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访“萨雅齐”
12月中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我们访问了阿勒泰市切尔齐克乡克孜勒乌元克村哈萨克族的一位“萨雅齐”。他家在冬牧场,离阿勒泰有70多公里。大雪过后,这里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四野静寂,了无人迹。沿着崎岖不平的雪路,我们的汽车停在一排孤零零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前,门前的几头奶牛身披雪霜,黑色牧羊犬的脸面也挂满白胡子。
这位名叫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的哈萨克族“萨雅齐”,个头不高,虎背熊腰,十分结实。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进到另一间房里把他心爱的老鹰请到了我们面前。从来没和老鹰这么近距离地面对面过,天空中翱翔的小黑点,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顿时心惊肉跳。鹰高80多厘米,体重约7千克,双翼展开据说能达2米。
鹰最厉害的身体部位——爪,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铁钩般锋利。抓取猎物时,鹰爪像尖刀样地深深扎进猎物要害,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断脖子,猎物顷刻毙命。展开后犹如大氅的巨大双翼是老鹰的另一有力武器,当它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下俯冲时,宛如一架小型飞机,任何活物撞上,都只有倒地不起的命运。
哈萨克族“萨雅齐”的老鹰站在一个木墩上,头上蒙了一个黑皮眼罩。几分钟后,主人动作轻柔、缓慢地摘下了老鹰的眼罩。我们的眼前像突然摆放了两颗黑漆漆的夜明珠,熠熠生辉。老鹰神情严肃,用它锐利的眼神睃视了下四周,然后目光冷冷地落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审查我们这些陌生人。
老鹰的羽毛呈栗褐色,头部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黄金般的光泽,真是一只威风凛凛的漂亮猛禽。这种老鹰的学名是金雕,而之所以被称为金雕,恐怕就和它这披金带甲的外观有关吧。金雕俊朗抢眼的外形震撼了我,我出神地看着它,浮想联翩着。
据了解,哈萨克族驯养的鹰,并不是普通的老鹰,实际上是金雕,金雕以其引人注目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被哈萨克族“萨雅齐”所青睐。
“萨雅齐”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今年40多岁,全家几代人都驯鹰,在当地很有名气。从15岁开始,他跟在父亲身边学驯鹰,20岁时,独立驯鹰,至今已有24年。20多年来,他跟踪鹰,研究鹰,驯养鹰,对鹰犹如对亲朋好友般知根知底。俄德尔希说,每个“萨雅齐”都有自己的区域,从来不会到别人的区域去捕捉鹰,更不会到别的县或地区去捕鹰,约定俗成,大家都会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阿勒泰的鹰多住在悬崖峭壁上,每对巢区大约相距10公里。3月上旬是老鹰们的“恋爱”季,它们成双成对地在空中盘旋追逐。4月中旬产卵;巢多置于悬岩凹处,距地高20多米,一般人很难接近鹰巢。鹰巢很大,直径一米多,中间凹下去,铺树枝、树叶、枯草和羽毛等,鹰巢要用很多年,每年都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使用年限长的鹰巢会更大。
