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_x(x=1-4)团簇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xlll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u团簇(Cux,x=1-4)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当团簇比较小时(x=2,3),倾向于平铺表面;当x=4时,Cu团簇在CeO2(111)表面以三维的四面体结构吸附较为稳定,从Cu 3d到Ce 4f的电荷转移使Cu团簇带正电荷.由二维的菱形结构到三维的四面体结构的转变势垒为1.05 eV,并且其中一个Cu原子直接迁移到另外三个Cu原子的空位顶部的转变路径比较有利.在Cu团簇与CeO2的相互作用过程中,Cu-O和Cu-Cu相互作用的竞争最终决定了Cu
其他文献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ZnO0.875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用第一性原理对含氧空位的ZnO晶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处理,计算了完整的和含氧空位的ZnO晶
采用共沉淀法和胶溶法分别制备了高性能的储氧材料Ce0.45Zr0.45Y0.07La0.03O1.95(OSM)和耐高温高比表面的La-Ba-Al2O3,并以它们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整体式铁基催化剂.考察了该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载量的Cu-ZSM-5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Cu质量分数为5%时,Cu-ZSM-5催化剂的SCR活性
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制得了粒径可控的ZnO自组装薄膜.该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出现了光子带隙.以染料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评价了ZnO自组装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
采用无模板自然生长法制备了泡沫镍支撑的NiCo2O4纳米线阵列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了纳米线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线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
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LiFePO4,并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出LiFePO4/C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以及恒电流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以及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PbTe(111)薄膜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Te(111)薄膜经500VAr+轰击加上250℃高温退火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分别采用6-311+G(d,p)基组和LANL2DZ基组,计算并分析了(+)-儿茶素(Cc,C15H14O6)及其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分子(M-Cc,M=Ca,Zn,Cd,C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