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志军,今年31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2003级研究生。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校园“垃圾王”,就如他名片上写着的:“同济大学校内废品回收站业务经理”。
这张名片上还有他的手机号码、办公地点,名片反面清清楚楚写着的经营范围是:回收纸板、书本、报纸、塑料、金属、旧电器等废旧物品。今年3月,高志军从同济大学休学一年,5月份,他又和同济大学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排他性协议,将同济大学四平路等几个校区的垃圾回收业务全部承包了下来,一门心思从事他的“垃圾事业”,做一个“垃圾王”。
局外人看“垃圾王”难以理解昏头了
堂堂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读的又是同济大学的王牌学科,毕业后薪水基本能达到一年10万元左右,竟然要休学一年去当“垃圾王”,不少人都说他“昏头了”。有一次,高志军在校内某幢楼内收垃圾,楼下的阿姨就对他“横加苛责”:如果她是高志军的母亲,肯定会杀了他,辛辛苦苦供出来一个研究生,竟然不干“正事”去收垃圾。
记者在同济大学校内采访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表示难以理解这样的选择。大三学生小李说,不可否认,承包垃圾回收权也是创业的一条道路,但是自己肯定不会选择这么做,因为需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比如家里的人肯定不同意。小李说,自从考进同济这样的名牌大学,家里人都非常为他骄傲,觉得他一夜之间鱼跃龙门,今后会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所以他是断然不会选择放弃现在这样的专业,走上和高志军一样的路。甚至还有学生表示,要是自己去当“垃圾王”,女友也会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
校方看“垃圾王”收垃圾也自有一番天地
记者在同济大学一食堂后面的废品回收站里见到的高志军,是一个黑瘦精干的小伙子。
高志军感慨说,这个项目起步真是不容易,中间遇到颇多坎坷。最初,他去找了校内创业协会,但是他们的兴趣并不大。于是他又给校长写信,想不到因为网络问题,电子邮件被退回来了,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直接去找了同济校办的老师,想不到竟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校办詹萌老师听了他的构思后,觉得很有想法,就让他再去做个可行性报告。
在看过了高志军的可行性报告后,校办几位老师专门进行了批示,由校资产管理处、学校后勤集团与高志军协商具体办法,高志军最后出资独家获得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南校区、彰武路校区和沪东校区一年的垃圾回收权,并且先后投入了10 万元。
学校资产管理处的张静芳老师表示,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是以往大家没有想到的,也没有学生提出愿意做,不过对于高志军的选择,学校还是表示支持,毕竟创业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收垃圾也会收出一番天地,学校会尽力给他提供帮助。
“垃圾王”自述一年利润可有30万
高志军说,放着研究生不念,选择去当“垃圾王”,这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在他的亲戚中,就有开设垃圾回收站的,因此他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知道有利可图,他也看上了这里面的发展潜力。
在获得承包权以前,他也曾经和家里沟通过,他们都比较支持他的想法。“现在一天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遇到学生离校这样的废品处理高峰期,营业额将会有大幅度提高,根据这个行业利润率,正常一年的利润应该有30万元左右,这还是同济大学部分校区的业务。”高志军把生意经读得很“透”。对于这些利润的用途,高志军也想得很明白,用一部分钱来资助大学生,如果今后将“生意”拓展到同济大学所有校区,资助人数将达到100名。
“垃圾王”的雄心要做上海废品回收老大
高志军虽然现在手下只有5个工作人员,他却有雄心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做上海“废品回收”的龙头老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他的业务只是将校内的各种可再次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进行分类,再销售给相关企业,同时自己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处理。尽管起步低,但并不妨碍他对远大前景的向往。他表示,同济大学在环保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是他“野心”的基础,他说,同济大学正和沪上某高校进行电子拆卸项目的研究,如果有这些技术做后盾,他对于将来的底气就更足了。
连接:行业缺少规范即将进行整顿,目前,这一行业还很不规范,一般上级回收商在收购时要扣除一定斤两,100斤纸板在送货前一般要加水10斤左右,扣除的分量刚好可以和水的重量持平。如果不加水就会亏本。”小胡说,扣除水分重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扣除水分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收货员目测决定”。此外,寻找废品回收厂家还要有专人“引路”,每发一车货“引路”人的好处费必须计算在内,这也增加了成本。小胡说,一车5吨重的纸板,运输费300元,装卸费120元,加上克扣和介绍费,利润只剩下70元到80元。平均一个月发5到6车货,仅仅能收回500元,还不够负担仓库的租金。这半年多里,他们一直把精力放在维系资金链上,几乎没赚到钱,连借来的钱也打了“水漂”。市贸易局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公布行业指导价,让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更透明。
