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民歌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山歌
  藏语称“鲁”或“拉鲁”、“勒”等,是人们在山野间、草原上自由演唱的民歌。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五省区的藏族地区。
  
  藏族山歌高亢悠长,音域宽广,节拍自由,旋律跌宕起伏,爽朗而优美,极富高原乡土特色。
  在藏族三大方言区,即康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卫藏方言区,民间音乐各具特色,各地区的山歌也有不同的风格。其中康方言区(包括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玉树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云南省迪庆州)的山歌旋律优美爽朗,音域宽阔,有的歌曲音域达到13度音程,在演唱中,忽而高唱入云,忽而又低回婉转;安多方言区(包括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阿坝州等地)的山歌具有高亢嘹亮的特点,旋律质朴动人,演唱时音区高,但音域不及康区宽阔,用喉部颤动而发出的连续的装饰音是安多方言区山歌演唱的主要特色;卫藏方言区(除昌都地区之外的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山歌也具有悠长辽阔的特点,其特色介于康方言区及安多方言区之间。
  各地藏族山歌有多种曲调,音乐结构大多是上下句体的乐段,羽、徵、商、宫等调式均常使用。唱词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赞美情人、赞美家乡、赞美骑马、赞美山川河流、思念故乡、思念父母、哀叹命运不幸,以及一般生活内容等等,不一而足。由于藏传佛教在广大藏区的深刻影响,在山歌的传统唱词中,赞颂佛祖、寺院、神山圣水、活佛喇嘛等内容,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羌谐
  藏族民歌。藏语亦称“羌鲁”,“羌”是指藏族用青稞酿造的低度酒类,俗称青稞酒,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饮料。严格地说,羌谐本应译作“敬青稞酒歌”,但由于近几十年来,藏族人已习惯于饮用其他酒类,羌谐一词也可泛指各种酒类的“酒歌”或“敬酒歌”。羌谐是在年节喜庆或亲友聚会时,互相敬酒时所唱的民歌,属于风俗性生活歌曲。羌谐在我国五省区的藏区广泛流传,但各地羌谐曲调不同,音乐风格亦有区别。
  每逢年节喜庆之时,在酒宴上常由一人执酒壶,一人举酒杯,向老人或客人敬酒,并演唱敬酒歌,唱完之后,双手捧酒献上。唱酒歌时,敬酒者有时只唱不舞,有时边唱边伴以简单的舞蹈。
  酒歌的音乐爽朗热情,有的稳重抒情,有的轻快活泼。常用宫、羽、徵等几种调式。音乐风格大都与当地的民间歌舞音乐相近,具有朴素的乡土气息。酒歌有许多传统唱词,也可以即兴编唱新词,唱词大多是祝贺、赞美的内容。
  
  谐莫
  是藏族康方言区和安多方言区的青年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娱乐性歌曲,或称“戈莫”、“叶莫德”。四川汉语俗称是“打箍箍卦歌”。它是藏族青年聚会玩耍时,作类似于卜卦游戏而唱的歌曲。游戏时,每人拿出一件随身所带的小物件,统一交给一人收藏,由此人从中任选一件藏在手中,然后大家任意选唱几首谐莫,唱完之后,看手中所藏的物件是谁所有,方才所演唱的歌词内容即物件所有者的命运。在康区,青年们在游戏时常交出自己的戒指,当地汉语称戒指为“箍箍”,称卜卦为“打卦”,因此这种游戏被通称为“打箍箍卦”,打箍箍卦歌的歌名即由此而来。在西藏大部分地区(卫藏方言区)也流传此类歌曲,但名称与康区不同,称为“次加”。西藏青年常在节日或劳动休息时,聚在一起,分成男女两方对唱次加。演唱的也多是爱情生活或诙谐逗趣的内容。
  谐莫有许多传统的唱词,其中大多是17世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创作的著名情诗,有些是民间流传的唱词。演唱时也可以即兴编词,大多诙谐逗趣。
  各地流传的谐莫有多种曲调,其中有一些曲调流传范围极广,在西藏、四川等五省区藏区均可发现。
  
  勒谐
  藏族劳动歌的统称。勒谐的种类很多,有的直接配合有规律的劳动动作,音乐朴素有力,节奏鲜明,乐句短小,音乐结构规整;有的劳动歌不直接配合劳动动作,音乐节奏较自由,旋律悠扬优美。
  
  无论在藏区的城镇、农村或牧区,都可以经常看见人们在边唱歌边劳动,有的劳动歌如“打阿嘎歌”,已不单纯是唱歌,而类似于歌舞活动了。在劳动中,人们一面用石夯捶击地面,一面唱起嘹亮动听、节奏明快的“打阿嘎歌”,一面双脚按着劳动的节奏,踩着细碎而轻快的舞步,这时,歌声和节奏声交织在一起,繁重的劳动变成了精彩的艺术活动。
  藏族的挖土劳动方式亦不同于其他民族,常由男人持铁锹挖土,另外还用麻绳系在铁锨的木把下端靠铁锨处,由一两位妇女拉绳,三人配合,一起劳动。挖土歌就是在劳动过程中配合动作而演唱的。演唱的形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男女不拘。挖土歌有习惯演唱的唱词,也可由领唱者即兴编词。领唱者唱出短小的乐句,应和者用衬词唱呼应的短句。挖土歌音乐健康有力,结构短小简练,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牧区的放牧、挤奶和农区的犁地等劳动都没有规律性的劳动动作,这时唱的劳动歌大多是节奏较自由、抒发个人感情的山歌类型的歌曲。这种类型的劳动歌的旋律大多优美抒情,演唱方式多是独唱。
  各类藏族劳动歌的唱词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有许多传统的常用唱词,亦可触景生情而即兴编唱。
  
