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多以讲为主,以师为主,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老师只是带着学生走路,走完了,学生却没留下什么印象。这种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体验、感悟,掌握方法,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关键词:指引;以生为本;体验感悟
自从学会开车后,仍然像以前那样习惯于乘别人开的车,从不敢尝试单独开车去市区。于是,开车的机会便越来越少,直至慢慢有点淡忘了。有次全家一起外出,先生喝了点酒,出于无奈,我只能硬着头皮在他的指点下边走边认,记住了路牌与拐弯处,并对沿途的特征有所注意,我把车顺利开回了家。从此便再也忘不了这条路,我也敢单独一人去市区了,而且后来还发现了其他几条更加快捷的线路。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能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吗?在课堂上老师们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学生们似懂非懂一味地洗耳恭听,老师自以为已把课文分析得清清楚楚一条线,岂不知学生则听得模模糊糊。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的确,那种轻视“过程与方法”而只重视结果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它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一、“引资”入课巧安排
教学资源应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化,这是新的教学规则。当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就会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也会大大丰富教育的内容。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的同事执教的《母爱》获得了很好的评价,我后来了解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是她充分利用了学生这块潜在的、活的教学资源,并以研究性学习串联整堂课。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聆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诵读诗歌《纸船》——咀嚼小品散文《免费》——转述《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设计母亲节贺卡等环节。这堂课,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震撼,听课老师也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母爱》一课的教学,让我们真正领会到:“教育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二、“引需”入课悦生心
有句话说得好:“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如果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上课前多思考:学生喜欢什么?他们愿意如何学?会遇到那些困难?有哪些思考方法?那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执教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时,没有按教参中设计的那样抛出一连串的为什么?而是问学生看了课题,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课文的录音。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而给学生的感觉则是“老师听学生的”能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实质是对学生听课文提出的要求,但用了“猜一猜”就使师生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听完课文后学生的问题便应运而生:(1)麋鹿生活在哪里?(2)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在汉朝以后会逐渐减少,直至销声匿迹?然后我再让学生自读解答疑难,通过反复听、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一个个问题都应刃而解。看到水到渠成的时机已到,我则顺势引导:面对珍贵的麋鹿,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有的同学想背课文,有的同学想画麋鹿,还有的同学要到大丰去看一看……这样的语文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三、“引趣”拓展激创新
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单凭老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去女儿班里听课,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老师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便用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还有什么多?将教学进一步延伸。就用这样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语,竟激荡起孩子创作的热情。
略加思考,轻轻商议,女儿第一个
吟诵:
“水乡什么多?
苇多。
千棵芦、万棵苇,
芦苇长得特别美,
我们比苇还要美。
有了同伴做榜样,桑蕊紧紧跟上:
“水乡什么多?
鱼多。
千条鱼,万只虾,
鱼虾肥美又鲜活,
我们生活更鲜活。”
(对诗歌的意蕴的理解不是机械地
背诵,而是不知不觉地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邵子康更是亮开了嗓子,似乎他的创作才会一鸣惊人。
“水乡什么多?
灯多。
千家灯,万户光,
灯光盏盏都通明,
照亮我们的生活。”……
看着、听着、品着孩子们一首首还很稚气的“作品”,我对自己说:水乡到底什么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感悟到: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引法”助学促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老师要重视运用多种的学习方式,诸如:游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努力提高他们独立的自学能力。
记得,结合六年级下册练习1诵读与积累的教学,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冬的憧憬”野外活动。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冬天。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说了出来。孩子们在交流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出示“寒冬腊月、风刀霜剑、银装素裹、狂风暴雪”等成语,相机完成了诵读积累的内容;在称赞同学们精彩发言的同时,请他们说说冬天里的景物与其他季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孩子们尽情抒发各自对雪景憧憬之时,我则趁势播放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动画片。此时,乐曲响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赞美冬天:有的诵读古诗《江雪》,有的边唱边舞《冬天来了》,还有则拿出画笔描绘出一幅幅雪的憧憬图。看到大家热情高涨,我们的班长还建议我给每位同学发一个作文本,把诗画般的冬天写下来。
这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是美好的情趣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激情?还是神奇的大自然给了他们太多的灵感?我想,不管怎样教师这个牧羊人要把那片生长着鲜美水草的芳草地指引给孩子们。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作为课改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会学语文”远比“学会语文”重要,因为体验与感悟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应尽量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进而给他们提供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铭记教师要做“指路人”,而不做“带路人”。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