鹰每次产蛋的数量不多,一般每窝产蛋1到3枚。蛋的大小和鹅蛋差不多,青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蛋产出后即孵蛋,公母鹰轮流孵蛋,孵化期40多天,80天左右鹰雏即可离巢。一窝如果孵出三只小鹰,由于食物不足,最弱的小鹰,就会被“哥哥”或者“姐姐”欺负,甚至被啄死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一窝只能孵出两只鹰。如果只有一枚蛋,那么孵出的鹰就很厉害,凶猛而灵敏,能捉狼的鹰都是这种“独生子”鹰,哈萨克族“萨雅齐”最喜欢这种“独生子”。
我问俄德尔希喜欢捕大鹰还是小鹰,他说:“大鹰!小鹰比较难养,而且麻烦,我们一般捉一岁到两岁左右的鹰,驯养一两个月就可以狩猎了。”
捉鹰
那么,他们怎么捉到鹰呢?我非常好奇。鹰巢那么高,鹰又是常年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展翅飞翔。真是想象不出驯鹰人是怎么做到把空中霸主变成身边的工作伙伴的。
俄德尔希告诉我,捉鹰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野兽多么凶猛,却都逃不出狡猾的猎人精心设下的圈套。方法一:在鹰经常飞行的地方,摆一只死兔子在地面,然后绑一只活乌鸦在死兔子身上,乌鸦不停乱动,好像正在吃兔子,再支一个20多平方的大网在地面之上,就可以张网待鹰了。
方法二:在极冷的冬天,弄断一只活的野兔子的后腿,当看见天上有鹰在飞翔时,就把兔子放开。鹰看见兔子后会俯冲下来,捉住兔子,并把兔子啄死。由于鹰的负重能力差,不到1公斤,只能在捉到猎物后就地吃掉,而不会叼走。当老鹰啄皮吃肉时,兔肉、兔血、兔绒毛,会糊在老鹰的鼻孔周围,并因天气冷而冻成一团,怎么甩也甩不掉,渐渐堵塞住鹰的呼吸通道,当老鹰因缺氧而昏迷过去时,我们的“萨雅齐”也就不劳而获了。
“真是猎物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啊!”我说完之后,大家都笑了,用佩服的眼光注视着这位“萨雅齐”。
“其实,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捉到,有时等几天,有时等十几天。一般一岁左右的鹰会上当,而那些‘老家伙’则比较狡猾,不轻易上当。”
“可以捉一只公鹰,再捉一只母鹰,搞人工繁殖吗?”
俄德尔希摇了摇头:“那是不可能的,以前,我们哈萨克人也想过,也试过,但没有一个人曾经在自己家里繁育过一只鹰。也许是因为它们热爱自由,包括自由恋爱,所以,它们不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凑合,宁可一辈子做‘波依达克’(光棍),也不会凑合‘结婚’,繁衍后代。”哇,好有个性的鹰,不由得让人对其暗升敬意。
驯鹰
问完捉鹰,就该问到我们最关心的驯鹰了。
俄德尔希告诉我们,鹰很聪明,也很懂感情,但同时非常凶猛、狂妄。刚捉到时,不给吃喝,脖子上栓根绳子,并用眼罩罩住鹰眼,把它放在悬挂在半空的木棍或木墩上,昼夜不停地来回摇晃,使鹰无法入睡或休息。 在俄德尔希家里,他们三个人轮流值班,白天晚上不停地摇晃,使鹰无法稳稳站立。在这样被摇上三天左右后,鹰被弄晕过去,精疲力竭地摔到地上。
“会把鹰搞死吗?”我急切地问。
俄德尔希说:“不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打掉鹰的威风,使它没有脾气,便于驯养。鹰晕倒后,要用我的衬衣或是衣服把鹰抱起来,让它闻到主人的气味,并熟悉这个气味。等鹰苏醒过来后,给鹰喂点水,还要放在温水里给鹰洗澡,等羽毛干了以后,才是下一步的喂食。
“鹰只吃新鲜的生肉,如,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鸡肉和野生禽类,吃时不煮熟,不放盐。不吃馕和米饭,不吃病死牲畜和山羊的肉。5月份时,还要捉蛇给鹰吃,鹰吃蛇肉,可以防病、治病和强壮身体。”
“鹰喝什么水?也这么讲究吗?”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被激发起来。
“干净水都行,夏天时,鹰渴了会就着盆子喝水,而冬天时,需要我亲自给它喂水。”
“啊?还要喂水?”我大吃一惊,感到难以置信,这么彪悍的猛禽,居然需要人给它喂水,我万万没想到。
