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立足教育实践,把目光投向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升和他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PBL教学法引入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课堂实践中探索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适用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设计
1. PBL教学法
1.1什么是PBL
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在PBL教学模式中,情境、问题、学生、教师是PBL模式的4大基本要素。问题与情境是课程组织的核心,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伙伴、指导者。[1]
1.2 PBL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
PBL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起点、以小组协作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因此在教学实施前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分组及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1.2.1创设问题情境
P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因此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决定整个PBL教学过程成功的首要因素。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进行“问题”的设置,要遵从知识综合性、真实可用性、趣味性、研究探索性、结果可验证性等原则。[2]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已有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的差异性等,问题的难度应适中,与学生真实生活要有一定的联系。
1.2.2学生分组
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因素,每个小组之间人数应大致相同,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课程实施前,首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阐明PBL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的意义、基本操作流程,以及成立小组的意义、小组长的职责和义务等。
2.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在目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讲授—演示”的教学模式,即首先系统讲授每一个菜单、命令和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引导下,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迁移。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下面主要以“Word文字处理”这一章为例,介绍PBL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2.1教学目标分析
Word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处理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对Word文档进行格式设置;能够在Word中创建、美化表格;能够在Word文档中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等对象,能够根据排版需要合理设置对象的版式和叠放次序。其中,Word文档的简单排版和单个对象的设置较为容易,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较难,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循序渐进。
2.2学生特征分析
由于目前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多是在上网、聊天、看电影、游戏等娱乐休闲方面,而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另外,受地区差异、教育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因素影响,学生已有操作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同学接触电脑的机会较少,基本操作还不太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学生的已有水平、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3问题情境创设
通过上面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的分析之后,笔者选择了以校园期刊《朝阳》的创建为切入点,将问题情境细化为:期刊的约稿通知、期刊的宣传海报、投稿信息的统计、稿件录用通知等四个问题,每个问题的描述和对应的知识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
2.4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描述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要依托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资源,就可以加以运用,包括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源。结合本章的问题情境,校园期刊的创建,需要的校园图片、教室或寝室的图片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拍摄或者在校园网上下载需要的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教师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图片、文字素材和效果图,在已有的效果基础上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完成基本效果,从而激发每个同学的潜能。
2.5教学实施过程
下面以《问题情境3:校园杂志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2.5.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校园期刊呢?可以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Word图文混排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思考哪些设计方法可以引入到将要设计的作品中。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通过欣赏作品,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激发创作灵感。
2.5.2分析问题,收集资料。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化,并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
1.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以及环绕方式。
2.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对象。
[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并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文字、图片等素材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前期知识技能,首先自己尝试解决,如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小组其他成员或老师。
2.5.3小组协作,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对于大家普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进行统一演示讲解;对于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创作和小组协作完成。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
2.5.4成果展示,评价总结。
[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部的成果展示评价。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一个作品,老师点评,总结作品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展示自己作品,小组成员一起评选出本小组的优秀作品,向全体学生进行展示,并讲述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
需要指出的是,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知识技能水平,实施PBL教学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有着必然的优势,因此,在实践中要辩证地对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3.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3.1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PBL教学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搜索资料,信息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锻炼了学生分析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任务分工、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2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要会使用windows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基本上就能胜任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但是PBL教学法需要教师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中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额外的工作量令教师承受很大压力。
学生受高中应试考试的影响,学习思维转变不够彻底,部分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无法完全适应,面对问题不知从哪里突破,自学能力差。小组学习时,个别学生过度依赖于优秀学生,不承担组内任务,造成学习效果削弱。目前国内缺乏对学生个人及学习效果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评价PBL的学习效果是在引进PBL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进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永斌等.基于情景平台的经济管理类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6).
[2]刘春城等.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时“问题”的设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3]胡小勇,祝智庭.问题化教学研究纵览:理论与流派[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4]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
[5]张华.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2年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设计
1. PBL教学法
1.1什么是PBL
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在PBL教学模式中,情境、问题、学生、教师是PBL模式的4大基本要素。问题与情境是课程组织的核心,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伙伴、指导者。[1]
1.2 PBL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
PBL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起点、以小组协作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因此在教学实施前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分组及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1.2.1创设问题情境
P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因此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决定整个PBL教学过程成功的首要因素。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进行“问题”的设置,要遵从知识综合性、真实可用性、趣味性、研究探索性、结果可验证性等原则。[2]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已有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的差异性等,问题的难度应适中,与学生真实生活要有一定的联系。
1.2.2学生分组
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因素,每个小组之间人数应大致相同,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课程实施前,首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阐明PBL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的意义、基本操作流程,以及成立小组的意义、小组长的职责和义务等。
2.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在目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讲授—演示”的教学模式,即首先系统讲授每一个菜单、命令和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引导下,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迁移。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下面主要以“Word文字处理”这一章为例,介绍PBL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2.1教学目标分析
Word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处理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对Word文档进行格式设置;能够在Word中创建、美化表格;能够在Word文档中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等对象,能够根据排版需要合理设置对象的版式和叠放次序。其中,Word文档的简单排版和单个对象的设置较为容易,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较难,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循序渐进。
2.2学生特征分析
由于目前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多是在上网、聊天、看电影、游戏等娱乐休闲方面,而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另外,受地区差异、教育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因素影响,学生已有操作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同学接触电脑的机会较少,基本操作还不太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学生的已有水平、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3问题情境创设
通过上面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的分析之后,笔者选择了以校园期刊《朝阳》的创建为切入点,将问题情境细化为:期刊的约稿通知、期刊的宣传海报、投稿信息的统计、稿件录用通知等四个问题,每个问题的描述和对应的知识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
2.4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描述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要依托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资源,就可以加以运用,包括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源。结合本章的问题情境,校园期刊的创建,需要的校园图片、教室或寝室的图片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拍摄或者在校园网上下载需要的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教师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图片、文字素材和效果图,在已有的效果基础上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完成基本效果,从而激发每个同学的潜能。
2.5教学实施过程
下面以《问题情境3:校园杂志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2.5.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校园期刊呢?可以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Word图文混排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思考哪些设计方法可以引入到将要设计的作品中。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通过欣赏作品,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激发创作灵感。
2.5.2分析问题,收集资料。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化,并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
1.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以及环绕方式。
2.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对象。
[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并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文字、图片等素材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前期知识技能,首先自己尝试解决,如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小组其他成员或老师。
2.5.3小组协作,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对于大家普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进行统一演示讲解;对于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创作和小组协作完成。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
2.5.4成果展示,评价总结。
[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部的成果展示评价。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一个作品,老师点评,总结作品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展示自己作品,小组成员一起评选出本小组的优秀作品,向全体学生进行展示,并讲述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
需要指出的是,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知识技能水平,实施PBL教学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有着必然的优势,因此,在实践中要辩证地对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3.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3.1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PBL教学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搜索资料,信息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锻炼了学生分析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任务分工、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2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要会使用windows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基本上就能胜任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但是PBL教学法需要教师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中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额外的工作量令教师承受很大压力。
学生受高中应试考试的影响,学习思维转变不够彻底,部分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无法完全适应,面对问题不知从哪里突破,自学能力差。小组学习时,个别学生过度依赖于优秀学生,不承担组内任务,造成学习效果削弱。目前国内缺乏对学生个人及学习效果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评价PBL的学习效果是在引进PBL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进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永斌等.基于情景平台的经济管理类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6).
[2]刘春城等.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时“问题”的设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3]胡小勇,祝智庭.问题化教学研究纵览:理论与流派[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4]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
[5]张华.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2年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