关键词:指引;以生为本;体验感悟
自从学会开车后,仍然像以前那样习惯于乘别人开的车,从不敢尝试单独开车去市区。于是,开车的机会便越来越少,直至慢慢有点淡忘了。有次全家一起外出,先生喝了点酒,出于无奈,我只能硬着头皮在他的指点下边走边认,记住了路牌与拐弯处,并对沿途的特征有所注意,我把车顺利开回了家。从此便再也忘不了这条路,我也敢单独一人去市区了,而且后来还发现了其他几条更加快捷的线路。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能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吗?在课堂上老师们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学生们似懂非懂一味地洗耳恭听,老师自以为已把课文分析得清清楚楚一条线,岂不知学生则听得模模糊糊。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的确,那种轻视“过程与方法”而只重视结果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它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一、“引资”入课巧安排
教学资源应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化,这是新的教学规则。当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就会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也会大大丰富教育的内容。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的同事执教的《母爱》获得了很好的评价,我后来了解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是她充分利用了学生这块潜在的、活的教学资源,并以研究性学习串联整堂课。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聆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诵读诗歌《纸船》——咀嚼小品散文《免费》——转述《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设计母亲节贺卡等环节。这堂课,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震撼,听课老师也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母爱》一课的教学,让我们真正领会到:“教育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二、“引需”入课悦生心
有句话说得好:“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如果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上课前多思考:学生喜欢什么?他们愿意如何学?会遇到那些困难?有哪些思考方法?那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执教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时,没有按教参中设计的那样抛出一连串的为什么?而是问学生看了课题,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课文的录音。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而给学生的感觉则是“老师听学生的”能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实质是对学生听课文提出的要求,但用了“猜一猜”就使师生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听完课文后学生的问题便应运而生:(1)麋鹿生活在哪里?(2)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在汉朝以后会逐渐减少,直至销声匿迹?然后我再让学生自读解答疑难,通过反复听、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一个个问题都应刃而解。看到水到渠成的时机已到,我则顺势引导:面对珍贵的麋鹿,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有的同学想背课文,有的同学想画麋鹿,还有的同学要到大丰去看一看……这样的语文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三、“引趣”拓展激创新
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单凭老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去女儿班里听课,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老师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便用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还有什么多?将教学进一步延伸。就用这样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语,竟激荡起孩子创作的热情。
略加思考,轻轻商议,女儿第一个
吟诵:
“水乡什么多?
苇多。
千棵芦、万棵苇,
芦苇长得特别美,
我们比苇还要美。
有了同伴做榜样,桑蕊紧紧跟上:
“水乡什么多?
鱼多。
千条鱼,万只虾,
鱼虾肥美又鲜活,
我们生活更鲜活。”
(对诗歌的意蕴的理解不是机械地
背诵,而是不知不觉地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邵子康更是亮开了嗓子,似乎他的创作才会一鸣惊人。
“水乡什么多?
灯多。
千家灯,万户光,
灯光盏盏都通明,
照亮我们的生活。”……
看着、听着、品着孩子们一首首还很稚气的“作品”,我对自己说:水乡到底什么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感悟到: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引法”助学促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老师要重视运用多种的学习方式,诸如:游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努力提高他们独立的自学能力。
记得,结合六年级下册练习1诵读与积累的教学,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冬的憧憬”野外活动。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冬天。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说了出来。孩子们在交流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出示“寒冬腊月、风刀霜剑、银装素裹、狂风暴雪”等成语,相机完成了诵读积累的内容;在称赞同学们精彩发言的同时,请他们说说冬天里的景物与其他季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孩子们尽情抒发各自对雪景憧憬之时,我则趁势播放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动画片。此时,乐曲响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赞美冬天:有的诵读古诗《江雪》,有的边唱边舞《冬天来了》,还有则拿出画笔描绘出一幅幅雪的憧憬图。看到大家热情高涨,我们的班长还建议我给每位同学发一个作文本,把诗画般的冬天写下来。
这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是美好的情趣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激情?还是神奇的大自然给了他们太多的灵感?我想,不管怎样教师这个牧羊人要把那片生长着鲜美水草的芳草地指引给孩子们。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作为课改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会学语文”远比“学会语文”重要,因为体验与感悟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应尽量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进而给他们提供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铭记教师要做“指路人”,而不做“带路人”。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