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转化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内外转化彼此结合、互动的过程。只有探讨道德教学过程内外转化模式,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真正认同和接受道德规范,付诸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内外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244-01
德育过程的本质,即德育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种转化需要教育者的协助。但是,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化吸收。传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因此,要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德育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如何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教学设计成大学生真心喜欢、认同和接受的教学,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和目的,是道德教育是否具有实效的最佳标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想道德理论课的教学应该努力实现内外转化问题。
1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教材知识不一定是学生的“学材”,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而不应该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接受和理解,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更注重的是他们躬行实践,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处理好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机械地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也不能甩开教材内容自己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应该在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讲好若干个基本问题。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在思政会议上提出:“首先解决转化什么的问题,不能把教材机械地转化。还要就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系统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提出:“作为教学体系,应该在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讲好若干个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教学体系应该有教师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和体会,融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然后再转化到课堂教学中,那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上好每一节课。但是走访或听取同行的教学过程时候发现,部分教师根本就抛开教材,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哪怕是听来的路边新闻,都无所谓,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那样的课堂是有意思了,但不以为这有意义。
2 教学内容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关键
这里提到的所谓“认同”,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学互动,正确理解规范原则,在内在原有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认识、赞同和信任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掌握规范、理解原则的目的,从而在被教育者面前确立起一座道德原则的灯塔,为后续的道德接受和道德实践调准航向,正确定位。所谓“接受”,就是把外在的、僵死的规则、条例等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思维,自觉地内化为内在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在对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认同的基础上,信念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内化过程,外在的东西真正被大学生接受,慢慢变成自己的内在动力这需要一个过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们有了某种认识之后就能“据为已有”的。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从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基本过程。只有经过大学生的筛选、过滤、选择、接受等几个阶段后付诸实践,大学生思想品德才能形成与发展。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对学生德性的一种主动的培育活动,其功能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认可的道德价值原则的认同和接受。很显然,合理的道德价值原则,是大学生遵从道德规则的重要前提,而在大学生对道德价值成功认同和对道德价值信任和接受的基础上,继而再把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这恰恰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3 大学生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落脚点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是内化和外化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化是内化的归宿和落脚点。简单地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是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是由“认同”到“接受”的过程;而外化则是使道德规范见之于行动,是“接受”到“实践”的过程,认同不等于实践,认同和实践之间有一段距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常常面临“知行脱离”的现实困境。所谓“道德实践”,就是要将由外在道德价值原则内化而来的、自觉的内在情感(即内在的爱的潜能)再一次外化出来,去能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处理各项事务,指导具体的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提出了接受—反应—评价—价值概念化—价值性格化“五阶段”说。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顺从—认同—内化“三阶段”说。我国著名的德育专家鲁洁却把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广西师大郭志峰先生提出了:掌握—实践—接受—再实践—开放式发展。国内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的实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认为,道德教育的基本作用模式为:认同—理解—接受—实践—再实践—开放式发展。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欣赏人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他的闪亮点,我们必须看到学生的这一点,肯定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课间时间与学生聊天的时候学生问起:“老师,你们不喜欢我们搞艺术的学生吧?部分教师的眼里我们就是不知廉耻的学生;老师,你认为我们体育系的学生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吗?”这些问题让我很痛心。因此,要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欣赏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和和谐的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生道德教育转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加强内外转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道德转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我们就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能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当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Z].2007,11.
[2] 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
[3] 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军.道德的“内”、“外”关系(10版)[N].光明日报,2010-12-07.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内外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244-01
德育过程的本质,即德育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种转化需要教育者的协助。但是,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化吸收。传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因此,要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德育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如何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教学设计成大学生真心喜欢、认同和接受的教学,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和目的,是道德教育是否具有实效的最佳标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想道德理论课的教学应该努力实现内外转化问题。
1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教材知识不一定是学生的“学材”,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而不应该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接受和理解,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更注重的是他们躬行实践,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处理好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机械地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也不能甩开教材内容自己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应该在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讲好若干个基本问题。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在思政会议上提出:“首先解决转化什么的问题,不能把教材机械地转化。还要就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系统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提出:“作为教学体系,应该在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讲好若干个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教学体系应该有教师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和体会,融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然后再转化到课堂教学中,那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上好每一节课。但是走访或听取同行的教学过程时候发现,部分教师根本就抛开教材,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哪怕是听来的路边新闻,都无所谓,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那样的课堂是有意思了,但不以为这有意义。
2 教学内容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关键
这里提到的所谓“认同”,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学互动,正确理解规范原则,在内在原有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认识、赞同和信任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掌握规范、理解原则的目的,从而在被教育者面前确立起一座道德原则的灯塔,为后续的道德接受和道德实践调准航向,正确定位。所谓“接受”,就是把外在的、僵死的规则、条例等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思维,自觉地内化为内在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在对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认同的基础上,信念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内化过程,外在的东西真正被大学生接受,慢慢变成自己的内在动力这需要一个过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们有了某种认识之后就能“据为已有”的。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从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基本过程。只有经过大学生的筛选、过滤、选择、接受等几个阶段后付诸实践,大学生思想品德才能形成与发展。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对学生德性的一种主动的培育活动,其功能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认可的道德价值原则的认同和接受。很显然,合理的道德价值原则,是大学生遵从道德规则的重要前提,而在大学生对道德价值成功认同和对道德价值信任和接受的基础上,继而再把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这恰恰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3 大学生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的落脚点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转化是内化和外化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化是内化的归宿和落脚点。简单地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是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是由“认同”到“接受”的过程;而外化则是使道德规范见之于行动,是“接受”到“实践”的过程,认同不等于实践,认同和实践之间有一段距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常常面临“知行脱离”的现实困境。所谓“道德实践”,就是要将由外在道德价值原则内化而来的、自觉的内在情感(即内在的爱的潜能)再一次外化出来,去能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处理各项事务,指导具体的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提出了接受—反应—评价—价值概念化—价值性格化“五阶段”说。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顺从—认同—内化“三阶段”说。我国著名的德育专家鲁洁却把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广西师大郭志峰先生提出了:掌握—实践—接受—再实践—开放式发展。国内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的实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认为,道德教育的基本作用模式为:认同—理解—接受—实践—再实践—开放式发展。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欣赏人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他的闪亮点,我们必须看到学生的这一点,肯定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课间时间与学生聊天的时候学生问起:“老师,你们不喜欢我们搞艺术的学生吧?部分教师的眼里我们就是不知廉耻的学生;老师,你认为我们体育系的学生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吗?”这些问题让我很痛心。因此,要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欣赏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和和谐的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生道德教育转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加强内外转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道德转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我们就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能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当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Z].2007,11.
[2] 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
[3] 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军.道德的“内”、“外”关系(10版)[N].光明日报,20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