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踝损伤 加味金黄散 外治法 中医治疗学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06-01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中医学“足踝部伤筋”的范畴,多因行走或跑步时突然踩踏于不平地面上,或上下台阶失足,或运动不慎跌倒,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关节损伤,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淤滞所致,本病临床甚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较多,临床上一般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两大类,以前者多见。若早期治疗不当,可导致踝关节不稳,撞击综合征等,运动或负重后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和工作。自2010.12–2013.6作者运用“加味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98例,取得了止痛作用好,肿胀消退快,甚至发红,灼热,起水泡患者,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病人,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平均32岁,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5min.最长12d.多于伤后5d内就诊,外踝扭伤89例,内踝扭伤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伴皮肤青紫瘀斑,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其中部分患者一周后就诊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灼热,x线拍片检查未见骨性病变及关节异常。
1.2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者,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局部疼痛、压痛明显,肿胀伴皮肤青紫瘀斑,踝关节内、外活动时疼痛加剧,踝关节失稳,行走困难,功能障碍者。X线拍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征象者。
1.3 排除标准。有骨折征,骨病,经x线拍片检查确定骨折脱位者。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大黄45g川柏45g姜黄45g白芷45g制南星25g陈皮25g苍术25g厚朴25g天花粉50g土元35g乳没各35g川木瓜35g红花35g二花35g菊花35g血竭15g冰片15g甘草25g.
2.2 配制方法:按上方组成比例,除冰片外,其他药烘干后混合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药混匀,装密封瓶内备用。
2.3 用法及用量:患肢抬高,制动,视患部范围大小,取上药末适量加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摊于纱布或白布上,厚约2mm范围超过2–3cm外敷于患处,绷带包扎固定,外翻型损伤者,踝关节固定在内翻位,内翻型损伤者,踝关节固定在外翻位,每天换药一次。
2.4 注意事项:在用药治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局部皮肤可见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自然消失。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显效: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但偶有酸痛不适感,有效: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轻度肿胀,活动稍有受限。运动后肿胀加重,无效,踝关节肿胀疼痛无改善,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
3.2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敷药次数最多6次,平均3次,按《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评定,痊愈6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患者不适应,中途停用)总有效率为96.9%。
4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中国传统医学“筋伤”范畴是伤科常见的多发病,踝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下腓胫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呈扇形,上方起于内踝,向自下呈扇形附着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是一条坚韧的韧带,不易损伤,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距腓前韧带,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跟腓韧带,止于距骨后突的为距腓后韧带,胫腓韧带又称下胫腓韧带,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外侧副韧带相对内侧副韧带薄弱,同时由于内踝短(位置高)外踝(位置低)两者相差1cm左右,从而限制了足外翻,因此踝关节扭伤时多呈内翻位,从而使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产生损伤 ,早期不宜在患部涂药油后反复按摩揉擦,以及在足部热敷,抓火酒,红外线,照射等,都会导致局部损伤加重,毛细血管破裂,通透性增强,加重局部出血及水肿,患部肿痛加重。
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素问·阴阳应象万论》“气伤痈,形伤肿。损伤早期,脉络破损,离经之血凝滞于肌肤,可见皮肤青紫瘀斑,血淤不通气滞,不通则痛,淤血不散气机受限,运行气化不足,而生痰湿,故淤肿不舒,活动受限。久而久之,损伤组织周围形成无菌炎性反应,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变化,故出现局部皮肤灼热,泛红,甚至有水泡。因此,可知损伤局部疼痛,肿胀,是急性踝关节扭伤主要症候表现,也是患部经络气血伤病的病理反应。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审证求因”的理论,针对淤血无菌性炎症,痰湿等病理变化,损伤初期不应单从血论,活血化淤配合清热利湿,散结,可较早的消肿止痛,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的发生。如意金黄散方出于《外科正宗》原方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打损伤等,方中是由大量清热泻火,解毒利湿药物组成。其功长于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因其清热解毒除湿力强,而散瘀消肿,止痛之力稍逊。在此方基础上加乳香,没药,血竭,红花,活血散瘀,加土元,冰片,川木瓜,破血逐瘀散结消肿止痛,佐二花,菊花,甘草,以清热平肝,缓急止痛。用蜂蜜取其粘性及止痛解毒保护皮肤的作用,鸡蛋清具有收敛,滋润,营养,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并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加快病损组织的修复。本方在清热解毒的同时着重消散,谨守病机,直接敷于患处,药力集中,直达病所,使其气机畅达,瘀血得去,气血能通的治疗效果,此方,临床运用止痛效果好,肿胀消退快,无不良反应,且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治琳 加味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J〕中国骨伤,1992,5(2﹚﹕28
[2]周龙恒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J〕中医正骨,2008,20(10﹚﹕6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06-01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中医学“足踝部伤筋”的范畴,多因行走或跑步时突然踩踏于不平地面上,或上下台阶失足,或运动不慎跌倒,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关节损伤,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淤滞所致,本病临床甚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较多,临床上一般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两大类,以前者多见。若早期治疗不当,可导致踝关节不稳,撞击综合征等,运动或负重后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和工作。自2010.12–2013.6作者运用“加味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98例,取得了止痛作用好,肿胀消退快,甚至发红,灼热,起水泡患者,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病人,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平均32岁,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5min.最长12d.多于伤后5d内就诊,外踝扭伤89例,内踝扭伤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伴皮肤青紫瘀斑,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其中部分患者一周后就诊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灼热,x线拍片检查未见骨性病变及关节异常。
1.2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者,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局部疼痛、压痛明显,肿胀伴皮肤青紫瘀斑,踝关节内、外活动时疼痛加剧,踝关节失稳,行走困难,功能障碍者。X线拍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征象者。
1.3 排除标准。有骨折征,骨病,经x线拍片检查确定骨折脱位者。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大黄45g川柏45g姜黄45g白芷45g制南星25g陈皮25g苍术25g厚朴25g天花粉50g土元35g乳没各35g川木瓜35g红花35g二花35g菊花35g血竭15g冰片15g甘草25g.
