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称乡村旅游因其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呈现出超出一般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江,其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并不丰富。但近年来已经成长为长三角第一旅游目的地,其独有的绿水青山风光和商业模式,以及坐拥长三角消费人群的优势,共同培育催热了高端乡村旅游这种新业态。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省有农家乐特色村1103个,直接从业人员16.6万人,接待游客2.8亿人次,全年营业收入291亿元。
浙江乡村旅游成功的秘诀何在?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概念大多是观光旅游、行走旅游、摄影旅游、购物旅游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喜欢回归自然,喜欢田园风光,喜欢追忆童年,喜欢体验式的旅游,穿越式的享受。
特别是对地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化程度高的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对上海周边两三小时自驾游都市圈的人们来说,到乡村去旅游,择一处民居住下来,听山间清风拂竹、看日出日落美景、上山挖野菜、下田捉泥鳅,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上几天,对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看惯了钢筋水泥建筑的人群而言,的确是既奢侈又惊喜的享受。而且这种享受是“越野越奢,越贵越火”。据调查,每年7月、8月是民宿旺季,入住率达到90%以上,且最贵的2000多元一晚的“日出房”要提前一两个月预订。尤其令人咋舌的是,以“裸心谷”为例,尽管一晚的价格高达五六千,通常也要提前三个月预订。很多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的“小资们”已把去“裸心谷”视为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的旅游理念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转变为现在的休闲度假,而乡村旅游的休闲体验成分更多。浙江很早就把休闲度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全省引导,首先瞄准的是中产家庭出游、企业家带薪休假、高校暑期等这部分人群。特别是一直被视为上海“后花园”的莫干山,在这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为满足长三角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民宿中的设施都是高端标配。
莫干山距离上海两个小时车程,至今还有不少民国时期上海滩名人留下的公馆。因此这里成了上海市民周末自驾旅游的首选地。靠近莫干山的湖州安吉县,同样距离上海200多公里,并且拥有更好的全域旅游基础,专做高端乡村旅游项目。距离上海300多公里的还有宁波市宁海县,目前已拥有拾贰亿、楠山南等高端民宿,以“裸心谷”品牌打造的“裸心泉”等项目已在宁海的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始运营。
据统计,目前莫干山已聚集了550多家民宿,其中有56家精品民宿。2016年,“裸心谷”120间客房收入达2亿元,相当于两家五星级酒店的营收。而支撑这一数据的客源,主要是以上海、苏州为主。除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60家比如通用、路虎等,都在莫干山开过年会。
莫干山和安吉县,曾经是浙江省的落后地区,而且安吉县还是浙江省最落后的25个县之一。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中主要是以竹子为主的农业和一些传统加工业。上世纪90年代的安吉还在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造纸为主的传统工业。直到1998年,太湖蓝藻爆发,国务院启动“太湖零点行动”,安吉作为黄浦江的源头、太湖的源头,不得不摒弃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
距离安吉县城20分钟车程的鲁家村,过去一直以农业为主发展经济。直到2011年这个村的集体收入只有1.8万元。而如今,因为转型发展乡村旅游,鲁家村已建立了18个家庭农场,修了10公里长的绿道和4.5公里长的铁轨。村集体收入已经超过15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浙江乡村旅游的起步,主要靠的还是借力借势借智。而目前莫干山、安吉、宁海的乡村旅游业态中,投资还是以外来为主,包括外地人和在外经商的本地返乡者。换句话说,如果不借力借势外来的资本和本地返乡者的资本,浙江的乡村旅游发展不会这样快。
来自大城市的投资者们熟悉都市人的消费理念和度假偏好,以及大都市消费群体的普遍喜好,不仅能把先进的市场营销、运营以及服務理念带到乡村,而且能精准地推出一系列为高端人士所喜好的活动场所和项目,如隐藏在山脚下的野奢民宿,低调的茅草木门,穿溪而上的小木屋,室内天然的温泉池,以及民宿中的万元床垫、高端卫浴、中央空调、地暖、电视、网络等。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再配备一定的运动娱乐设施。针对80%的上海游客,更是在民宿设施中把中式古朴元素融进现代化设施中,让都市人一进民宿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从旅游到度假,转变的不只是当地村民,更有当地政府。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而且主动性强,只要看到企业有需求就会马上跟进配套。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基础,完善浙江境内的所有乡道。如安吉县,第一个在全国县级层面成立旅委并调整列入政府组成序列;第一个在全国设立旅游“总规划师”职位;第一个在全国创新实施乡镇个性化分类等考核,给当地整体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浙江的各级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旅游发展。因为,浙江的旅游资源条件并不十分优越,只有政府重视,才能弥补这个短板,进而推动旅游的发展。这就是一种用“商家思维”来管理旅游的服务理念。在浙江,不少民宿投资者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和当地人的契约精神。正因如此,浙江不是国内最早的民宿聚集地,也不是国内最早的乡村旅游发源地,而如今浙江的民宿和乡村旅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赢在了政府的创新管理和“商家思维”服务上。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江,其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并不丰富。但近年来已经成长为长三角第一旅游目的地,其独有的绿水青山风光和商业模式,以及坐拥长三角消费人群的优势,共同培育催热了高端乡村旅游这种新业态。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省有农家乐特色村1103个,直接从业人员16.6万人,接待游客2.8亿人次,全年营业收入291亿元。
浙江乡村旅游成功的秘诀何在?
