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永不安分的灵魂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后一次见到沈从文先生,是在他去世之前两个星期。
  那一天,我走进他的位于北京崇文门外大街的宅所。他依旧坐在他的那张老藤椅上(现在,藤椅已经搬回到了他的故乡,放进故居予以陈列)。久病的他,显得尤为虚弱。右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萎缩无力;左手也极少动弹,一直放在腿上。不过,他说话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思路尚清晰,谈到往事时,记忆依然让我感到惊奇。说到高兴处,说着说着,抿嘴想笑,但又笑不出来,憋上好久,才呵呵地发出笑声。
  那一次闲聊了许多,与巴金的友情,与萧乾的纠葛以及化解的可能,等等。
  沈师母张兆和说,沈先生差不多有一年没有出过家门了,更别说去公园,劝过多次,他执意不肯。于是,我们一起闲聊,一起做他的工作,最后终于说服他等我出差回京后,带他到天坛公园去。
  那是1988年的4月下旬。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那天的探望,记下了这位老人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未料想,等我从贵阳回到北京时却传来了沈从文先生不幸病逝的噩耗。天坛之约,终成遗憾。今天,当他的百年诞辰来临之时,我不由得又一次回忆起最后见到他的情景,老人抿嘴而笑的可爱模样,重又浮现于眼前。
  其实,自沈先生去世之后,他在我的心里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1990年,我费时年余,校勘他的《记胡也频》《记丁玲》,然后多方求证,撰写了《恩怨沧桑——沈从文与丁玲》一书,描述他们二十年代开始的密切友谊,后来如何发生变化,最终在晚年竟以发生矛盾冲突而结束。我试图在对个人关系的描述中,勾画不同性情的文人身处历史大变革和政治漩涡中的性格悲剧,以及政治与艺术在那一时代不可避免的冲突。后来,我又建议和敦促沈师母和沈公子虎雏先生编选了《从文家书》。正是这样的研究与阅读,我感觉到自己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灵魂。
  前不久我到台湾参加一个两岸青年的文学交流活动,听到一位台湾诗人发表的关于中国散文的演讲。在谈到五四以来的散文家时,从朱自清一直到余秋雨,他列举了不少范例,但却没有提到沈从文。后来,我在一次发言中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中,写得最好最有才华、最有韵味的作家,我认为是沈从文。他的《湘行散记》,他的《从文自传》,他的书信,都是经典之作。每次读它们,我都感到有一种新鲜的刺激。
  其实,关于沈从文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在受到多年的冷落之后,八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大陆才逐渐受到关注。一般来说,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偏重于沈从文的平和与寂寞,也有评论者强调他的“自我放逐”,强调他的文学边缘性。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看到了沈从文的一个侧面,而并不能概括他的一生。从根底上看,我更倾向于认为,沈从文从来不曾“自我放逐”过,也不是边缘人,更不是自甘寂寞。
  沈从文常自称为来自湘西的“乡下人”。此话甚是。从当年只身来到北京执著地从事写作那天起,他身上一直带有湘西人特有的倔强、自信与不安分。三四十年代,在文坛发生的多次论争中,他常常是参与者,有的甚至就是因他而起。不仅仅文学,他还对政治、社会等问题发表议论,读他的这些文章,看他在争论中的活跃身影,我从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平和的人。相反,这绝对是一个不安分的灵魂。
  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对文学一生未曾放弃过。在这一点上,我特别看重《从文家书》所包含的意义,特别是他在五六十年代的那些信。已经告别了文学创作的沈从文,他的全部语言才能,全部艺术感觉,可以说只是在诸如此类的一些书信中才得到了充分表现。书信对于他,当然不再仅仅是互报平安的功能,而是他的另外一个创作天地。他描写风景,他议论音乐与美术,他把大自然与自己心中的艺术紧紧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使他的家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人们说沈从文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就在于他的艺术感觉总是那么新鲜,他从大自然那里可以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伟大,找到爱与美相交融的情感。用他的话来说,这就像寻找到一种伟大的宗教一样。
  在这些家书中,沈从文还一直关注着文学现状,并以自己对文学特性的理解,对创作提出许多意见,并与身为文学杂志编辑的张兆和不断交流。即便不得不离开文坛走进故宫,但沈从文对文学本身还是那么留恋,那么喜欢评说,就如同三十年代一样。在这样的家书中,我分明看到他的灵魂在躁动,他并非自甘寂寞。
  在沈从文去世后的第二年,我第一次去湘西凤凰旅行,听沈从文的亲戚讲述了他1983年最后一次故乡行的故事。他们说,沈从文提出要在早上去菜市场看看。人们提醒说,他年岁太大,怕人多挤坏了他时,他却执意要去,并晃晃肩膀,说:“挤一挤那才有意思!”他果然去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穿行在水灵鲜亮的青菜之间,我想,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沈从文。他愿意挤在故乡人之间,在拥挤碰撞之中,他一定是在重寻流逝已久的感觉,重温那些存在于天性中的朴实、天真、自由。他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拥抱故乡,拥抱童年,拥抱他的从不安分的灵魂。
  一个不安分的人,才有可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那么多优美的作品,才能使他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
  
  感 悟
  从沈从文的身上,我们看到成功的人生都具有的特质,就是不安分。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所以他们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经说过:“我喜欢这样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事出来的人。跃跃欲试的人,蠢蠢欲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会不断突破自我,精彩纷呈。……一生安分的人,等于夭折。”让我们在沈老的百年诞辰之时,重温沈老不安分的精神,并将之传承和发扬吧!
  
