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9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6岁,回族,体重62kg。以“右手机器绞伤,右手小指骨外露、末节指骨骨折”急诊行“右手小指残端清创缝合术”。当给予2%利多卡因5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10分钟后,患者突发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呈抽泣样呼吸,自觉胸腹部憋胀,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嘱患者平卧,建立静脉通道,依次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滴;氨茶碱0.25g静滴;地塞米松40mg静滴;山莨菪碱1.5mg、安定10mg,肌注,并持续低流量吸氧。约1小时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可坐立,思维清晰,语言流畅。询问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后收入院。入院后检查:ECG、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均无明显异常。于入院10小时后再次入手术室行“清创、残端修整术”。患者入室测:血压120/72mmHg,心率92次/分,SPO2 98%。建立静脉通道后先行1%利多卡因3ml回吸无血局部麻醉浸润,观察5分钟后无异常反应即给予1%利多卡因(同前)7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开始及结束,历时1个小时。当伤口包扎完毕即将推离手术室时,患者突然再次出现“抽泣样呼吸,腹部、胃肠道、支气管、膈肌痉挛,但神志尚清楚,能合作”,立即面罩辅助呼吸,同时地塞米松10mg静注,力月西5mg静注。测血压100/60mmHg,心率76次/分,SPO2 96%,约半小时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
讨 论
本例患者首次应用利多卡因,且药量少,注射器回抽后未见血液,注射10分钟甚至1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抽泣样呼吸、膈肌痉挛等症状。考虑为利多卡因过敏引起的偶发高敏迟缓反应[1]。
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并不多见,一般认为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引起过敏反应比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罕见。因酯类局麻药及其代谢产物能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形成半抗原,而酰胺类不能形成半抗原,但酰胺类所含有的防腐剂对羟苯甲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普鲁卡因极为相似,可形成半抗原[2],成为过敏反应的一个潜在因素。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使用前无需做药敏试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外科小手术和急诊清创缝合术中,但有极少数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故在麻醉中应高度警惕[3]。术前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认真查看药物的出厂日期及批号,药物制剂混浊、杂质多,易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应常规做过敏试验,对有过敏史的病人,局麻时应在利多卡因中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操作中要注意回抽无血后再注射,急诊外科醫生更应熟悉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以便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 黄盛辉.实用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42-43.
2 郑斯聚,段世明.麻醉药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10.
3 谢柏章.麻醉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90-198.
病历资料
患者,男,26岁,回族,体重62kg。以“右手机器绞伤,右手小指骨外露、末节指骨骨折”急诊行“右手小指残端清创缝合术”。当给予2%利多卡因5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10分钟后,患者突发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呈抽泣样呼吸,自觉胸腹部憋胀,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嘱患者平卧,建立静脉通道,依次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滴;氨茶碱0.25g静滴;地塞米松40mg静滴;山莨菪碱1.5mg、安定10mg,肌注,并持续低流量吸氧。约1小时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可坐立,思维清晰,语言流畅。询问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后收入院。入院后检查:ECG、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均无明显异常。于入院10小时后再次入手术室行“清创、残端修整术”。患者入室测:血压120/72mmHg,心率92次/分,SPO2 98%。建立静脉通道后先行1%利多卡因3ml回吸无血局部麻醉浸润,观察5分钟后无异常反应即给予1%利多卡因(同前)7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开始及结束,历时1个小时。当伤口包扎完毕即将推离手术室时,患者突然再次出现“抽泣样呼吸,腹部、胃肠道、支气管、膈肌痉挛,但神志尚清楚,能合作”,立即面罩辅助呼吸,同时地塞米松10mg静注,力月西5mg静注。测血压100/60mmHg,心率76次/分,SPO2 96%,约半小时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
讨 论
本例患者首次应用利多卡因,且药量少,注射器回抽后未见血液,注射10分钟甚至1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抽泣样呼吸、膈肌痉挛等症状。考虑为利多卡因过敏引起的偶发高敏迟缓反应[1]。
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并不多见,一般认为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引起过敏反应比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罕见。因酯类局麻药及其代谢产物能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形成半抗原,而酰胺类不能形成半抗原,但酰胺类所含有的防腐剂对羟苯甲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普鲁卡因极为相似,可形成半抗原[2],成为过敏反应的一个潜在因素。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使用前无需做药敏试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外科小手术和急诊清创缝合术中,但有极少数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故在麻醉中应高度警惕[3]。术前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认真查看药物的出厂日期及批号,药物制剂混浊、杂质多,易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应常规做过敏试验,对有过敏史的病人,局麻时应在利多卡因中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操作中要注意回抽无血后再注射,急诊外科醫生更应熟悉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以便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 黄盛辉.实用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42-43.
2 郑斯聚,段世明.麻醉药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10.
3 谢柏章.麻醉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9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