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缺乏的原因与对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生作文时,畏惧作文、厌倦作文成了他们的共性,而内容缺乏创意,千篇一律,议论枯燥、干瘪无力又是一个通病。相对应地,中学作文教学缺乏创新与对策,从而陷入尴尬境地。
  一、原因
  1. 作文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作文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出题——写作——讲评,几乎成为固定的模式。作文教学只注重文字生成的结果,轻视文字生成前思维启动阶段的训练,殊不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且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往往轻视写作前的情绪调动,只重视写作的讲评,结果当然是事倍功半,不尽如人意。
  2. 作文教学唯“利”是图
  作文讲究标题新、角度新、语言新和材料新等等,但在升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强势指挥下,作文创新的功利性日益凸现。连著名教授都这样说:“一篇高考作文,哪怕用一、两个华丽词藻,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在‘发展等级’上得分肯定要高。”作为中学教师,怎么能不教学生“仿”新呢?看到高考满分作文采用小标题结构,就让自己学生仿写,看到采用书信体拿高分,便让学生练书信体作文。近年高考场上作文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排比,不管写出的排比句是否有新意,或者内容是否需要排比句,大有不用不以为文之感。这种功利性严重制约了教学创新和作文创新。
  3. 语文教学缺乏真情实感的支撑
  语文教学界普遍存在着一种不易觉察的失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句法结构在数量上、复杂程度上的日益增加,是文章篇幅的增长,而不是丰厚的人文魅力的滋养和熏陶。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我们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又往往将写作解读成了空洞化、概念化的公式。在作文中,学生写一些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人云亦云的空话、假话和陈词滥调,并以此来取悦别人。这样的写作,不但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莫大的伤害,更是对人格的一种扭曲。正是由于语文教师不重视人文性的传授,才导致了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缺失。
  二、对策
  1. 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
  (1)师生意识 。进行作文创新教学,不能过多地强调物质条件,教师和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三心”: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事实上,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
  (2)教学设施 。进行作文创新教学,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更新与补充。
  2. 创新教师素质和能力
  (1)敬业精神 。语文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教学工作中,才能不遗余力进行作文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先进观念 。 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能够创造性地评价每个学生。
  (3)创造性的获取、加工与输出信息的能力。
  3. 创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空间
  (1)创新动机。教师可以从社会创新成功的现象、学生作文成功的范例等入手,培养和激励学生作文创新的动机。
  (2)创新兴趣。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创新兴趣,并且保证这种兴趣的稳定性、效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作文中乐于创新、不懈创新。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等方面的思维力尤为重要。教师应善于开掘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学生的联想力强化了,想象力丰富了 ,作文创新的环境也就开阔了,学生在作文中就能思路独创,文思敏捷,写出创新作文来。
  综上所述,只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不断推陈出新,定能走出困境,创造辉煌。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正> 明末农民战争,自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农民王二首杀知县张山耀算起,到崇祯十七年(1664年),前后经历了十八个年头,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