作的连接,这时股骨与胫骨间关节面的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容易使半月板受到挤压与牵拉而致伤。 (3)致伤的原因。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技术因素、身体机能因素、心理因素、训练时间短、客观条件因素等原因。运动损伤的发生一般不是由单方面原因造成的,大多数损伤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
三、运动损伤预防建议
1.增加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的长短。短期的强化训练虽有一定成效,但极易因操之过急而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增加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坚持平时训练,是预防运动员损伤的重要措施。
2.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
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本队的具体情况。对动作的选择、套路的编排,不要过于求难,音乐的速度不要过于求快,一定要从队员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能好高鹜远。
3.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及负荷
训练内容及负荷的安排,应符合训练者的实际能力和接受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内容和量的安排要有针对性且目的明确。要特别重视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应该要更加充分。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防止局部负担过重,特别注意在疲劳状态下不要多做高强度、大负荷的动作,因为此时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防护应变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超量的大负荷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身体素质训练要全面,注意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能力训练
重视身体素质全面训练,提高各方面运动素质,注意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能力训练是预防损伤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高度发展的身体运动素质和机体的工作能力,才能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先进技术,承受超负荷的训练并防止运动损伤。根据竞技健美操的特点,运动员应重点发展下肢爆发力、耐久力、柔韧性、上肢支撑力量及腰、腹肌力量。此外,还应加强易受伤部位和薄弱环节的能力训练,有目的地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韧带弹性,从而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以提高机体抗损伤的能力。
5.注重动作技术和难度动作的分析和研究
健美操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时间不长,其教学和训练的方法、手段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一些动作技术和新的难度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当技术要领不清楚、动作不对、出现错误、违反身体结构与机能特点及运动力学原理时,就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深入研究动作的技术特点与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不仅能提高动作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损伤的发生。
6.改善训练的场地与设施,严格要求训练着装
注意队风建设,训练场地不平整、地面过硬,训练着装不符合要求,训练时懒散等是造成损伤的另一因素。消除这些隐患是降低运动损伤、保证运动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7.注意消除疲劳,改善膳食,加强营养
健美操训练节奏较快,负荷大,能量消耗高,因此要特别注意疲劳的消除和能量的补充。每次训练以后不可忽视放松运动,要注意休息,注意改善膳食,加强营养,这不仅可以预防损伤,而且可以为后面的训练提供保障。
8.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运动员的保护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健美操具有高速度、中大强度的特点,在训练中稍有闪失就易发生损伤。运动员应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保护水平。在训练中要做好自我监督,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当有不良反应时,应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9.提高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目前,省内教练员多数为艺术体操和健美操队员退役后直接成为教练,训练方法、手段创新不够,对于运动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方面的能力还较为欠缺。应该加强与竞技健美操比较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各地区的教练员进行培训和进修,邀请国内外学者、教练员和裁判员来校讲学,使福建省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四、结束语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但只要教练员、运动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了解损伤的原因和过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使运动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比赛、表演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5-2008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5.
[2]宋允清,张红凌.实用健美教程[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育出版社,2004.
[4]魏冬仙.试析青少运动损伤和功能恢复[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5,2(01).
[5]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6]王晓.试论大学生健美操的创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7]寇建民,冯百跃.舞蹈运动中的伤病分析[J].舞蹈,2001,(03).
[8]宗春林.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2006,(09).
[9]王宏.国际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策略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0]王宏.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1]刘静霞.论按摩在运动急性腰扭伤治疗中的作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1).
[12]王艳.健美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5).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损伤;预防
随着健美操的普及发展,健美操被纳入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已成为高校体育的内容之一。随着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和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健美操运动损伤也随之出现,尤其是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更高。在竞技健美操中,运动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比赛的顺利进行,挫伤了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学校或运动队的经济投入。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竞技健美操损伤的防护研究,能有助于降低运动员的受伤率,有助于运动员损伤的恢复,使其更好地训练、顺利地比赛,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专业组的运动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8人,女运动员51人,共计79人。运动员的年龄都在21~25周岁,训练年限为2~4年。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收集、整理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健美操运动损伤的权威性书籍、期刊、学报、学术论文等,并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9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100%,涉及福建省各专业代表队。
(3)访谈法。在2011年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期间,走访参赛的队员、教练及有关官员20名。
(4)整理分析法。对系统化、条理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运用统计法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二、调查结果讨论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运动员受伤率。据统计,福建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受伤率为92.3%,受伤部位主要是下肢和上肢,其中下肢占50.6%,上肢占37.9%,腰部占3.8%。
(2)致伤部位。从发生的单个部位看,以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大腿、小腿、腰肌发生率较高,为92.3%;从受伤性质看,以肌肉拉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关节韧带扭伤、软骨损伤、擦伤等。
(3)致伤原因。福建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时间过短、技术掌握不好、动作要领不清楚、专项素质差、做动作时犹豫或用力过猛、情绪不佳、局部负荷过重、过度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场地欠佳、保护不当等。
2.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分析