旅游观念转变,消费方式升级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概念大多是观光旅游、行走旅游、摄影旅游、购物旅游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喜欢回归自然,喜欢田园风光,喜欢追忆童年,喜欢体验式的旅游,穿越式的享受。
特别是对地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化程度高的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对上海周边两三小时自驾游都市圈的人们来说,到乡村去旅游,择一处民居住下来,听山间清风拂竹、看日出日落美景、上山挖野菜、下田捉泥鳅,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上几天,对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看惯了钢筋水泥建筑的人群而言,的确是既奢侈又惊喜的享受。而且这种享受是“越野越奢,越贵越火”。据调查,每年7月、8月是民宿旺季,入住率达到90%以上,且最贵的2000多元一晚的“日出房”要提前一两个月预订。尤其令人咋舌的是,以“裸心谷”为例,尽管一晚的价格高达五六千,通常也要提前三个月预订。很多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的“小资们”已把去“裸心谷”视为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
区位优势明显,高端人群支撑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的旅游理念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转变为现在的休闲度假,而乡村旅游的休闲体验成分更多。浙江很早就把休闲度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全省引导,首先瞄准的是中产家庭出游、企业家带薪休假、高校暑期等这部分人群。特别是一直被视为上海“后花园”的莫干山,在这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为满足长三角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民宿中的设施都是高端标配。
莫干山距离上海两个小时车程,至今还有不少民国时期上海滩名人留下的公馆。因此这里成了上海市民周末自驾旅游的首选地。靠近莫干山的湖州安吉县,同样距离上海200多公里,并且拥有更好的全域旅游基础,专做高端乡村旅游项目。距离上海300多公里的还有宁波市宁海县,目前已拥有拾贰亿、楠山南等高端民宿,以“裸心谷”品牌打造的“裸心泉”等项目已在宁海的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始运营。
据统计,目前莫干山已聚集了550多家民宿,其中有56家精品民宿。2016年,“裸心谷”120间客房收入达2亿元,相当于两家五星级酒店的营收。而支撑这一数据的客源,主要是以上海、苏州为主。除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60家比如通用、路虎等,都在莫干山开过年会。
摒弃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旅游
莫干山和安吉县,曾经是浙江省的落后地区,而且安吉县还是浙江省最落后的25个县之一。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中主要是以竹子为主的农业和一些传统加工业。上世纪90年代的安吉还在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造纸为主的传统工业。直到1998年,太湖蓝藻爆发,国务院启动“太湖零点行动”,安吉作为黄浦江的源头、太湖的源头,不得不摒弃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
距离安吉县城20分钟车程的鲁家村,过去一直以农业为主发展经济。直到2011年这个村的集体收入只有1.8万元。而如今,因为转型发展乡村旅游,鲁家村已建立了18个家庭农场,修了10公里长的绿道和4.5公里长的铁轨。村集体收入已经超过15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借力借势借智,定位高端偏好
浙江乡村旅游的起步,主要靠的还是借力借势借智。而目前莫干山、安吉、宁海的乡村旅游业态中,投资还是以外来为主,包括外地人和在外经商的本地返乡者。换句话说,如果不借力借势外来的资本和本地返乡者的资本,浙江的乡村旅游发展不会这样快。
来自大城市的投资者们熟悉都市人的消费理念和度假偏好,以及大都市消费群体的普遍喜好,不仅能把先进的市场营销、运营以及服務理念带到乡村,而且能精准地推出一系列为高端人士所喜好的活动场所和项目,如隐藏在山脚下的野奢民宿,低调的茅草木门,穿溪而上的小木屋,室内天然的温泉池,以及民宿中的万元床垫、高端卫浴、中央空调、地暖、电视、网络等。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再配备一定的运动娱乐设施。针对80%的上海游客,更是在民宿设施中把中式古朴元素融进现代化设施中,让都市人一进民宿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政府服务创新,“商家思维”管理
从旅游到度假,转变的不只是当地村民,更有当地政府。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而且主动性强,只要看到企业有需求就会马上跟进配套。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基础,完善浙江境内的所有乡道。如安吉县,第一个在全国县级层面成立旅委并调整列入政府组成序列;第一个在全国设立旅游“总规划师”职位;第一个在全国创新实施乡镇个性化分类等考核,给当地整体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浙江的各级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旅游发展。因为,浙江的旅游资源条件并不十分优越,只有政府重视,才能弥补这个短板,进而推动旅游的发展。这就是一种用“商家思维”来管理旅游的服务理念。在浙江,不少民宿投资者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和当地人的契约精神。正因如此,浙江不是国内最早的民宿聚集地,也不是国内最早的乡村旅游发源地,而如今浙江的民宿和乡村旅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赢在了政府的创新管理和“商家思维”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