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多以讲为主,以师为主,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老师只是带着学生走路,走完了,学生却没留下什么印象。这种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体验、感悟,掌握方法,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关键词:指引;以生为本;体验感悟
  自从学会开车后,仍然像以前那样习惯于乘别人开的车,从不敢尝试单独开车去市区。于是,开车的机会便越来越少,直至慢慢有点淡忘了。有次全家一起外出,先生喝了点酒,出于无奈,我只能硬着头皮在他的指点下边走边认,记住了路牌与拐弯处,并对沿途的特征有所注意,我把车顺利开回了家。从此便再也忘不了这条路,我也敢单独一人去市区了,而且后来还发现了其他几条更加快捷的线路。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能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吗?在课堂上老师们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学生们似懂非懂一味地洗耳恭听,老师自以为已把课文分析得清清楚楚一条线,岂不知学生则听得模模糊糊。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的确,那种轻视“过程与方法”而只重视结果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它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一、“引资”入课巧安排
  教学资源应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化,这是新的教学规则。当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就会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也会大大丰富教育的内容。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的同事执教的《母爱》获得了很好的评价,我后来了解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是她充分利用了学生这块潜在的、活的教学资源,并以研究性学习串联整堂课。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聆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诵读诗歌《纸船》——咀嚼小品散文《免费》——转述《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设计母亲节贺卡等环节。这堂课,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震撼,听课老师也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母爱》一课的教学,让我们真正领会到:“教育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二、“引需”入课悦生心
  有句话说得好:“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如果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上课前多思考:学生喜欢什么?他们愿意如何学?会遇到那些困难?有哪些思考方法?那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执教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时,没有按教参中设计的那样抛出一连串的为什么?而是问学生看了课题,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课文的录音。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而给学生的感觉则是“老师听学生的”能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实质是对学生听课文提出的要求,但用了“猜一猜”就使师生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听完课文后学生的问题便应运而生:(1)麋鹿生活在哪里?(2)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在汉朝以后会逐渐减少,直至销声匿迹?然后我再让学生自读解答疑难,通过反复听、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一个个问题都应刃而解。看到水到渠成的时机已到,我则顺势引导:面对珍贵的麋鹿,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有的同学想背课文,有的同学想画麋鹿,还有的同学要到大丰去看一看……这样的语文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三、“引趣”拓展激创新
  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单凭老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去女儿班里听课,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老师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便用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还有什么多?将教学进一步延伸。就用这样一句极其简单的话语,竟激荡起孩子创作的热情。
  略加思考,轻轻商议,女儿第一个
  吟诵:
  “水乡什么多?
  苇多。
  千棵芦、万棵苇,
  芦苇长得特别美,
  我们比苇还要美。
  有了同伴做榜样,桑蕊紧紧跟上:
  “水乡什么多?
  鱼多。
  千条鱼,万只虾,
  鱼虾肥美又鲜活,
  我们生活更鲜活。”
  (对诗歌的意蕴的理解不是机械地
  背诵,而是不知不觉地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邵子康更是亮开了嗓子,似乎他的创作才会一鸣惊人。
  “水乡什么多?