这张名片上还有他的手机号码、办公地点,名片反面清清楚楚写着的经营范围是:回收纸板、书本、报纸、塑料、金属、旧电器等废旧物品。今年3月,高志军从同济大学休学一年,5月份,他又和同济大学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排他性协议,将同济大学四平路等几个校区的垃圾回收业务全部承包了下来,一门心思从事他的“垃圾事业”,做一个“垃圾王”。
局外人看“垃圾王”难以理解昏头了
堂堂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读的又是同济大学的王牌学科,毕业后薪水基本能达到一年10万元左右,竟然要休学一年去当“垃圾王”,不少人都说他“昏头了”。有一次,高志军在校内某幢楼内收垃圾,楼下的阿姨就对他“横加苛责”:如果她是高志军的母亲,肯定会杀了他,辛辛苦苦供出来一个研究生,竟然不干“正事”去收垃圾。
记者在同济大学校内采访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表示难以理解这样的选择。大三学生小李说,不可否认,承包垃圾回收权也是创业的一条道路,但是自己肯定不会选择这么做,因为需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比如家里的人肯定不同意。小李说,自从考进同济这样的名牌大学,家里人都非常为他骄傲,觉得他一夜之间鱼跃龙门,今后会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所以他是断然不会选择放弃现在这样的专业,走上和高志军一样的路。甚至还有学生表示,要是自己去当“垃圾王”,女友也会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
校方看“垃圾王”收垃圾也自有一番天地
记者在同济大学一食堂后面的废品回收站里见到的高志军,是一个黑瘦精干的小伙子。
高志军感慨说,这个项目起步真是不容易,中间遇到颇多坎坷。最初,他去找了校内创业协会,但是他们的兴趣并不大。于是他又给校长写信,想不到因为网络问题,电子邮件被退回来了,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直接去找了同济校办的老师,想不到竟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校办詹萌老师听了他的构思后,觉得很有想法,就让他再去做个可行性报告。
在看过了高志军的可行性报告后,校办几位老师专门进行了批示,由校资产管理处、学校后勤集团与高志军协商具体办法,高志军最后出资独家获得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南校区、彰武路校区和沪东校区一年的垃圾回收权,并且先后投入了10 万元。
学校资产管理处的张静芳老师表示,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是以往大家没有想到的,也没有学生提出愿意做,不过对于高志军的选择,学校还是表示支持,毕竟创业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收垃圾也会收出一番天地,学校会尽力给他提供帮助。
“垃圾王”自述一年利润可有30万
高志军说,放着研究生不念,选择去当“垃圾王”,这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在他的亲戚中,就有开设垃圾回收站的,因此他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知道有利可图,他也看上了这里面的发展潜力。
在获得承包权以前,他也曾经和家里沟通过,他们都比较支持他的想法。“现在一天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遇到学生离校这样的废品处理高峰期,营业额将会有大幅度提高,根据这个行业利润率,正常一年的利润应该有30万元左右,这还是同济大学部分校区的业务。”高志军把生意经读得很“透”。对于这些利润的用途,高志军也想得很明白,用一部分钱来资助大学生,如果今后将“生意”拓展到同济大学所有校区,资助人数将达到100名。
“垃圾王”的雄心要做上海废品回收老大
高志军虽然现在手下只有5个工作人员,他却有雄心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做上海“废品回收”的龙头老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他的业务只是将校内的各种可再次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进行分类,再销售给相关企业,同时自己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处理。尽管起步低,但并不妨碍他对远大前景的向往。他表示,同济大学在环保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是他“野心”的基础,他说,同济大学正和沪上某高校进行电子拆卸项目的研究,如果有这些技术做后盾,他对于将来的底气就更足了。
连接:行业缺少规范即将进行整顿,目前,这一行业还很不规范,一般上级回收商在收购时要扣除一定斤两,100斤纸板在送货前一般要加水10斤左右,扣除的分量刚好可以和水的重量持平。如果不加水就会亏本。”小胡说,扣除水分重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扣除水分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收货员目测决定”。此外,寻找废品回收厂家还要有专人“引路”,每发一车货“引路”人的好处费必须计算在内,这也增加了成本。小胡说,一车5吨重的纸板,运输费300元,装卸费120元,加上克扣和介绍费,利润只剩下70元到80元。平均一个月发5到6车货,仅仅能收回500元,还不够负担仓库的租金。这半年多里,他们一直把精力放在维系资金链上,几乎没赚到钱,连借来的钱也打了“水漂”。市贸易局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公布行业指导价,让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