  嘛呢调
  亦称“颂经调”或“六字真言歌”,是藏传佛教信徒们经常吟唱的一种宗教歌曲。“嘛呢”一词来自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藏传佛教认为,反复持诵、思维此六字,即可功德完满,得到解脱。
  嘛呢调除了用于信徒日常转经(围绕着寺院或圣地边走边诵经的宗教活动)时吟唱以外,在寺院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或某些地区办理丧事时也要吟唱嘛呢调。
  嘛呢调大多悠长舒展,速度徐缓,曲调深情而优美,近似藏族山歌,但流露着虔诚的宗教情绪。演唱嘛呢调的形式大多是独唱,有时亦可由数人齐唱,有轻声吟唱的,也有放声大唱的。
  嘛呢调的唱词大多反复吟唱六字真言,也有除了六字真言之外,配合其他颂赞的唱词。
  
  汉族民歌
  
  信天游
  陕北及邻近省所特有的一种民歌。绥德、米脂、佳县一带的信天游最有代表性;神水、府谷一带由于北与内蒙的伊盟接壤,东与山西河曲县毗邻,民歌在风格上与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甚至有的民歌是共同的;而西北的定边一带与内蒙、甘肃、宁夏接壤,在民歌风格上就与内蒙的爬山调和甘肃、宁夏的“花儿”近似或相同,因此,这一带的信天游在旋律上多为大跳。
  据统计,信天游的基本曲调有100多种,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属山歌体裁,一类属小调体裁,山歌体裁较多。这两种体裁往往相互吸收、渗透,从而使信天游逐步打破了一般山歌和小调的局限,得以充实和提高,结构关系平衡、清晰。
  
  山歌类的信天游声调高亢,旋律舒展,句幅宽长。节拍有的自由,有的则是规整后自由化的。曲调往往第一句比较开放,情绪激昂,第二句比较收拢,表现偏于细致;小调类信天游曲调节拍比较规整,旋律起伏较小,调型曲折,受到山歌的很多影响,如表现方法朴素、畅达,音乐修饰较少,多为即兴创作,乡土气息浓厚等特点。
  信天游的唱词字数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比较对称。第一句常用比、兴,下句才作具体的表述。
  
  山曲儿
  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的山歌品种。发源于黄土高原晋、秦、蒙三省区交界的山西省河曲县。山曲儿分布在全县的大小乡镇村户,男女老幼无时不在娓娓歌唱,歌词信口而出,有时歌儿不断,连唱几天几夜。这种山曲儿除本县普遍演唱之外,也广泛流传于陕西、内蒙等部分地区。
  山曲儿的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上下两句为一首,每首表达一个独立的意思,数首可叙述一个完整的内容。它的语言通俗上口,生动朴实。词曲无固定的结合,以哼曲即触景想事而自然编词。唱山曲儿用变化多彩的真假嗓音配合,随着唱者的不同心绪,表达丰富纯朴的感情。
  山曲儿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爱情生活的,它是二人台的前身。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民间音乐研究室一行十多人,赴河曲采集了歌词3 000多首,曲子580首。195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
其他文献
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增强信息的可视和共享,使雷达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库存浪费得到切实的减少,使供应周期缩短,提高效率。
黄绿嫩底映衬金、红牡丹和菊花展瓣怒放,其间杂英缤纷,硕果累累。倒“C”的纹带飘卷由蓝泛金穿织西番莲穗形花变幻,
期刊
在兽用生物制品特别是兽用疫苗产品检验过程中,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在禽灭活疫苗效力检验和禽抗体效价测定中应用广泛,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常规的试验。但是在试验操作中由于其影
早春气温低,蜜蜂外出采集容易冻死在野外。因此,利用早春低温蜜粉源这一问题在养蜂者中存在着很大分歧。一种意见是,利用早春低温蜜源十分有利于蜂群的发展;另一种意见是,利用低温
期刊
本文介绍了高速钢在含硫、氮、碳的气氛中进行离子硫氮碳三元共渗工艺。通过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以及耐磨、抗咬合性能试验,初步研究气源成分比例、
随着教育观念的完善和深入,学前教育受到全面的重视,幼儿园教育内容和体育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把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私人财富不断积累,国人观念更新迅速。在此大背景下,亟待推出中国现代化的遗产税法,以期高程度地维系家庭、社会的和睦与有序性,稳定社会结
威宁县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威宁县六环节优质课堂家建设为有效课堂的创建提供了机遇。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要抓住威宁县课改机遇,借助区域教研平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