原来,喂养老鹰的那间屋子,冬天里不生火,寒冬腊月天, 盆里的水一会儿功夫就结成冰疙瘩了,老鹰根本没法喝。另外,太冰的水对鹰也太刺激,不利于健康,所以,每次喂完肉,只给鹰三口水。
喂的时候,先从水桶里舀一勺水含嘴里,然后把一根20厘米长、钢笔般粗的塑料管放自己嘴里,再走到鹰跟前,把鹰嘴掰开,塑料管的另一头插入鹰的喉咙里,把含在嘴里的水喷到塑料管里,通过塑料管进入鹰嘴里,连喂三口。
“那么,肉也需要特别的方法喂到老鹰的口中吗?”我问道。
“从横杆上摔下来的鹰此时已饿极了,见着肉就会吃,所以,这时是跟它培养驯养关系的最好时机。我叫着给它新取的名字,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子上,让鹰走过来叼着吃。开始时离它近一点,再慢慢拉远距离,让它飞过来吃,使它逐渐熟悉我的声音和气味,消除恐惧感。鹰喜欢吃甜肉,我会在肉上撒些砂糖,这样几次之后,鹰会慢慢习惯,下次喂食,一叫它名字,它就会飞过来,非常配合。”
鹰是有感情的动物,主人对它好,它会听话,每次给鹰喂食、喂水或捕猎时,都要和蔼地对着鹰不断说话,表扬它、夸奖它,抚摸它的头部,让主人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主人的命令。
“不仅仅能识别主人的命令,”俄德尔希说,“老鹰还会听音乐呢。”害怕我们不信,俄德尔希当即从墙上取下冬不拉,坐到老鹰面前边弹边唱。弹完一曲,摸摸鹰头,接着又弹,又摸摸鹰头。伴随着音乐,鹰不时向主人伸伸头,再左右观望一下,听着听着还闭上眼睛,显得放松、兴奋,仿佛很懂得欣赏音乐。
由于鹰不能接触过多的人,否则会辨别不出主人的气味和声音,无法听从命令,完成训练。所以,给鹰喂肉、喂水、训练等活,只能“萨雅齐”一个人干,家里除了“萨雅齐”以外,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触鹰。少则几年,多则十几二十年的一个人与一只鹰的朝夕相处,使每个“萨雅齐”都与他们的鹰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萨雅齐”们爱鹰,因为鹰就是他们的伴侣,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亲密朋友。
俄德尔希的妻子库勒赛敏给我讲了一段她的丈夫不愿再提的往事。1987年,他们的婚后第二年,俄德尔希开始养第一只鹰,从1岁鹰开始驯养,一养12年。那只鹰很凶、很灵敏,和俄德尔希配合默契,每次出去都有斩获。这只鹰简直被俄德尔希当做了自家的儿子,喜欢得不得了。自己不吃饭,也要先把鹰喂饱,宁肯自己不吃肉,也要把肉省下来给鹰吃。但是,有一年,老鹰不幸病殁。面对着死去的鹰,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伤心欲绝,哭得那么悲哀,仿佛面前躺着的是他的亲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不言不语,天天喝酒,什么事也不干,几乎成了酒鬼,成了废人,他想借酒把那只鹰忘掉,但是忘不掉,虽然家人们纷纷规劝他,但他却依然沉溺于杯中之物,难以释怀。心病还需心药医,后来,另一只鹰出现, 他捉到了它,并驯养它,才慢慢恢复正常。现在的这只鹰是俄德尔希驯养的第四只,前面驯养的两只已经被放飞了。
驯鹰不仅仅是驯养鹰, 同时也是养鹰人从老鹰那里学习如何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并修养个人品性的过程。养鹰人与周围邻居要和睦相处,脾气要好,语言要轻柔,不能性急,不能对鹰大吼大叫或者打骂,自己更不能喝酒打架,只有做个好人,才能养好鹰。
“你现在还喝酒吗?”我问。
“早就不喝了,一滴酒也不能沾,如果喝酒,酒的气味会使鹰对你的记忆消失,你的命令就不再起作用了。另外,做一个‘萨雅齐’要先做一个好人,大家才会尊敬你。”俄德尔希说。
看来,做一个真正的哈萨克族的“萨雅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是个好人,才有资格做“萨雅齐”。大概这也是“萨雅齐”被人们尊重的重要原因吧!