(1)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率概况。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率高达92.3%,这是由于竞技健美操难度高、负荷重与运动员身体素质差、专项训练时间短的矛盾引起的。竞技健美操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发展快、难度高、强度大,素质要求高而全面。运动员必须通过长期、系统的正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要求。专业训练时间短,运动员身体素质达不到动作难度的要求以致动作要点错误,是致使损伤率偏高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的时间普遍偏短。据调查,普通高校大多没有长期的竞技健美操队,组队多是为了参加某个比赛或表演,组队以后一般都是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由于时间短,极易造成教学训练进度过快、运动员身体负荷过重、动作技术掌握不够成熟的状况,这种状况下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2)福建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分析。竞技健美操损伤部位主要在下肢、上肢和腰,受伤性质以关节韧带扭伤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肌肉拉伤、软骨损伤、擦伤等。这是与其动作特点和身体局部结构的薄弱环节紧密相关的。竞技健美操大部分动作是各种快速的跑跳步、高腾空大幅度的跳跃落地及各类支撑。做动作时,由于下肢和上肢承受的负荷过重,以致损伤部位主要在下肢和上肢。运动员在做各种跑跳以及高腾空用脚落地或成俯撑时,下肢和上肢的踝、腕、肘关节所承受的力是相当大的。从生理结构上看,踝、腕、肘关节虽不是人体薄弱的环节,但是很容易受伤。当这些容易受伤的环节局部负荷过重、动作时着力点稍有偏差就易导致关节冲击性扭伤、挫伤、擦伤的发生。运动员在做柔韧性动作、高腾空大跳和各种高、新、难的空中动作直接接劈叉落地时,用力过猛过急则易造成小腿、大腿后肌群拉伤和韧带损伤。同时身体局部还可由于过重负荷的反复使用致使其过度疲劳而引起损伤。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是:手腕、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足部、肩部。主要集中于上肢和下肢,这主要是由竞技健美操本身的项目特征决定的。在竞技健美操的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组中,手、腕部参与了其中三个组别的运动——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类和支撑与水平类,及跳跃中的部分动作。当技术不正确时,就会导致落地姿势错误,从而造成手、腕部的损伤,多数是软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骨折。下肢损伤中,踝关节和膝关节居首位。竞技健美操的大部分动作是由快速跑跳步、高腾空的飞跃、跨跳及各类支撑等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局部负荷强度大。规则中有大多数跳跃类难度动作直接与下肢关节相关,占难度动作的绝大部分。而足踝和小腿部反复集中承受爆发性跑跳动作时,每次脚步与地面接触承受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2~4倍;当以震动波跳跃着地时,反冲穿过小腿的力量为身体重量的4倍以上。运动员往往依靠膝关节屈曲缓冲来减少地面对下肢的冲击,而膝关节屈曲至150度时稍松弛,膝关节稳定性最差。小腿有一定的回旋(内、外旋),易遭受损伤。同时由于健美操运动员处于屈曲位时发力来完成下一动作的连接,这时股骨与胫骨间关节面的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容易使半月板受到挤压与牵拉而致伤。 (3)致伤的原因。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技术因素、身体机能因素、心理因素、训练时间短、客观条件因素等原因。运动损伤的发生一般不是由单方面原因造成的,大多数损伤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
三、运动损伤预防建议
1.增加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的长短。短期的强化训练虽有一定成效,但极易因操之过急而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增加运动员专项训练时间,坚持平时训练,是预防运动员损伤的重要措施。
2.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
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本队的具体情况。对动作的选择、套路的编排,不要过于求难,音乐的速度不要过于求快,一定要从队员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能好高鹜远。
3.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及负荷
训练内容及负荷的安排,应符合训练者的实际能力和接受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内容和量的安排要有针对性且目的明确。要特别重视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应该要更加充分。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防止局部负担过重,特别注意在疲劳状态下不要多做高强度、大负荷的动作,因为此时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防护应变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超量的大负荷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身体素质训练要全面,注意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能力训练
重视身体素质全面训练,提高各方面运动素质,注意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能力训练是预防损伤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高度发展的身体运动素质和机体的工作能力,才能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先进技术,承受超负荷的训练并防止运动损伤。根据竞技健美操的特点,运动员应重点发展下肢爆发力、耐久力、柔韧性、上肢支撑力量及腰、腹肌力量。此外,还应加强易受伤部位和薄弱环节的能力训练,有目的地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韧带弹性,从而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以提高机体抗损伤的能力。
5.注重动作技术和难度动作的分析和研究
健美操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时间不长,其教学和训练的方法、手段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一些动作技术和新的难度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当技术要领不清楚、动作不对、出现错误、违反身体结构与机能特点及运动力学原理时,就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深入研究动作的技术特点与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不仅能提高动作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损伤的发生。
6.改善训练的场地与设施,严格要求训练着装
注意队风建设,训练场地不平整、地面过硬,训练着装不符合要求,训练时懒散等是造成损伤的另一因素。消除这些隐患是降低运动损伤、保证运动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7.注意消除疲劳,改善膳食,加强营养
健美操训练节奏较快,负荷大,能量消耗高,因此要特别注意疲劳的消除和能量的补充。每次训练以后不可忽视放松运动,要注意休息,注意改善膳食,加强营养,这不仅可以预防损伤,而且可以为后面的训练提供保障。
8.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运动员的保护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健美操具有高速度、中大强度的特点,在训练中稍有闪失就易发生损伤。运动员应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保护水平。在训练中要做好自我监督,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当有不良反应时,应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9.提高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目前,省内教练员多数为艺术体操和健美操队员退役后直接成为教练,训练方法、手段创新不够,对于运动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方面的能力还较为欠缺。应该加强与竞技健美操比较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各地区的教练员进行培训和进修,邀请国内外学者、教练员和裁判员来校讲学,使福建省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四、结束语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但只要教练员、运动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了解损伤的原因和过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使运动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比赛、表演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5-2008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5.
[2]宋允清,张红凌.实用健美教程[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育出版社,2004.
[4]魏冬仙.试析青少运动损伤和功能恢复[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5,2(01).
[5]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6]王晓.试论大学生健美操的创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7]寇建民,冯百跃.舞蹈运动中的伤病分析[J].舞蹈,2001,(03).
[8]宗春林.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2006,(09).
[9]王宏.国际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策略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0]王宏.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1]刘静霞.论按摩在运动急性腰扭伤治疗中的作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1).
[12]王艳.健美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