  灯多。
  千家灯,万户光,
  灯光盏盏都通明,
  照亮我们的生活。”……
  看着、听着、品着孩子们一首首还很稚气的“作品”,我对自己说:水乡到底什么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感悟到: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引法”助学促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老师要重视运用多种的学习方式,诸如:游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努力提高他们独立的自学能力。
  记得,结合六年级下册练习1诵读与积累的教学,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冬的憧憬”野外活动。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冬天。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说了出来。孩子们在交流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出示“寒冬腊月、风刀霜剑、银装素裹、狂风暴雪”等成语,相机完成了诵读积累的内容;在称赞同学们精彩发言的同时,请他们说说冬天里的景物与其他季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孩子们尽情抒发各自对雪景憧憬之时,我则趁势播放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动画片。此时,乐曲响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赞美冬天:有的诵读古诗《江雪》,有的边唱边舞《冬天来了》,还有则拿出画笔描绘出一幅幅雪的憧憬图。看到大家热情高涨,我们的班长还建议我给每位同学发一个作文本,把诗画般的冬天写下来。
  这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是美好的情趣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激情?还是神奇的大自然给了他们太多的灵感?我想,不管怎样教师这个牧羊人要把那片生长着鲜美水草的芳草地指引给孩子们。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作为课改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会学语文”远比“学会语文”重要,因为体验与感悟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应尽量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进而给他们提供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铭记教师要做“指路人”,而不做“带路人”。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
其他文献
许小夏要走了,去城里的中学读书。他妈妈见到熟人就说,我儿子的成绩在城里会更好。许小夏听了这话很不舒服。他说,妈妈,什么叫更好,你怎么知道?你知不知道,我不想去那里,我还想在我们学校。  我说了算,让你去你就去,很多人想去还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呢。许小夏沉默了,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有发言权,但永远没有决定权,就像每顿饭吃什么,是由妈妈说了算的。他忽然有些怨恨在城里工作的表哥,那么关注他的成绩干什么?再
今天,没有人不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福祉。人们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能够与科技如此紧密依存,能够享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与光荣,能够如此真切地观看科技在眼前的变化与展开。  中国人的体会尤其深刻。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和技术不只是遥远的志向与梦想。如果40年前的中国人穿越到今天的话,会震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竟然拥有如此多的科技产品:智能手机,互联网,电动汽车,声控家居,高铁,物联网……  在许多领域中,我們已经行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师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课堂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教学要素,使学生不受固定思维方式的束缚,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建构更严谨的知识体系,从而发挥出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多媒体技术随之进入到课堂之中,改变了教师一根粉笔走天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尤其是
〔关键词〕小学生;装病;自我设限;心理干预  小学四年级的刘心甜(化名)是一个让家长和老师非常头疼的孩子。据多名科任老师反映,在课堂上,她经常会突然声称自己头痛或肚子痛,并以此为理由要求妈妈接她回家。老师们原以为刘心甜身体瘦小、体弱多病,直到她的妈妈李女士道出实情,我们才恍然大悟。就在上周,李女士满脸愁容地找到了我:  “刘心甜在班里表现怎么样,听话吗?”  “嗯,挺好的。她是不是身体不太好?” 
“拔地芙蓉耸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门。夫夷江水平如镜,日捧红云朝至尊。”  四千多年前,完成权力交接的舜以百岁至尊之身涉洞庭、溯资水,“南巡狩”至新宁湘塘附近的山巅,见远处之八峒群峦叠起,岚涌苍松,云潮起伏,丹峰奔卷,如膜拜顶礼而来。舜豪情满怀,正欲往崀山西行,不料却狂风暴雨、天昏地暗,波澜惊起、巨浪击岸、涛声轰然、如鼓如雷,只见一蛟龙腾空出江,渡口乱象横生,人仰畜翻。说时迟,那时快,舜抽剑往妖龙劈砍
索尼娅·海妮是女子花样滑冰的传奇人物,她12岁进入挪威国家队,把芭蕾技巧融入滑冰,从15岁起获得3次奥运冠军、10次世界冠军和6次欧洲冠军,这项纪录至今未被打破。结束竞技生涯后,海妮进入电影圈,成为好莱坞的台柱,在演艺生涯高峰时期,曾是好莱坞薪酬最高的明星。大胆改革海妮1912年出生于挪威的奥斯陆。同许多自小就在冰上玩耍的小朋友一样,海妮6岁时开始练习滑冰,凭着出众的身体条件加上熟练的技巧,10岁
罗斯福 “新政 ”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近年来新的见解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批评性的看法,如美国经济史学家伯顿 ·W.福尔索姆(Burton W. Forsom)的著作名称就是《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立场。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拉 ·卡茨尼尔森(Ira Katznelson)二○一四年出版的《恐惧本身:罗斯福 “新政 ”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尝试回到 “新政 ”的历
人生在世,犹如航船,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总要有一个前进的目标。通俗地讲,目标就是方向、路标。生活本身就是由不断追求的一系列目标构成的。一个人生活没有目标,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听凭别人的摆布。反之,如果找到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心理学中,目标是指主体在行动之前预期达到的结果,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选择。目标
〔关键词〕人际交往;言语;温度  【活动背景】人际交往是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重要渠道,而言语则是人际交往互动中最重要的工具。负面冰冷的言语,比如嘲笑、指责,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更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伤害,影响到其自我认同;而正向温暖的言语,比如肯定、鼓励、赞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但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注意正确使用言语,有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应用  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学校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