捕猎
鹰养熟后,就要放飞。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12根羽毛绑起来,使鹰飞不高,飞不远,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训练它捕捉猎物时,把活兔子捉来拴在草地上或在狐狸皮上捆上肉,让鹰去捕捉;等这种训练告一段落后,则把尾部线绳拆掉,在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放飞它;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将绳子从腿上取掉,这样,即便它飞跑了,绳子会吊在地面,“萨雅齐”骑马就能追回。驯养一两个月后,鹰就可以出去狩猎了。
狩猎多在冬季,大雪过后,先骑马去查看猎物脚印,了解猎物活动范围,然后才带鹰出发。鹰在捕猎前,既不能被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的积极性。狩猎前几天,先要用水浸泡和洗净肉,使肉中没一丝血腥味,以刺激鹰对血腥味的欲望。另外,如果鹰过于肥胖会影响到鹰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就必须减肥。减肥方法是将小冰块塞进鹰嘴,再让鹰在冰上站一夜,因大量消耗热能,鹰会迅速消瘦。另一种方法是将羊毛、毛蜡等物塞进鹰嘴,鹰呕吐不止,直到胃中的食物被清空,体重减轻。
出征狩猎之前,要检查鹰爪和鹰嘴的锋利程度,如果不够锋利就用刀修理,使其尖锐。自然界中,鹰会在岩石上磨爪子和嘴,以保证捕猎时一击即中。每年5月,鹰被放养到湿润的草地上,以促使鹰爪更好生长。
抓到猎物后,特别是鹰在第一次捕获狐狸后,“萨雅齐”要当场把狐狸腿部的皮剥开,把肉露在外面,奖赏给鹰吃掉。如果捕到野兔、野鸡时,也要把肉剔出来给鹰吃,使鹰尝到战利品的美味。而且,每次捕到猎物后,主人都要用亲切的语言赞美、鼓励和感谢鹰,并辅以对鹰头和身体的亲切抚摸。
鹰可以捕捉黄羊、野兔、野鸡、沙鸡、狐狸等猎物,驯养好的鹰还能抓狼。鹰长距离地追逐狼,等到狼跑得疲惫不堪时,就一爪抓颈,一爪抓眼,狼顿时无力反抗,倒地待毙。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两三只在一起的群狼,就不能让鹰出击了,否则,狼会群起而攻地把鹰咬死。
一般一只鹰驯养十几年后,哈萨克族会在夏季将它们放飞,使其重回大自然。秋季时,猎人再捕捉新的雏鹰,用于冬季捕猎。
驯鹰和狩猎是门学问,包含了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是哈萨克族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对于研究草原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少数民族狩猎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许多牧民放弃了驯鹰的习俗。老一辈驯养猎鹰的传承人已经纷纷去世,现在,像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这样的“萨雅齐”寥寥无几,年龄偏大,因此,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急需要保护和传承。
12月中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我们访问了阿勒泰市切尔齐克乡克孜勒乌元克村哈萨克族的一位“萨雅齐”。他家在冬牧场,离阿勒泰有70多公里。大雪过后,这里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四野静寂,了无人迹。沿着崎岖不平的雪路,我们的汽车停在一排孤零零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前,门前的几头奶牛身披雪霜,黑色牧羊犬的脸面也挂满白胡子。
这位名叫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的哈萨克族“萨雅齐”,个头不高,虎背熊腰,十分结实。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进到另一间房里把他心爱的老鹰请到了我们面前。从来没和老鹰这么近距离地面对面过,天空中翱翔的小黑点,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顿时心惊肉跳。鹰高80多厘米,体重约7千克,双翼展开据说能达2米。