  拓 展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因写过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崭露头角,由于诗人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张晓庆)
  
  链 接
  作家林斤澜说:“大约沈从文先生去世前三年,一位美国女记者问起先生文革时的情形。先生说:‘我在文革里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女记者很感动,就走过去拥着他的肩膀说了句:‘您真的受苦受委屈了!’不想先生突然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很久很久。”(王玉强)
  
其他文献
也只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  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没有距离,便没有思念。当轮船的汽笛拉响,当火车汽笛长鸣,当汽车的轮子开始转动,当飞机冲出跑道腾空而起,思念便开始了。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贺。
期刊
纯白纱裙,清雅的淡妆,甜美的微笑,眼神中透着喜悦,自然恬淡的眼神和微微卷翘的齐耳短发,王珞丹是青春时尚的新新人类;游刃有余地在“米莱”“钱小样”和“杜拉拉”这些个性十足的角色之间游走,洋溢着青春朝气的王珞丹感染了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但王珞丹身上,更让我们欣赏和佩服的,应该是她那乐观向上、藐视困难、直面命运、实现自我的乐观心态。  2011年4月5日,晚10点,王珞丹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期刊
我在爱玲这里,重新看见了我自己与天地万物,现代中国与西洋可以只是一个海晏河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到得雷音了,渡河上船时艄公把他一推,险些儿掉下水去,定性看时,上游头淌下一个尸身来,他吃惊道,如何佛地亦有死人,行者答师父,那是你的业身,恭喜解脱了。我在爱玲这里亦有看见自己的尸身的惊。我若没有她,后来亦写不成《山河岁月》。我们两人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
期刊
曾经的少年天才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我们却从他的文字里看到了一幅幅真实的湘西画卷,生动纯朴,充满了乡土人情气息,犹如一个远离城市纷扰的天堂。如先生说的:
期刊
在媒体上,韩寒和郭敬明这两个名字必然联系在一起,同样从新概念走出,同样经历了从作家到商人这条成长模式,同样遭受过无数非议,同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只要出现就有人为他们买单。  更有人恶搞一部《上海绝恋》,两人的明争暗斗在其笔下俨然一幕传统上海小夫妻吵架的场景。  但是,当事人似乎不买账。  韩寒称看不起郭敬明的价值观:“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分对错,但是分贵贱,他灌输的价值观是很贱的价值观”
期刊
“他们看见你面前荣光,没看见你后背泼墨;他们看见你的收成,没看见你的匍匐;他们看见掌声,没看见耳光;他们看见你此刻锦衣玉食,没看见你曾经捉襟见肘;他们看见年少轻狂,没看见沮丧绝望;他们看见恨,没看见爱;他们看见你的庆典,没看见你的祭别;他们看见白昼,没看见黑夜。但你永远看得见自己。”——在2010年郭敬明生日时,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同年,出道十周年作品《临界·爵迹》上市。  在去年的一个访谈中,曾
期刊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
期刊
心要走,快马四匹拉不住,冷的天,北极圈钻木取温度。可笑可悲,可还是奋身不顾,面对面表情在说“偶识君呼?” 不问 不闻,不知道,苹果丢失在何处。    导读  去年,《老男孩》在一片赞美声中狠狠地火了一把,连带那首同名歌曲。  没有觉得电影中的章鱼舞月光步有多搞笑,也不觉得为自己的舞蹈寻一个礼堂是多么理想主义的情节,甚至对声称音乐是梦想但却虐待着吉他的肖大宝也耿耿于怀。  但和很多人一样,当做事只有
期刊
孩子(不管韩寒怎么装大人,他都毕竟只是个孩子)写出了一部比较孩子气的东西,应该很正常,但有了商业炒作,也就惹恼了评论家,打得不可开交。这也很正常,文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然不会象自然科学那样,给人一样的客观的定论,何况即使自然现象,现在争论也是火暴至极。但问题是,评论是为了打棍子,或是捧臭脚丫子,还是要帮助读者正确认识作品,甚至能帮助创作者提高下一部作品的水平。现在的评论家似乎只是为了前者而将后
期刊
昨日雾霭手边,流光转眼秋天;  铜花刻痕浅,春光跃金边。  梦里常少年,稚子游河边,  秋螽横梁卧眼观,四世一堂,三家悲欢。    四十不惑,几时天年?  恩怨一碗,仰天一干。  泪光不眠,胸怀一喊。    院落几个秋天,光景灯笼变迁。  镜光湖泊含雪,青丝疏远流年。  万丈红尘,你我甘愿。    看朔风过寒山,铁甲过肩;  赏月牙芦苇湾,眉目含烟。  此时岁,彼时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