2.2 配制方法:按上方组成比例,除冰片外,其他药烘干后混合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药混匀,装密封瓶内备用。
2.3 用法及用量:患肢抬高,制动,视患部范围大小,取上药末适量加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摊于纱布或白布上,厚约2mm范围超过2–3cm外敷于患处,绷带包扎固定,外翻型损伤者,踝关节固定在内翻位,内翻型损伤者,踝关节固定在外翻位,每天换药一次。
2.4 注意事项:在用药治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局部皮肤可见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自然消失。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显效: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但偶有酸痛不适感,有效: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轻度肿胀,活动稍有受限。运动后肿胀加重,无效,踝关节肿胀疼痛无改善,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
3.2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敷药次数最多6次,平均3次,按《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评定,痊愈6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患者不适应,中途停用)总有效率为96.9%。
4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中国传统医学“筋伤”范畴是伤科常见的多发病,踝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下腓胫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呈扇形,上方起于内踝,向自下呈扇形附着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是一条坚韧的韧带,不易损伤,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距腓前韧带,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跟腓韧带,止于距骨后突的为距腓后韧带,胫腓韧带又称下胫腓韧带,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外侧副韧带相对内侧副韧带薄弱,同时由于内踝短(位置高)外踝(位置低)两者相差1cm左右,从而限制了足外翻,因此踝关节扭伤时多呈内翻位,从而使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产生损伤 ,早期不宜在患部涂药油后反复按摩揉擦,以及在足部热敷,抓火酒,红外线,照射等,都会导致局部损伤加重,毛细血管破裂,通透性增强,加重局部出血及水肿,患部肿痛加重。
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素问·阴阳应象万论》“气伤痈,形伤肿。损伤早期,脉络破损,离经之血凝滞于肌肤,可见皮肤青紫瘀斑,血淤不通气滞,不通则痛,淤血不散气机受限,运行气化不足,而生痰湿,故淤肿不舒,活动受限。久而久之,损伤组织周围形成无菌炎性反应,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变化,故出现局部皮肤灼热,泛红,甚至有水泡。因此,可知损伤局部疼痛,肿胀,是急性踝关节扭伤主要症候表现,也是患部经络气血伤病的病理反应。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审证求因”的理论,针对淤血无菌性炎症,痰湿等病理变化,损伤初期不应单从血论,活血化淤配合清热利湿,散结,可较早的消肿止痛,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的发生。如意金黄散方出于《外科正宗》原方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打损伤等,方中是由大量清热泻火,解毒利湿药物组成。其功长于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因其清热解毒除湿力强,而散瘀消肿,止痛之力稍逊。在此方基础上加乳香,没药,血竭,红花,活血散瘀,加土元,冰片,川木瓜,破血逐瘀散结消肿止痛,佐二花,菊花,甘草,以清热平肝,缓急止痛。用蜂蜜取其粘性及止痛解毒保护皮肤的作用,鸡蛋清具有收敛,滋润,营养,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并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加快病损组织的修复。本方在清热解毒的同时着重消散,谨守病机,直接敷于患处,药力集中,直达病所,使其气机畅达,瘀血得去,气血能通的治疗效果,此方,临床运用止痛效果好,肿胀消退快,无不良反应,且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治琳 加味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J〕中国骨伤,1992,5(2﹚﹕28
[2]周龙恒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J〕中医正骨,2008,20(10﹚﹕6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