鹰最厉害的身体部位——爪,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铁钩般锋利。抓取猎物时,鹰爪像尖刀样地深深扎进猎物要害,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断脖子,猎物顷刻毙命。展开后犹如大氅的巨大双翼是老鹰的另一有力武器,当它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下俯冲时,宛如一架小型飞机,任何活物撞上,都只有倒地不起的命运。
哈萨克族“萨雅齐”的老鹰站在一个木墩上,头上蒙了一个黑皮眼罩。几分钟后,主人动作轻柔、缓慢地摘下了老鹰的眼罩。我们的眼前像突然摆放了两颗黑漆漆的夜明珠,熠熠生辉。老鹰神情严肃,用它锐利的眼神睃视了下四周,然后目光冷冷地落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审查我们这些陌生人。
老鹰的羽毛呈栗褐色,头部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黄金般的光泽,真是一只威风凛凛的漂亮猛禽。这种老鹰的学名是金雕,而之所以被称为金雕,恐怕就和它这披金带甲的外观有关吧。金雕俊朗抢眼的外形震撼了我,我出神地看着它,浮想联翩着。
据了解,哈萨克族驯养的鹰,并不是普通的老鹰,实际上是金雕,金雕以其引人注目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被哈萨克族“萨雅齐”所青睐。
“萨雅齐”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今年40多岁,全家几代人都驯鹰,在当地很有名气。从15岁开始,他跟在父亲身边学驯鹰,20岁时,独立驯鹰,至今已有24年。20多年来,他跟踪鹰,研究鹰,驯养鹰,对鹰犹如对亲朋好友般知根知底。俄德尔希说,每个“萨雅齐”都有自己的区域,从来不会到别人的区域去捕捉鹰,更不会到别的县或地区去捕鹰,约定俗成,大家都会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阿勒泰的鹰多住在悬崖峭壁上,每对巢区大约相距10公里。3月上旬是老鹰们的“恋爱”季,它们成双成对地在空中盘旋追逐。4月中旬产卵;巢多置于悬岩凹处,距地高20多米,一般人很难接近鹰巢。鹰巢很大,直径一米多,中间凹下去,铺树枝、树叶、枯草和羽毛等,鹰巢要用很多年,每年都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使用年限长的鹰巢会更大。
鹰每次产蛋的数量不多,一般每窝产蛋1到3枚。蛋的大小和鹅蛋差不多,青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蛋产出后即孵蛋,公母鹰轮流孵蛋,孵化期40多天,80天左右鹰雏即可离巢。一窝如果孵出三只小鹰,由于食物不足,最弱的小鹰,就会被“哥哥”或者“姐姐”欺负,甚至被啄死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一窝只能孵出两只鹰。如果只有一枚蛋,那么孵出的鹰就很厉害,凶猛而灵敏,能捉狼的鹰都是这种“独生子”鹰,哈萨克族“萨雅齐”最喜欢这种“独生子”。
我问俄德尔希喜欢捕大鹰还是小鹰,他说:“大鹰!小鹰比较难养,而且麻烦,我们一般捉一岁到两岁左右的鹰,驯养一两个月就可以狩猎了。”
捉鹰
那么,他们怎么捉到鹰呢?我非常好奇。鹰巢那么高,鹰又是常年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展翅飞翔。真是想象不出驯鹰人是怎么做到把空中霸主变成身边的工作伙伴的。
俄德尔希告诉我,捉鹰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野兽多么凶猛,却都逃不出狡猾的猎人精心设下的圈套。方法一:在鹰经常飞行的地方,摆一只死兔子在地面,然后绑一只活乌鸦在死兔子身上,乌鸦不停乱动,好像正在吃兔子,再支一个20多平方的大网在地面之上,就可以张网待鹰了。
方法二:在极冷的冬天,弄断一只活的野兔子的后腿,当看见天上有鹰在飞翔时,就把兔子放开。鹰看见兔子后会俯冲下来,捉住兔子,并把兔子啄死。由于鹰的负重能力差,不到1公斤,只能在捉到猎物后就地吃掉,而不会叼走。当老鹰啄皮吃肉时,兔肉、兔血、兔绒毛,会糊在老鹰的鼻孔周围,并因天气冷而冻成一团,怎么甩也甩不掉,渐渐堵塞住鹰的呼吸通道,当老鹰因缺氧而昏迷过去时,我们的“萨雅齐”也就不劳而获了。
“真是猎物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啊!”我说完之后,大家都笑了,用佩服的眼光注视着这位“萨雅齐”。
“其实,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捉到,有时等几天,有时等十几天。一般一岁左右的鹰会上当,而那些‘老家伙’则比较狡猾,不轻易上当。”
“可以捉一只公鹰,再捉一只母鹰,搞人工繁殖吗?”
俄德尔希摇了摇头:“那是不可能的,以前,我们哈萨克人也想过,也试过,但没有一个人曾经在自己家里繁育过一只鹰。也许是因为它们热爱自由,包括自由恋爱,所以,它们不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凑合,宁可一辈子做‘波依达克’(光棍),也不会凑合‘结婚’,繁衍后代。”哇,好有个性的鹰,不由得让人对其暗升敬意。
驯鹰
问完捉鹰,就该问到我们最关心的驯鹰了。
俄德尔希告诉我们,鹰很聪明,也很懂感情,但同时非常凶猛、狂妄。刚捉到时,不给吃喝,脖子上栓根绳子,并用眼罩罩住鹰眼,把它放在悬挂在半空的木棍或木墩上,昼夜不停地来回摇晃,使鹰无法入睡或休息。 在俄德尔希家里,他们三个人轮流值班,白天晚上不停地摇晃,使鹰无法稳稳站立。在这样被摇上三天左右后,鹰被弄晕过去,精疲力竭地摔到地上。
“会把鹰搞死吗?”我急切地问。
俄德尔希说:“不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打掉鹰的威风,使它没有脾气,便于驯养。鹰晕倒后,要用我的衬衣或是衣服把鹰抱起来,让它闻到主人的气味,并熟悉这个气味。等鹰苏醒过来后,给鹰喂点水,还要放在温水里给鹰洗澡,等羽毛干了以后,才是下一步的喂食。
“鹰只吃新鲜的生肉,如,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鸡肉和野生禽类,吃时不煮熟,不放盐。不吃馕和米饭,不吃病死牲畜和山羊的肉。5月份时,还要捉蛇给鹰吃,鹰吃蛇肉,可以防病、治病和强壮身体。”
“鹰喝什么水?也这么讲究吗?”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被激发起来。
“干净水都行,夏天时,鹰渴了会就着盆子喝水,而冬天时,需要我亲自给它喂水。”
“啊?还要喂水?”我大吃一惊,感到难以置信,这么彪悍的猛禽,居然需要人给它喂水,我万万没想到。
原来,喂养老鹰的那间屋子,冬天里不生火,寒冬腊月天, 盆里的水一会儿功夫就结成冰疙瘩了,老鹰根本没法喝。另外,太冰的水对鹰也太刺激,不利于健康,所以,每次喂完肉,只给鹰三口水。
喂的时候,先从水桶里舀一勺水含嘴里,然后把一根20厘米长、钢笔般粗的塑料管放自己嘴里,再走到鹰跟前,把鹰嘴掰开,塑料管的另一头插入鹰的喉咙里,把含在嘴里的水喷到塑料管里,通过塑料管进入鹰嘴里,连喂三口。
“那么,肉也需要特别的方法喂到老鹰的口中吗?”我问道。
“从横杆上摔下来的鹰此时已饿极了,见着肉就会吃,所以,这时是跟它培养驯养关系的最好时机。我叫着给它新取的名字,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子上,让鹰走过来叼着吃。开始时离它近一点,再慢慢拉远距离,让它飞过来吃,使它逐渐熟悉我的声音和气味,消除恐惧感。鹰喜欢吃甜肉,我会在肉上撒些砂糖,这样几次之后,鹰会慢慢习惯,下次喂食,一叫它名字,它就会飞过来,非常配合。”
鹰是有感情的动物,主人对它好,它会听话,每次给鹰喂食、喂水或捕猎时,都要和蔼地对着鹰不断说话,表扬它、夸奖它,抚摸它的头部,让主人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主人的命令。
“不仅仅能识别主人的命令,”俄德尔希说,“老鹰还会听音乐呢。”害怕我们不信,俄德尔希当即从墙上取下冬不拉,坐到老鹰面前边弹边唱。弹完一曲,摸摸鹰头,接着又弹,又摸摸鹰头。伴随着音乐,鹰不时向主人伸伸头,再左右观望一下,听着听着还闭上眼睛,显得放松、兴奋,仿佛很懂得欣赏音乐。
由于鹰不能接触过多的人,否则会辨别不出主人的气味和声音,无法听从命令,完成训练。所以,给鹰喂肉、喂水、训练等活,只能“萨雅齐”一个人干,家里除了“萨雅齐”以外,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触鹰。少则几年,多则十几二十年的一个人与一只鹰的朝夕相处,使每个“萨雅齐”都与他们的鹰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萨雅齐”们爱鹰,因为鹰就是他们的伴侣,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亲密朋友。
俄德尔希的妻子库勒赛敏给我讲了一段她的丈夫不愿再提的往事。1987年,他们的婚后第二年,俄德尔希开始养第一只鹰,从1岁鹰开始驯养,一养12年。那只鹰很凶、很灵敏,和俄德尔希配合默契,每次出去都有斩获。这只鹰简直被俄德尔希当做了自家的儿子,喜欢得不得了。自己不吃饭,也要先把鹰喂饱,宁肯自己不吃肉,也要把肉省下来给鹰吃。但是,有一年,老鹰不幸病殁。面对着死去的鹰,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伤心欲绝,哭得那么悲哀,仿佛面前躺着的是他的亲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不言不语,天天喝酒,什么事也不干,几乎成了酒鬼,成了废人,他想借酒把那只鹰忘掉,但是忘不掉,虽然家人们纷纷规劝他,但他却依然沉溺于杯中之物,难以释怀。心病还需心药医,后来,另一只鹰出现, 他捉到了它,并驯养它,才慢慢恢复正常。现在的这只鹰是俄德尔希驯养的第四只,前面驯养的两只已经被放飞了。
驯鹰不仅仅是驯养鹰, 同时也是养鹰人从老鹰那里学习如何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并修养个人品性的过程。养鹰人与周围邻居要和睦相处,脾气要好,语言要轻柔,不能性急,不能对鹰大吼大叫或者打骂,自己更不能喝酒打架,只有做个好人,才能养好鹰。
“你现在还喝酒吗?”我问。
“早就不喝了,一滴酒也不能沾,如果喝酒,酒的气味会使鹰对你的记忆消失,你的命令就不再起作用了。另外,做一个‘萨雅齐’要先做一个好人,大家才会尊敬你。”俄德尔希说。
看来,做一个真正的哈萨克族的“萨雅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是个好人,才有资格做“萨雅齐”。大概这也是“萨雅齐”被人们尊重的重要原因吧!
捕猎
鹰养熟后,就要放飞。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12根羽毛绑起来,使鹰飞不高,飞不远,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训练它捕捉猎物时,把活兔子捉来拴在草地上或在狐狸皮上捆上肉,让鹰去捕捉;等这种训练告一段落后,则把尾部线绳拆掉,在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放飞它;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将绳子从腿上取掉,这样,即便它飞跑了,绳子会吊在地面,“萨雅齐”骑马就能追回。驯养一两个月后,鹰就可以出去狩猎了。
狩猎多在冬季,大雪过后,先骑马去查看猎物脚印,了解猎物活动范围,然后才带鹰出发。鹰在捕猎前,既不能被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的积极性。狩猎前几天,先要用水浸泡和洗净肉,使肉中没一丝血腥味,以刺激鹰对血腥味的欲望。另外,如果鹰过于肥胖会影响到鹰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就必须减肥。减肥方法是将小冰块塞进鹰嘴,再让鹰在冰上站一夜,因大量消耗热能,鹰会迅速消瘦。另一种方法是将羊毛、毛蜡等物塞进鹰嘴,鹰呕吐不止,直到胃中的食物被清空,体重减轻。
出征狩猎之前,要检查鹰爪和鹰嘴的锋利程度,如果不够锋利就用刀修理,使其尖锐。自然界中,鹰会在岩石上磨爪子和嘴,以保证捕猎时一击即中。每年5月,鹰被放养到湿润的草地上,以促使鹰爪更好生长。
抓到猎物后,特别是鹰在第一次捕获狐狸后,“萨雅齐”要当场把狐狸腿部的皮剥开,把肉露在外面,奖赏给鹰吃掉。如果捕到野兔、野鸡时,也要把肉剔出来给鹰吃,使鹰尝到战利品的美味。而且,每次捕到猎物后,主人都要用亲切的语言赞美、鼓励和感谢鹰,并辅以对鹰头和身体的亲切抚摸。
鹰可以捕捉黄羊、野兔、野鸡、沙鸡、狐狸等猎物,驯养好的鹰还能抓狼。鹰长距离地追逐狼,等到狼跑得疲惫不堪时,就一爪抓颈,一爪抓眼,狼顿时无力反抗,倒地待毙。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两三只在一起的群狼,就不能让鹰出击了,否则,狼会群起而攻地把鹰咬死。
一般一只鹰驯养十几年后,哈萨克族会在夏季将它们放飞,使其重回大自然。秋季时,猎人再捕捉新的雏鹰,用于冬季捕猎。
驯鹰和狩猎是门学问,包含了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是哈萨克族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对于研究草原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少数民族狩猎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许多牧民放弃了驯鹰的习俗。老一辈驯养猎鹰的传承人已经纷纷去世,现在,像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这样的“萨雅齐”寥寥无几,年龄偏大,因此,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急需要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